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6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weber2654 wrote:
長投者的觀察:不看前...(恕刪)

投資大部份的敗筆大多出自於,原本自以為是投資,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常因市場上的風吹草動而不自主的往投機靠攏。
weber2654
weber2654 樓主

少壹元股利準備給確診同胞。

2022-05-11 17:47
astomin

韓總嘴秋惹事, 我看應該是留校查看了.

2022-05-11 17:57
weber2654 wrote:
長投者的觀察:不看前景團隊,不看獲利本益比及淨值;只要有大戶捧才會漲,這就是亂世。


亂世才有便宜的績優股可買。
我只買配息殖利率6%以上的股票,股價漲到低於此值就收手,所以這波只是把3~4月飇漲增加的資產吐回去大半。
趁這波下跌,繼續撿有6%配息殖利率的股票。
今年對富邦金只配4元還是很不滿。但因為它現在符合我的6%標準,所以還是買,只是前幾個月是用4.5去概估今年配息率,導致買貴,持有成本由去年的65升到70,失算。





至於產險,經由政府政策改變,減少或不匡列隔離,直接進確診,不用付二筆理賠,減災不少。

揭露的資料顯示,有效防疫保單600萬張,在途1~200萬(重覆投保、未親簽可從嚴拒保?)
因為無詳細資料,假設富邦產占300萬張,其中確診賠1萬有200萬張,確診賠5萬50萬張,確診賠3萬50萬張,最終申請理賠件數50%
1*100+5*25+3*25=300億
去年稅後淨利約1450億,300億只占1/5,頂多回到前年的獲利水準,沒再踩雷,明年配4元的機率仍不小。

理賠金亂算就別太當真,但大者恆大,對獲利能力強的大公司而言其實只是顆小石頭。

好奇的是,去年配4元,股價都能漲到85.7,為什麼今年配4元,大家卻下看50元呢?
KELLY8116

大環境不好吧!但我認為明年阿邦配個現金3.5⋯⋯應該沒問題

2022-05-11 21:53
【沖洗液】

我也是會加碼!

2022-05-12 0:26
saya wrote:
好奇的是,去年配4元,股價都能漲到85.7,為什麼今年配4元,大家卻下看50元呢?(恕刪)


是跟利率相比較的
如果美國公債漲到 10%
那台灣的股票大概跌到爛
有錢丟美國債券就好了.

今天是大概3% 所以對那些能買美國公債的主力來說.
目前金融股的表現.股價.殖利率還真的沒啥吸引力.

而且不用些藉口跟理由殺一下價格
怎麼洗散戶出場呢 ?
富邦金可是漲了差不多一倍啊
趁行情不好獲利了結
順便洗人下車
才能撿便宜參加除權息啊
不然領那麼多股利還要繳稅金
沒有價差的話還真的會不想領
節錄自 中央社 新聞
資本市場動盪 15家上市櫃金控4月獲利衰退25%
Lch2506

它的意思是債卷的虧損吧

2022-05-11 23:10
KNKNKNKN

Lch2506 不是,取得保德信國際人壽100%股權時,有承諾美國保德信集團,新台幣10年期公債殖利率如果走高,台新金會在上限30億元之內,額外支付併購價金。

2022-05-12 9:34
美國4月CPI年增8.3%,如預期低於前值8.5%,但超出市場預期的8.1%;另,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6.2%,低於前值6.5%,但高於預期的6.0%,已有降溫跡象

看樣子 6月升息至少 2 碼 …上看 3 碼了。
證交稅收減37% 連四月衰退

2022/05/12 01:47:47
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11)日公布前四月總稅收6,179億元,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3%。然而證券交易稅4月進帳僅153億元,年減近四成,已連四黑,且創下34個月以來最大減幅,財政部表示,未來數月證交稅年增率仍將面臨下滑狀況。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累計前四月創新高的稅目包括關稅、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房屋稅、契稅,以及總稅收;表現相對黯淡的稅目則包括證券交易稅及貨物稅。

