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

2353 宏碁逆轉勝


linoften wrote:
高價股的風險很高雖...(恕刪)


宏碁持有的8.1萬張佳仕達,這是一間很明顯的轉型成功股,去年配0.55,今年配1.32,宏碁今年的股利收入可以大大提升了,去年收了4千4百多萬股利,今年看來有1億多了~~讚~~~

緯創持有5萬多張,給我給加油點~~~

宏碁持有的這兩家公司不但是股價及股利方面都有提升,算是業外附加價值,相信佳仕達轉型成功後,還有一大段好光景,未來能提供宏碁一些股利的資助~~
peterlwen wrote:
想請問A大幾個問題1...(恕刪)


1.A大說想靠宏碁退休,是單純想靠上面所說的股利嗎?還是想繼續配合每季的財報做價差?
2.我對靠股利退休的印象是不太需要在做研究,產業不會很大的改變
但這跟宏碁這類型的電子股似乎有所差異,不知A大看法是?
=>我說的靠宏碁退休是指在宏碁中賺的錢夠我不需要工作,那轉型成功後會有一段好光景,當你的錢夠多時,最後你只在乎股利就像stan哥,股價就不是最重要的事,當然你也要每季,每年看看財報,如果有轉壞的趨勢你就要調整手上的持股,沒有什麼是定存股的,永遠不敗,我常常去中華電信版說,不要以為中華電信就是定存股,你都不用理它,身為一個股東,你就是要監督它,好時給它鼓勵,壞時調節他,我最終的目標是賺的差不多後就退出股市,即然進到股市投資,就不要以為可以不需要研究,不要理它,這是聰明人拿來騙傻瓜的。

3.感覺A大在01這邊分享操作的股票都是電子類型(EX:ACER、群聯)
是A大你所用的分析只適合在電子類型嗎?或是其他產業也適用?
我的操作法適用在所有的股票,試想,我的基本面分析法是看財報,產業分析是看公司未來,如果你想玩短線,就追外資、大戶籌碼,你想短線贏錢而且不痛苦,就去健全自已的心理,了解一些人性弱點,多讀一些金融心理學,如果你想股價下跌時還有錢可以加碼,那你就要學資金配置,看出公司價值後算出最差股價會多少時,你會不會gg的風險管控,這些所有股票都適用,包括不玩小型股,投機股坑殺股,內線股。



最後,轉型股財報出來常常會讓你失望,但是要記住,如果你不懂,就是幹瞧它爛公司,然後發誓一輩子不碰這家爛公司,如果你懂,這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讓你有機會讓你用更便宜股價買更多股票的機會,只要公司方向對,每一季不好的財報,都是增加股票的機會,說真的,宏碁的財報我失望好幾次,但是每一次的失望最後帶給我的都是多200張,多100張股票,只要宏碁往正確的方向走,愈低價收集到愈多股票,未來你發財的機率愈大,所以第四季如果財報不好,你該怨天尤人嗎?我想事前準備好對策,好或不好時你都有對策,做好資金配置,做好心理建設,做好產業研究,做好財報研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如果你永遠只有財報好時你要怎麼辨,股價漲了多少你要怎麼辨,相信我你犯錯的機率就是五成,股市要嘛就是漲,要嘛就是盤,要嘛就是跌,全部你都要考慮。


像我現在,沒有梭哈等財報,僅買1/4宏碁,最近群聯賣了,打算再買1/4宏碁,如果財報好我就加碼,如果不好,理論上我核心持股還是要有,所以也不打算調節了,隨著轉型時間愈多年,我核心持股要愈多,這核心持股,不止損,不賣,不調節,轉型如果遇到重要的突破轉折就加碼,有人說宏碁轉型方向對,為啥現在不梭合然後等待,這樣做法沒錯,但是你要考慮到實際面,因為人性弱點,你還是會因為梭哈了造成你心理負擔過大,也會因為一時股價波動造成心理影響,那我也說過,我也要考慮宏碁最終沒有轉型成功的機率,所以我不能讓自已的操作這麼沒有彈性,所以少賺一點點這是值得的。
Acer_kewei wrote:⋯⋯那轉型成功後⋯⋯(恕刪)





就我所聽到有關上銀的故事:
當年卓董接手上銀後也是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整頓、轉型,大概5~7年間沒發股息,
在滾珠螺桿成功打入市場有非常火紅的成績,紅到要拿現金去排隊才有配額。
股價表現就是扶搖直上!從面額以下往上一直一直噴出!

