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4 05:26 聯合報 / 記者
巫其倫 陳素玲
/台北報導
全球高通膨如同壓力鍋,民眾對國內物價上漲也非常有感,薪資都被通膨「吃掉」;尤其受到美國升息、俄烏戰爭及大陸封城衝擊,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昨天表示,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至百分之四點○二,也預估今年全年失業率約百分之三點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約百分之二點四八,今年痛苦指數(物價指數+失業率)也將突破百分之六,通膨警戒值料將失守。
學者認為,痛苦指數飆高,就是停滯性通膨到來的時刻,必須非常警惕,提防經濟步入衰退 。事實上,民眾已經感受到「通膨又吃掉薪資增幅了」,主計總處昨公布受雇員工人數及薪資調查,在剔除物價因素後,今年前二月受雇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六二五元,僅年增百分之○點一;實質總薪資為七萬三二二七元,年減百分之○點一六,再次落入負成長,顯見薪資成長不敵通膨,國人的薪資購買力降低,不利消費。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痛苦指數與薪資負成長的關鍵都是CPI能否控制,若俄烏戰爭拖更久,通膨就很難控制,如果戰事不結束,通膨也不會結束。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邀請央行總裁楊金龍、朱澤民、財政部長蘇建榮等官員,進行「因應疫情再起各部會主辦紓困貸款措施展延及利息補貼方案辦理情形」專題報告並備詢。被立委問到今年經濟成長率是否會下修,楊金龍表示,各機構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都有稍微下修,大約在百分之三點八,而央行理監事會三月中的預估為百分之四點○三,目前認為還可以「保四」。
朱澤民則指出,主計總處原預訂在四月二十八日更新全年GDP預測;受俄烏戰事、大陸封城等影響,朱澤民日前鬆口全年GDP目標將下修,但仍會「保四」,但下修值昨提前曝光。主計總處二月對今年GDP增速預測為百分之四點四二,全年CPI增速為百分之一點九三。
立委建議,政府不能「報喜不報憂」,也應公布今年預估的痛苦指數,讓民眾有心理準備。朱澤民表示,去年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九六,加上去年失業率百分之三點九五,去年痛苦指數約為百分之五點九一;不過來到今年二月,台灣國人痛苦指數上升至百分之六點九二,由於預估今年全年失業率落在百分之三點六、CPI估為百分之二點四八,換言之,今年痛苦指數將會突破百分之六。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呼籲,國內三月CPI為百分之三點二七,但消費者對物價感受度更高,實際感受甚至超過百分之十,並引用總統蔡英文曾說過的「數字是冷的,老百姓實質感受才是真的」,政府應更注意物價問題。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分析,通常失業率及物價指數會「一高一低」,正常會低於百分之六,若兩數據同時飆高,「就是停滯性通膨的時刻」,政府總體經濟政策就會面臨壓力,目前美國就處於痛苦指數飆高的窘境,台灣情況雖比美國要好,但此數值恐達百分之六,也值得政府警惕。
另有學者提到,國內CPI數據與人民實質感受度已產生嚴重落差,我國CPI組成項目並不包含房價,而美國CPI則有包含房價,因此政府其實不應拿國內數據與美國相比,呼籲主計處還是要務實面對,適度檢討CPI組成項目,較能貼近人民感受。
04:102022/04/14
中國時報 洪凱音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左起)、財政部長蘇建榮、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13日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案報告「因應疫情再起,各部會主辦紓困貸款措施展延及利息補貼方案辦理情形」(姚志平攝)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左起)、財政部長蘇建榮、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13日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案報告「因應疫情再起,各部會主辦紓困貸款措施展延及利息補貼方案辦理情形」(姚志平攝)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美國3月CPI年增率飆升至8.5%,聯準會將加快升息腳步,貨幣緊縮政策也更激進;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在立法院財委會上表示,雖然台灣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攀升至3.27%,但與美國的8.5%還有很大差距,台灣升息不會等幅跟進,但可以確定的是,貨幣政策會朝「緊縮」方向邁進。
立委林德福表示,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要升息6次,在高通膨壓力下,5月將一口氣升息2碼;楊金龍明確回應,台灣升息不會等幅跟進,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貨幣政策會朝「緊縮」方向邁進,後續升息會視國際經濟發展、原物料價格、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國內通膨、疫情等最新狀況,每季做檢討,動態調整貨幣政策以達物價、金融的穩定。
楊金龍進一步分析,美國CPI達8.5%,台灣3月CPI為3.27%,台灣通膨壓力與美國差距大,日本、中國大陸的CPI都略低於台灣;楊金龍表示,央行3月已經升息1碼,主要是對抗通膨,抑制房價是附帶的影響。
楊金龍也預測,美國通膨應該達高峰了,台灣4月的CPI仍會維持3%以上的相對高點,今年第3季後通膨壓力會慢慢下降。
對於近日新台幣貶破29元大關,外匯市場大膽預測,新台幣匯率可能貶到30元;楊金龍認為,新台幣貶值只是暫時的,貶值也不見得是全年常態;從中長期角度或近來亞幣表現觀察,楊金龍強調,新台幣不會淪為亞洲最弱貨幣。
不過,楊金龍坦言,新台幣貶值會助長通膨,根據央行模型估算,新台幣匯率從28元貶到29元,物價上漲恐增加0.1至0.17個百分點,以消費者物價指數3.27%來看,貨幣貶值對物價增幅影響還算是溫和。
..................
