天风证券預估京东方2021年,营收1953亿,净利润154亿( 640億 台幣)TCL科技2021年,营收1139亿,净利润105 亿元( 440億 台幣)我預估友達2021年,營收 3550億台幣,淨利潤 720億 台幣年營收 3550億營業成本 2500億營業毛利 3550-2500 = 1050 億毛利率 29.6%營業費用 220億營業利益 1050-220= 830 億業外利益 10 億稅前淨利 840 億所得稅 120億稅後淨利 720億全年EPS 7.5 元=======================2017年營收 3410億營業成本 2800億營業毛利 610億毛利率 18%營業費用 219億營業利益 391億業外利益 2億稅前淨利 394億所得稅 91 億稅後淨利 318億全年EPS 3.4元
pqaf wrote:年營收 3550億 P大預估這些我十分認同....But....法人、投信擁有專業研究團隊,同時有第一手資訊,他們難道不這麼預估?從股價及法人買賣超即可看出他們不這麼認為....還是現在市場傳的,下半年報價回檔 15~20% ?我們只能先上車等 P大 估的數字實現,大賺一筆...但要撐住 盤整 甚至回測 季線 (13.2) 的可能有點虐心啊
哇嚇死人的預估財報(如果我有錢也趕快來開一間面板廠)大陸看到這財報會不會又用政府的錢一窩蜂搶進啊?政府的錢太可怕隨便印就有了還是麻煩彭董不要把財報估得這麼好免得又一窩蜂設廠#################這幾天均線糾結我當然要來講話讓他跌一下
giancanio wrote:還是現在市場傳的,下半年報價回檔 15~20% ? 市場大尺寸化 和 新應用發生 ,每年需要持續蓋 2座8.5代新廠(或 1座 11代), 才夠市場新增需求.( 2018年~2020年 ,三年間 大陸有4座11代新廠 + 6座 8.6代新廠量產,但10 座新廠 轉眼間,因韓國關廠和市場新需求, 新產能被消耗殆盡,發生缺貨 )如果 2022年大陸再有 3座新廠落成, 那今年下半年報價也許會下跌...但現實裡, 2022年 沒有新廠落成, 要等到 2023年, TCL 的IPS 8.5代廠才會量產.未來這2年的空窗期,缺貨會比去年還嚴重.
tentry121 wrote:如果一切如P大所言,(恕刪) 京東方蓋了一大堆LCD新廠,扣掉OLED 幾百億的虧損後, 今年還可賺進 2千億台幣現金, 但會計原則,要求提列其中的 1300多億台幣作為會計折舊費用, 所以京東方財報只剩 600多億獲利.京東方和 TCL 未來幾年的折舊壓力超級大,如果 再讓報價下殺, 京東方和 TCL 的財報會很難看,股價就會大跌, 對黨對領導,沒法交代, 這在北韓的話,會被拉去槍斃的.
(新聞)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指出,前期專欄看好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將受惠面板漲價趨勢,主因除了宅經濟帶動需求,晶圓代工產能爆滿、驅動IC供需缺口越來越大也是助力。此外,市場對面板漲價的預期心理更加強烈。全球前5大電視品牌近期已擴大下單備貨,造成面板報價再次喊漲,且幅度可能比市場預期還要高,面板雙虎本季獲利可望飆高,單季獲利如果順利達到百億,換算成EPS約貢獻1元,對照雙虎股價只有10幾元,本益比偏低。目前友達與群創就像去年8~9月時的貨櫃輪,當時運價一直漲,但長榮與陽明股價只有10幾元,第一波大漲時,長榮從12元左右漲了60%至19.9元,之後拉回約二至三成,很多人以為漲完了,但我在專欄中分析看好長榮跌出長線的投資價值,結果長榮又從月季線之間拉起來,漲到40幾元,第二波反而漲得比第一波多很多。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認為,友達與群創前波大漲之後,最近也拉回近兩成跌破月線,最近頻頻在低檔拉出下影線,法人賣不下去也開始回補,可見面板的修正不是基本面的問題,只是技術面的整理。===============之前, 58台電視分析師和主持人 ,沒時間研究基本面, 只看著簡易的技術線型,看圖說空話, 建議觀眾 出脫面板股.牆頭草,兩面倒,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