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

鴻海的一點小看法

壹週刊〈投資夢碎2〉鴻海11月中續降人力 大刀砍向子孫公司

由郭台銘親自下令的「人力降本」專案仍持續進行,本刊接獲讀者爆料,指為達成 1年內精簡34萬人的目標,這次揮刀砍人的對象則是轉投資的子、孫公司員工,甚至是整家公司都有可能”被調整”甚至解散的命運。

爆料指出,原以為第3波的對象會是集團部分的中高階主管幹部,沒想到日前卻陸續聽到有同事接獲通知將轉調到其他公司,或是本來到集團其他公司支援的同事則直接轉成該公司底下,時間都為11月中旬前後,後來才發覺原來自己的公司被集團總管理處列入“調整”的名單中,現在同事都人人自危,不知道公司會被調整成什麼樣。

還聽到同事說,自家公司的狀況其實還算是好的,部分員工轉任或是改派到其他單位,只是”被調整”而已,還有公司則是因為功能或產品線重疊,而被列入歇業甚至解散清算當中,整間公司的員工幾乎全滅。

據了解,鴻海此波降本的對象是以轉投資的子、孫公司為主,考量的點不僅是獲利、經營績效等,是否與集團未來發展方向符合也被列為討論重點,像鴻海全力衝刺車用電子市場,鎖定車用面板、新能源等應用上,為集團資源火力集中,部分公司就可能會整併成一起。

事實上,鴻海從初成立的一間小公司,逐步發展成跨國兆元企業,期間集團組織也歷經多次調整,最被人所知的部分就是郭董底下原本是用六大事業群來區分,前幾年則改為A~M等12個次集團,後來隨著夏普與半導體投資等異動,也持續不斷調整中,而且在郭董下達分拆子公司獨立後掛牌上市指令後,各次集團搶人搶資源的狀況更加明顯。(撰文:魏鑫陽)

---------------------

如果每人平均年薪 70萬, 裁掉 34萬人, 可省下 2380億...這數字好大

鴻海合併財報現在一年稅後 只能賺8百多億吧...,如果costdown後的成本,有5成順利轉為未來每年的獲利的話, 真的很可觀. 
不過如意算盤也許沒這麼簡單

以鴻海集團旗下的關係企業 群創來說.

群創去年底員工數有 6萬多人,每年人事費用將近 500億台幣,平均每名員工人事費用約80萬台幣/年 (大陸員工占一半多, 至於台灣3萬名員工中,約2成是外籍移工 ),

公司年初早已經 公開對外發布 的目標是把人力精簡到 5萬人以下,一口氣砍掉2成人力, 難度頗高,已經接近年底,不知群創的人事精簡計畫順利完成了沒? 勞動部好像都沒有收到來自群創的大量裁員的通告.

群創今年的稅後淨利可能不到70億,如果能省下 2成的人事費用,對明年獲利改善幫助很大.

pqaf wrote:
壹週刊〈投資夢碎2...(恕刪)


哇!
希望選後可以正常一點,就是跌到與廣達同價,這樣我才能用1張小艾訊來換1張大紅海,
分散投資,我要像郭懂那樣搞個大艦隊內有十名球員-有流川楓/櫻木花道/三井壽/仙道...

不過裁員是正常,有幸在2000日月神教看過減薪20%+一部門裁二名員工,
(這樣早班是20K,古早時代也是有不到22K的)
正好小弟覺得是ME應該深造成RD,就替日月神省了二個月的資遺費五萬元.

那一年我賣了日月無光股票只有23元,所以不要對自己的公司沒信心,後悔也沒有用
因為它後來有到30元以上,雖然那是幾年後的事.

所以買了的話套牢也要有耐心,適時找個三折谷底,不然就早一點在9折時就要斷尾求生,
不要要斷不是,放了又不甘心睡不著覺,人生何苦....做賤自己.


lavo wrote:
今天外資是不是也在...(恕刪)
廣達本業的營業淨利只有44億,比往年少, 但不知是去哪找到高利定存, Q3 銀行利息收入高達19億,比過去多, 另外匯兌收益也有14 億.