陳玉豐指出,4月證交稅共153億元,年減幅度擴大到37.5%,連續四個月負成長;累計前四月證交稅655億元,年減近二成,不過仍是歷年同期次高,僅次於去年。

若觀察上市櫃日均成交值,陳玉豐指出,4月上市櫃股票日均成交值3,200億元,是今年各月最低,年減近四成;前四月日均成交值則為3,521億元,年減近二成,但仍是同期次高。

陳玉豐分析,近期台股震盪,市場上包括通膨、升息壓力,以及俄烏戰爭、中國大陸封控、供應鏈緊張等陰霾籠罩,加上去年證交稅創下高基期,財政部認為,未來數月證交稅恐仍繼續呈現年減狀況。

...................
證券類為主 金控暫回檔
........................
【美股收盤】美國正處于“生活成本危機”邊緣!納指大跌超3%、蘋果失去全球第一寶座
股市48 分钟以前 (2022年5月12日 05:46)

【美股收盤】美國正處于“生活成本危機”邊緣!納指大跌超3%、蘋果失去全球第一寶座© Reuters. 【美股收盤】美國正處于“生活成本危機”邊緣!納指大跌超3%、蘋果失去全球第一寶座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5月11日),美國股市震蕩下跌,回吐稍早漲幅,投資者繼續消化最新的美國通脹數據。

道瓊斯指數收跌326.63點,至31,834.11點,跌幅1.02%;標普500指數下跌1.65%,至3,935.18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3.18%,至11,364.24點。

“所有人都希望能源、食品和勞動力成本下降,但與此同時,我們的應對機制是上調利率,”Aviva Investors的Susan Schmidt表示。“美聯儲正在制定對策,這讓投資者感到擔憂,因為他們試圖弄清楚這對企業的整體影響,這就是我認為主要指數出現拉鋸式走勢的原因。”

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跌至3,928.82點的低點,收盤時較52周高點下跌逾18%,自年初以來的跌幅已超過17%。

4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8.3%,高于接受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的8.1%的漲幅。3月份的價格漲幅為8.5%,接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了6.2%,高于預期的6%。按月計算,整體CPI上漲0.3%,核心CPI上漲0.6%。它暗示,通脹可能正在見頂,但價格壓力可能會持續。

并非所有分析師都相信數據表明通脹已見頂。

Bankrate首席金融分析師 Greg McBride說:“隨著年化通脹率從8.5%下降到8.3%,我們可能很想說我們已經看到了峰值,但我們以前也被蒙騙過,就像去年8月一樣。”

一些分析師認為,該數據顯示美聯儲在遏制通脹方面落后,這可能給美聯儲施加壓力,迫使其在收緊貨幣政策方面采取更積極的行動。

蒙特利爾銀行(BMO)美國利率主管Ian Lyngen表示,“風險資產承壓,股指期貨下跌,因市場認為這將迫使美聯儲將50點的加息延長至6/7月會議之后。”

與此同時,物價上漲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美聯儲上調利率并削減資產負債表以應對通脹之際。

數據公布后,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短暫回升至3%關口上方,但隨后回落至2.948%。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Mohamed El-Erian表示,市場對通脹數據最初的負面反應“完全可以理解”,但隨著物價持續上漲,美國正處于“生活成本危機”的邊緣。

“我們談論生活成本危機只是時間問題,”他說。“每個人都在關注總體數字,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看看核心通脹率6.2%,再看看通貨膨脹的構成,這表明現在有很多驅動因素。這不再只是烏克蘭戰爭的問題,這是一個廣泛的通脹過程,美聯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落后了。”

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遭遇大幅回調,已較高點大跌16%左右,這主要是由于市場擔心通脹失控將導致美聯儲大舉收緊貨幣政策。

周三,科技股苦苦掙扎,令納斯達克指數承壓。Meta platform、蘋果、Salesforce和微軟分別下跌4.5%、5.2%、3.5%和3.3%,投資者繼續撤出成長板塊。信息技術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下跌超過3%,拖累了標普500指數的表現。

