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人民幣慘跌取暖區

otto1826 wrote:
為什麼要跳過2013年4月那篇???
我4月看空黃金...


一開始推黃金,
還說的很自滿,好像掌握甚麼消息一樣,
然後看到黃金開始跌了就改口說看空...
事後諸葛不就是這樣嗎?
要是當年7月黃金又漲上來,
你是不是7月又要推黃金了?
這跟神棍報明牌有甚麼不一樣?


otto1826 wrote:
從一月到四月有三篇文章提到黃金....三篇都是空方言論...


廢話,從一月開始一路跌不停,當然你都看空。

而且房價2013年一路漲到2015年後來是因為房地合一要上路才開始降下來,
跟你口中說的黃金和房地產正相關也完全相反。
證明你根本看不懂金價的波動跟房價的漲跌是甚麼關係。
當初如果聽信你的說法的人,
不管是跑去買黃金,還是本來要買房子沒有買,
難道你能說自己完全沒有責任嗎?
然後等金價都跌幾個月了,
才改口說看空黃金,
就好像自己看得很準似的。



otto1826 wrote:
你這人硬要凹也太不要臉了吧...


我如果真要找碴的話,
我就問你400萬房子怎麼一個月租20000了...
那篇被被打臉打到多腫呀?
R大在大陸的投資可不是只有債劵,
至於大陸那邊哪些東西要課稅哪些不用我是真的不太清楚,=> 不清楚 就不要太針對人來說 就事論事

畢竟我很少投資大陸的金融商品。=> 所以你不了解 就不要太快下結論 哪來的利息稅阿(大陸)
所以前面只是舉例說明而已。=> 舉例也要說事實阿

要不要課稅,就請自己檢視一下自己手上持有的部位有哪些,自己去判斷吧。
=> P2P 也是不用稅的 現在都有政策出來要監管了 要收的也跑不了 據我說知道的 R大投的 目前都不用繳大陸那邊的稅的


其實在大陸生活過 繳過稅 投資過 一定比較了解的 有什麼風險大家也懂得
但回文 要說的事實 要有根據 聽不聽是一回事

大家也是為了多賺點錢 可以互相比較下優缺點
有風險就提示下 但未知的未發生的幻想的 可以善意提醒下
但畢竟沒那回事的 就不必強求別人一定要同意你的看法了

天底下有種物種,叫看不懂人話..

把存錢買房....改成存金買房..

徧徧要說成做多黃金....


另外天下有種人...叫見不人好

所以我到現在...從不和父母兄弟,至親朋友聊我的股票部位...

因為這種人不少...

他們只會覺得...你憑什麼不工作,就可以過的比別人好

待會拉黑這些人...



R大你的稅不用擔心啦....

大陸的金融稅都是先扣的...

不會等你自己報的..

至於台灣....只要有民進黨在的一天

大陸不會聽台灣的...

而且重點是..你在大陸用的是台胞証

和台灣用的是身份證號...

二者完全不同...國稅局也對不起來的
不太清楚。。。。用猜的
不太了解。。。。用想的
舉個例子。。。。用編的
然后請大家自行判斷。。。。
這是什麼新招?
vivian93 wrote:
買大陸債劵要不要課稅,
主要要看當年度有沒有已實現收益(配息、價差等)。
有就要課稅,
但是債劵配息的部分屬於利息所得,
全年合計超過27萬的部分才需要課稅。
然後已經在大陸那邊課稅的部分,
可以回來台灣扣抵,
但是扣抵的金額不能超過因為加計該已稅所得而增加的稅額。


看起來好像頭頭是道....

不過很可惜,標準的紙上談兵.....你說的理論大致沒錯....但是仍有錯誤...

至於實務面,你可能完全不知道......所以就跟現實脫節了....

幾年前我在大陸當財會主管....大陸國稅局還跑來查廠咧

二話不說...帳本都封存帶走....電腦資料都COPY回去....這算文明的了....

我的前任遇過的...是連電腦都被帶走...我可是跟國稅局周旋過的....

--------------------
至於地稅局是管個人的.......

台幹個人繳綜所稅是工廠跟地稅局用喊的....

--------------------

你連大陸金融商品都弄不清楚,又知道如何課稅?

光看台灣稅法來課? 很明顯法條一回事,實務上又一回事....






没几毛草纸的人在评论节税投资?
想不通键盘侠真多

gkuei wrote:
R大在大陸的投資可不是只有債劵,
至於大陸那邊哪些東西要課稅哪些不用我是真的不太清楚,=> 不清楚 就不要太針對人來說 就事論事
畢竟我很少投資大陸的金融商品。=> 所以你不了解 就不要太快下結論 哪來的利息稅阿(大陸)
所以前面只是舉例說明而已。=> 舉例也要說事實阿
要不要課稅,就請自己檢視一下自己手上持有的部位有哪些,自己去判斷吧。
=> P2P 也是不用稅的 現在都有政策出來要監管了 要收的也跑不了 據我說知道的 R大投的 目前都不用繳大陸那邊的稅的
其實在大陸生活過 繳過稅 投資過 一定比較了解的 有什麼風險大家也懂得
但回文 要說的事實 要有根據 聽不聽是一回事
大家也是為了多賺點錢 可以互相比較下優缺點
有風險就提示下 但未知的未發生的幻想的 可以善意提醒下
但畢竟沒那回事的 就不必強求別人一定要同意你的看法了


其實我回那篇主要是在講台灣這邊的稅,
去大陸投資要不要在大陸繳稅這部分本來就不用特別提醒,
容易忽略的是台灣這邊的稅。
所以你可以看我那篇的說明,
主要都是在講台灣的稅,
提到大陸的稅的,只有舉例數字而已。

otto1826 wrote:
把存錢買房....改成存金買房..


所以呢?
金價一面下跌,房價一面上漲,
人家存錢買房原本只要五年,
聽了你的話存金買房變成要十年?



otto1826 wrote:
至於台灣....只要有民進黨在的一天
大陸不會聽台灣的...


在過兩三年,民進黨還在不在就是個問題了。
是以為民進黨現在做很好一定會連任?
我看未必,
到處怨聲載道的你不知道嗎?



小孟6021 wrote:
不太清楚。。。。用猜的
不太了解。。。。用想的
舉個例子。。。。用編的
然后請大家自行判斷。。。。
這是什麼新招?


我承認我對於大陸那邊的稅法不是很了解,
所以我並沒有強調大陸那邊的稅的那一塊,
我強調的是台灣這邊的稅,
會講到大陸的稅只是為了計算說明方便而已。
大陸那邊的風險我一直在講的是匯不出來的部分,
台灣這邊我才是強調稅的部分。
因為這些才是我覺得比較容易被忽略的。

rickchiu wrote:
你連大陸金融商品都弄不清楚,又知道如何課稅?
光看台灣稅法來課? 很明顯法條一回事,實務上又一回事....


我跟你說的是台灣這邊的稅,
不是大陸的稅,
討論台灣的稅不看台灣的稅法要看甚麼?

至於你上面提到你跟大陸國稅局的事情。
那就不是重點了,
因為我不是要跟你討論大陸的稅。
你一直說你跟大陸國稅局怎麼周旋的,對這個討論沒有意義。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