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ejim wrote:
.平台的主謀就是那藏在Q平台裡的最大幣商(玩家)
他的獲利來源主要也不是那發行的1000萬鎂,而是讓平台一直持續不斷運作下去那細水長流且源源不絕自然生成出來的賣幣(消費點數)兌現(現金)收益,其中當然包括每個玩家每個月收走的那1鎂的管理費(人數越多~他收的管理費也越多)~~
所以他的主要收益來源是"賣幣(消費點數)"來的...(恕刪)
平台收益用概念式的說明不科學。
下圖是一個人入金一百美元的靜態收入,平台收的錢都算進去囉,這樣六個月後可以拿回120%,六個月後持有越久賺越多。這還只是收入最低的靜態,更別提推薦、複投、買賣等收益會更高。
平台根本就沒有合理淨收入,都是虧的,那這人賺的錢哪裡來?
光算一個人就虧,越多人越長期不是虧越大?平台造血功能在哪裡?

他們光只是讓這篇文章保持在高人氣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5/1533402/
這種東西一直以來都是見光死的....
金管會銀行局指出,「Q點支付」並非合法電子支付業者,卻向民眾收受儲值款項,恐違《銀行法》及《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分別得處3年至10年有期徒刑,其中電支條例最高可併科罰金5億元,雖然業者宣稱去中心化無公司,但會員只要向下線收款並給付「餘額」,仍有可能被視為「共同實際經營」觸法。
魅影雙 wrote:
統一超商 全家 萊爾富 OK超商 美廉社
全聯 家樂福 大潤發 頂好 屈臣氏 康是美
特力屋 ikea 小北百貨 PCHOME MOMO
蝦皮 東森購物 奇摩購物 生活市集
請問一下 Q點支付跟哪些通路有合作?...(恕刪)
說的沒錯,這個平台的創建者與維護方,連鬼都不知道它們在哪裡,還提供這麼優厚的返利,,,然後這麼多知名連鎖商家都笨到不懂的加入,
只有他們Q點成員知道,這平台真是太委屈了,平台方應該出來招開記者招待會大打廣告才是,則麼老是偷偷摸摸在一些小地方聚集,
然後平台改來改去一下說是支付,一下被說違法又不是支付,是消費聯盟,然後又念成點數兌換什麼鬼的
總之等鬼制的餘額換成金錢撈夠,平台close,眾多會員會連鬼影都找不到,什麼都留不住..唯一只留下像冥紙般的鬼發行餘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