本季靠著豐沛的業外收入,才讓EPS稍微有改善....

代工廠互相殺價搶單,今天你挖我的單,明天換我挖你的單, 本業獲利普遍都遇到經營困境.

代工廠很多材料是 左手購料,右手就組裝出貨,附加價值很低,營收很大,毛利率低,但就是營收很大,把大量的現金稍加操作,匯兌收益有時極為可觀.

早年廣達熱衷匯率套利,向台灣銀行低利借款買料, 收到的上千億貨款存在中國銀行賺取高利率,加上早年人民幣升值,讓早年廣達財報比同業要出色動人.

不過現在人民幣貶值,想再靠匯率操作賺錢難度變高.
lavo wrote:




今天外資是不...(恕刪)

今天外資賣超8000多張啊⋯⋯
尾盤能拉高,應該只是護指數。
跌深反彈而已 基本面還是長空

pqaf wrote:
壹週刊〈投資夢碎2...(恕刪)
今年的盤真的超好玩

基本面操作的人績效真的不如投機股,我就是一例

今年我操作匯損回沖題材跟營收成長才有比較好的報酬率拿出來嘴

EPS爆棚的被動元件、工具機、記憶體、設備廠今年7月過後就開始反轉

鴻海的狀況應該在今年年初就開始反映了

-------------------------------------------------------------------
今年很多股票都充分反映景氣循環所帶來的好處及壞處

而且好壞輪動也只在數個月內反應完畢

個人覺得這絕對是好事

如此才能把檯面上一狗票專靠出書賣講座卻沒有產業趨勢判斷能力的存股達人、訂閱王拉下神壇

還給這個市場正確的價值判斷

當然這也就少了一群羊群抬高股價,這又是另外一種好壞參半的結果了

現在資訊流動之迅速容易讓人迷失於消息面的上沖下洗

財富累積絕非靠傻傻高點亂存就能實現

擇機才是最重要的
--------------------------------------------------------------------
短線個人認為蘋果概念股已修正過多,請留心隨時會爆量強嘎一根


蘋果手機iPhone訂單驟減,iPhone玻璃面板商大裁員 廣東爆工潮防暴警察出動

蘋果手機iPhone訂單驟減,生產手機玻璃面板的港資企業「伯恩光學」在中國廣東惠州的廠區近日突然宣佈大裁員,網傳11月初起先後裁減了5000和3000名工人,9日至12日連續爆發大規模工潮。由於接近年底裁員,被裁工人較難再找到工作,也不滿意公司的賠償條件,紛紛圍堵工廠門口抗議,引發防暴特警出動維穩。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有網友在微信寫道:「惠州伯恩一天辭掉5000名臨時工,富士康雙休沒班加,作為一名常年打工的我,心裡面感覺很涼。以後失業了怎麼辦,沒班加了怎麼辦?一個月拿2000(人民幣)的底薪怎麼養家。

微信群組「伯恩光學派遣員工」也發出通知:「惠州伯恩光學5000人被炒,防暴警察現場維護秩序!有工作的人千萬別隨意跳槽!今年中美貿易戰,出口訂單不如以往,加上實習生寒假生已經陸陸續續到崗,勞務市場已接近飽和,有工作的就好好珍惜吧!」

===================

上游材料廠裁5000人,引發工潮.

富士康雙休沒班加產線工人領底薪, 鴻海若真要裁 34萬人,這可能會發生暴動...

從新聞看來,上游材料廠裁員,富士康也沒加班了, 那 鴻海Q4 營收和獲利就不樂觀了,

等 12月初的公布11月營收時,可驗證大陸消息的準度.月營收若比10月的 5897億 明顯滑落的話 ,就增加了新聞的可信度,大勢已去.
人家在改造,下什麼投資夢碎的標題,真的是居心不良

鴻海不改造,明的是死路一條

經營能力這麼強的郭董當然知道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動作

只是陣痛期,真的是超紛亂的,

外資還在撤⋯

倒是中國信託買7000多張,看來有人還是看好郭董



Tina6528 wrote:
人家在改造,下什麼...(恕刪)


今天蘋概股賣壓應該不會那麼重了吧




  • 3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