剛午餐吃飽上來爬文,順便發表下淺見 :

1. 現在 2353 需要的是利空,而不是利多消息:因為在公司看不到轉機的狀況下,但基於公司
不會倒閉,加上股價又低檔久盤,唯有在利空打擊下,買點空間才會出現。(以上論點,看月
K線就能理解),可遺憾的是,這家公司老放些外行的小利多,騙不了專業法人,倒是騙了不少
散戶,所以籌碼難沉澱)。

2. 說到CEO經理人,個人覺得陳俊聖分數只能給 55分(上一任王振堂只有45分),因為消費性電子
產品,生命週期目前大約只有 1 年,就像iPhone 每年推一款,Intel x86 也是差不多),所以
他上任來至少已經錯失了二個產品週期機會,市場一般高階經理人大都 2 年一聘,所以這個時間
點來看,陳的分數是不及格的 ! 他的確有cost down 彌平了虧損,但同時營收及市占卻也大幅下降
,好比是有節源卻沒開流,導致公司競爭力一直弱化。

3. 現在感覺整個公司氛圍,就是在扶太子上位(最近連神童說都上報了),我是很不看好這樣的安排,
主因是太子沒名望又沒戰功 (甚至能力也不足),但只靠血緣上位,以後公司要聽誰的 ? 最近不就
有一家X新金控,公主與專業經理人搞的水火不容嗎 ? 個人覺得這個時間點來看,陳俊聖可能只是
扶太子上位的工具人(能領年薪上億,要我跑龍套扮小丑都行)。

4. 附帶他處看到的新聞:
華碩在台灣市占,上喊六成

單一家就喊出六成耶(除了acer 還有 hp、dell、lenovo....耶),acer 就是缺乏這樣的競爭力跟志氣 !

5. 個人很佩服版上大大,買一支股票都已押寶到 2~3年後,在台股很少人有這麼獨特見解
( 除非是那種領固定股息,看中殖利率的保守型投資人),但你們有沒想過,台股有好幾家公司,
年虧近一個股本如宏達X,宸X... 股價還能 7~80元,但宏X 公司沒賠錢,卻好幾年趴在 1x 元 ?

6. 好想睡喔,來去 7-11 買杯 City cafe 喝 ( 我很窮喝不起 starbucks )。






看到各位前輩對一檔股票看法與解析,令小弟我受益良多
adan1689 wrote:
剛午餐吃飽上來爬文...(恕刪)

好的改革多數是無法立竿見影的
陳俊聖被低估了

1.宏碁的問題之一是過去低價搶市,雖然有不少高階高毛利產品,但低價廉價品的印象深印人心。這種印象很難在一兩年扭轉,所以即使陳俊聖希望不衝市佔,朝高毛利產品走,消費者也沒那麼快忘記宏碁產品形象

2.宏碁的問題之二是蘭奇王振堂時,重行銷不重研發,重硬體不重軟體。這也不是一兩年可以馬上就扭轉的。研發跟軟體人才的培養就是要長期

3.陳俊聖比王振堂、施振榮及蘭奇強的地方在 不妄言與過度自信
,每每看施王出來放話吹噓就知道宏碁慘了,自大自傲必敗,可以有自信,但不能虛榮
(現在掌舵的是陳,宏碁短期內成不成就是看陳,跟施王有一點關係,但沒大關係)