沙特阿美超過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周三盤中,沙特阿美的股價沖上歷史最高水平,市值約為2.43萬億美元,自2020年以來首次超過了蘋果公司的市值。在俄烏沖突、全球為應對通脹收緊貨幣政策等一系列作用之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2022年迄今已大幅上漲28%。

與此同時,Visa和默克是道瓊斯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盡管大多數板塊跌至負值,能源板塊上漲約1.4%。公用事業和材料類股也難以保持漲勢。

財報方面,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發布最新季度業績后,其股價暴跌超過26.4%。投資者正期待著迪士尼、Rivian和Beyond Meat在收盤后發布的財報。
...................
美股下跌 財產縮水 似也能抗通膨
富邦金去年賺的錢今年發,何必跟今年賺的如何綁在一起,今年爛大不了明年發少點
vul34622 wrote:
證交稅收減37% 連(恕刪)


今年外資都已經跑了4000多億了…

成交量回到2000億以下,是遲早的事!

昨天新聞還說成交量要回到3500億以上

多頭才有機會

我聽了就好笑…,3500億?外資不跑就偷笑了

楊總裁暗示升息?如果升息可以控制匯率

彭總裁就不會是 11 AAA 的總裁了

楊總裁把你的執行力做出來好嗎?

直接干預匯市,用錢砸回來,

像彭總裁一樣有點骨氣吧!而不是講講…

saya

做太明顯會被美國列入操縱匯率國。

2022-05-12 8:20
old_hsiao

還是彭總比較厲害

2022-05-12 12:59
weber2654 wrote:
長投者的觀察:不看前(恕刪)

金融股我是會看本益比、本淨比和估量來年的殖利率。存股領息本低終勝,買進策略是挑選低基期、交易量低、獲利年增機率高、以時間均化成本。三月底開始買群益期,月季線向下就月底買,打算買一年。
楊金龍暗示 6月可能再升息
工商時報 呂清郎 2022.05.12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將於12日赴立法院專題報告,據央行提供給財委會的書面資料指出,去年國內物價已走高,今年俄烏衝突加劇全球通膨壓力,預測機構估今年台灣通膨率2.7%,雖較美、英、澳、歐等溫和,但「輸入性通膨壓力加劇」,央行基於維持物價穩定的法定職責,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場。市場解讀,央行6月理監事會議再升息的機率高。

楊金龍12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我國央行是否跟進美、歐、英、澳等國採行包含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專題報告。

楊金龍於書面報告表示,未來央行調整貨幣政策主要考量三個因素,首先是國內通膨情勢及展望,因俄烏戰事膠著,及大陸封城防疫措施,均使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惡化,原油、穀物及基本金屬等價格攀高,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膨壓力。

其次是國內疫情升溫,對內需產業及民間消費的影響,今年初以來國內疫情影響產業復甦,勞動市場情勢雖尚屬穩定,但近月疫情升溫可能影響內需產業復甦力道及民間消費動能。第三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對國內經濟金融情勢的影響,即美、英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影響全球經濟金融情勢,國內經濟金融也將受到影響。

楊金龍指出,今年以來全球供應鏈瓶頸持續,俄烏衝突推升國際原物料價格,加重全球通膨壓力,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通膨攀升,台灣CPI年增率連續數月高於2%。根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預測,今年台灣通膨率為2.7%,較美、英、澳、歐等仍屬溫和,且明年台灣通膨率將回降至1.7%。

台灣輸入性通膨壓力大、央行3月17日理事會已調升政策利率0.25個百分點(1碼),以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維持物價穩定、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的政策目標,目前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為1.375%、1.75%及3.625%,回到2020年疫情爆發前水準。

市場解讀,隨著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釋出連續升2碼及啟動縮表,代表通膨壓力未除,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央行6月乃至下半年再跟進升息機率高,但每次調整的幅度應以半碼較可能、最多1碼。
  • 30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