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on0830 wrote:
第一,二季估營收860跟900億背後的假設基礎嗎?
過去兩季,TV報價大漲 70%. IT 大漲 20%.
Q3營收季增 15%
Q4營收季增 10%
目前產線維持滿載,暫緩歲修,今年疫苗大量施打,疫情逐步緩解,車用面板市場的營收也會加溫.
車用面板是 open cell + 背光模組,營收較高,利潤也較高.
上半年,出貨面積維持高峰.通通是旺季.
TV報價仍在 大陸 11代新廠的損益邊緣,BOE 和 TCL 仍會繼續哄抬報價.
大陸面板廠賠了10幾年,賠掉政府幾千億,才當上老大,不是只求損益兩平,這麼簡單就能過關.
三星DRAM當年搞死日本歐洲對手,壟斷市場後, 報價足足漲了3倍.
我先用保守一點預估 每季TV續漲8~ 10%, IT每季續漲 6%...
整體ASP每季上漲5~7%,
Q1營收季增 7% ,805x (1+7%) = 861
Q2營收季增 5% ,860x( 1+ 5%) = 903
kkkddd71 wrote:
大大的意思是這次的M頭後
將再次觸底灣頭向上飆漲是嗎
他的意思... 好像是這樣喔:

M完之後會猛漲, 漲一大段後也再M一下..





技術分析是落後指標, 因為所有數據已發生, 況且 "技術線形"也是可以人為創作的喔~
領先指標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 如:川普封中芯, 中國武漢肺炎的發生,
顯然都嚴重影響全球經濟活動, 進而改變了原有的舊模式, 抓到重點的人勝出.
所以 "技術分析" 參考參考就好.
看電視做股票當然也可以啦, 但去年這波上漲對於 "看電視做股票" 的人天天看電視進進出出,
常常賺的是一點點, 套的時候卻虧蠻大(蛤! why?),
很多人半年下來沒啥賺(蛤! why?why?), 但電視台收視很大賺大錢倒是真的.
友達去年中,在台灣新建的兩條車用模組線,好像是 micro LED 車用面板產線,要等大客戶驗證結束後,2022年才會放量....
那兩條 micro LED 模組線 是設在哪一個廠區? 龍潭 apple 3廠嗎?

如果是2022年才會放量,為什麼趕在2020年就架好?
那2021年是不是可以暫時先拿來生產 LCD 車用面板?
micro LED 是越大尺寸越大顆,越容易生產, 越小尺寸的微縮技術 越難.
micro LED 2022年可能先應用在 65~85吋商用顯示器 和 高級車用市場.
micro LED 5年內,可能很難威脅到 OLED 手機面板.
100吋以上,因為pixel 間距夠大, 現有的 mini LED,就能做到 4K 解析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