今天 金融股 回檔 玉山 兆豐 跌幅不小
市場解讀 上面這段談話 階段性短線外資 股期雙賺
落底再增持
13:51 2022-04-14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
美國3月CPI飆至8.5%,改寫逾40年新高,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表態抗通膨立場,暗示5月很有可能升息2碼,市場預期今年還會升息6次,台灣是否跟進美國升息腳步、貼放利率還要升幾碼,成財委會立委攻防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表示,台灣沒有跟進美國等幅升息必要,未來要升幾碼,逐季進行檢討。分析師點出,循環升息看似利差擴大,但暗藏「殖率利倒掛」風險,銀行存放款風險增加,利差反倒縮水,手中已有持股者,可沿5日線或10日線操作,空手者不要再追價。
升息利多添變數,今(14)日金融類股指數下跌2.44%,跌幅最慘,玉山金(2884)、兆豐金(2886)、臺企銀(2834)、台中銀(2812)、第一金(2892)跌逾3%,中信金(2891)、王道銀行(2897)、永豐金(2890)、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高雄銀(2836)、上海商銀(5876)、遠東銀(2845)、彰銀(2801)、開發金(2883)、新光金(2888)、聯邦銀(2838)都有2%以上跌幅,僅華票(2820)、台產(2832)、京城銀(2809)收紅。
金控3月自結獲利出爐,15家上市櫃金控3月稅後純益436億9,400萬元,年減29.2%;前3月稅後純益1,473億2,000萬元、年減23.2%;獲利衰退主原為壽險業股債處分利益減少、台股成交量縮影響證券業獲利所致,但仍有少3家金控,3月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分別是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合庫金(5880)等。資深分析師陳唯泰認為,金融股目前有基期相對高的疑慮,可從外資、投信買超股,或股價淨值比偏低、現金殖利率較高的金融股著手。
陳唯泰觀察,就股價淨值比統計,除了玉山金股淨比來到2.42倍之外,其餘金融股都還不到2倍,可謂物美價廉。而現金殖利率超過4%有3檔,分別是國票金(2889)、中信金(2885)、台新金(2887),若股價回檔,可優先布局。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兆豐金下午2點半召開法說會,金控總經理胡光華指出,2022年兆豐銀在聯貸方面,會聚焦永續金融、綠色商機,而在消金業務方面,會以中個位數成長為目標,其中房貸業務量將持平,信貸將為消金業務新目標,會爭取高利差信貸,來提升消金放益淨收益;而在財管業務上,將強化私人銀行業務,並以此來提高手收動能。
兆豐銀也預估,Fed升息1碼,約會使兆豐銀增加17億的收入。
胡光華也指出,2021年兆豐銀海外獲利大舉成長63%,放款在海外總共占比26%。展望今年目標,胡光華表示,這幾年來,隨著全球供應鏈加速區域化,在地化,今年海外業務重點將以串聯國內外分行資源,協助台商供應鏈移轉全球布局,提供客製化服務爭取全球布局商機為主要目標。
在財務投資方面,胡光華表示,今年將擴大利差及投資收益,整個財務投資資產規模也會擴大。而去年在債券收益上,兆豐銀簡報時指出,因為前年賣出許多債券部位,因此,去年債券收益減少36億元。
根據兆豐銀法說會上揭露的最新統計,去年全年放款增加7.6%,手收增21.9%,主要來自證券經紀收入及財管手收,其中,財管保險手收動能成長率創下六個季度新高;放款成長裡,則以中小企成長8.6%、房貸成長16.4%,最具代表性,兆豐銀也指出,房貸在2021年的動能來自整批型房貸業務,但由於政策轉向,因此,今年青安首購會持續作,其他則會挑著作,今年成長幅度會減緩。
而在整體放款業務上,兆豐銀也指出,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最高)、不動產、零售批發、房貸業務為2021年四大放款主力;在區域別方面,兆豐去年第四季及全年國內成長明顯,中小企及綠能放款為主力,消金主要來自房貸業務。
配股多少?0.1,0.2
〈兆豐金法說〉喊股利不會讓人失望 法人估每股約配1.5元現金
兆豐金股利盈餘分配兆豐金 (2886-TW) 今 (14) 日舉行線上法說,總經理胡光華對股東信心喊話,強調「今年的股利不至於讓股東失望」,兆豐金去年每股稅後純益 (EPS)1.89 元,法人預估,以 8 成配發率估算,今年每股約可配發 1.5 元現金股息,現金殖利率仍有 3% 以上。
上市櫃金控股利政策近期陸續出爐,兆豐金股利政策成為今天法說關注焦點,總經理胡光華表示,盈餘分配案還在研議階段,預計 4 月提報董事會拍板定案。
兆豐金核心子公司兆豐銀去年稅後純益 184.6 億元,較前年衰退,但非銀行的子公司,包括:證券、票券與產險則同步成長,其中兆豐證券獲例年增幅達 77%,產險年增 67.4%,票券獲利也有 1 成以上的增幅。
兆豐金表示,金控去年稅後純益 257.3 億元,年成長 2.9%,銀行子公司 2021 年稅後淨利達 184.6 億元,在低利環境及財務操作難度大增的情況下,仍繳出穩定的成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