4太子接班還早難說,他如果有能力把雲端事業部搞好,接班也無不可,雲端搞不好,他也沒臉接班,但至少他有接受實質的挑戰考驗,行不行能受公評

5.宏碁改造不是短期內可成,股價也不會短期內起飛,希望短期內獲利的,建議可以先去投資其他股,但長期三五年宏碁一定起飛
(我個人是暫時把資金去壓轉型成功的佳世達,但等半年或一年後收成,會再轉一半回宏碁)

linoften wrote:
很好改革是無法立竿...(恕刪)


如果有fb的人可以搜尋"施振榮 Stan哥"的網誌,宏碁不會存在傳子不傳賢的問題,這一個問題大家就不用再有疑問了,以我對stan哥的了解,我看了他不少書,聽過不少stan哥演講,如果很多人只是看幾則新聞就在猜太子接位,我覺得這就是新聞的惟恐天下不亂的作法,我再次強調,大部份的新聞媒體寫出來的可以聽,狗屎都能吃。


身為科技部【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的榮譽教務長,今天上午特別應邀出席106年度第一梯次開業式,這也是這項五年計畫的第九梯次活動,開辦至今的每場開業式及頒獎典禮我都出席替年輕朋友加油打氣,上午並以【從王道談創新創業創值】為題與同學們分享經驗。
以科技來創新創業,很重要的就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這也是王道的核心信念。我跟年輕朋友們分享,王道就是要能創造價值,並追求與所有利害相關者的利益平衡,如此才能永續。而且很重要的是,身為領導人,更要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隱性價值(無形、間接、未來),不能只重視顯性價值(有形、直接、現在),要從六面向的總價值來思考。
年輕朋友要投入創業,我也鼓勵大家,「吃苦要當吃補」,要有這樣的心態創業才有成功的機會。至於在方法上,我的做法是Me too is not my style,跟隨非我風格,如此才能為社會或使用者創造新的價值。至於切入點,我的做法是要能突破傳統的文化瓶頸,諸如一般散沙、師傅留一手、中央集權、家天下等文化,我的做法則是利益共同體、不留一手、分散式管理、傳賢不傳子。
最後,我也與年輕朋友們分享Stan哥眼中的願景台灣。面對未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台灣已是世界的創新矽島(Si-nnovation),我們應該要在這個基礎上,打造台灣成為東方矽文明(Si-vilization)的發祥地,做為台灣的未來願景。
雖然我的英文不好,但我還自創了-Si-nnovation、Si-vilization這兩個英文字。台灣已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矽島,也已是“半”創新矽島,過去我們的創新是科技創新,以「技術」為中心,帶來的是物質的文明,面對未來挑戰,台灣應該要加速轉型,下一波的創新要「以人為本」,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期待帶來的是精神文明,補齊另一半,讓台灣成為真正的“全”創新矽島。
台灣已是世界的矽重鎮,尤其台灣現階段已掌握華人優質生活創新應用的發展契機,因此未來應以「東方矽文明」的發祥地為發展定位,台灣的文化擁有東方文明的底蘊,相信只要以台灣的科技基礎結合東方人文兩大元素,經過五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積累,台灣未來絕對有條件及潛力能成為「東方矽文明」的發祥地,與由西方世界主導的「西方矽文明」,分別在東西方為全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stan哥的演講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YUmWNg1us

stan哥出的書
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E6%96%BD%E6%8C%AF%E6%A6%AE%E8%91%97/adv_author/1



我強調很多次了,很多自以為聰明的散戶,覺得投資某間公司太慢,太久,別的公司有比較好的機會什麼的,我都把這五年親身經驗給各位看了,我在宏碁這五年10張變6xx張,如果有人覺得自已很強,到處跑到處找啥快速股能賺多少錢,請把自已身親的經歷貼出來,我認為到處跑來跑去的人賺不到啥大錢的,投資本質上就是投資一家企業的營運,公司賺錢本來也是需要時間,宏碁轉型到現在三年三個月,如果連再等一年九個月的決心都沒有的人,我覺得在宏碁你註定失敗的機會就很大,因為你不懂宏碁現在轉型到啥地步,我覺得很有趣的點在於,我都貼出來5年來從10張變成6xx張了,竟然還會有人選擇去聽或相信一些也許連操作都沒有人的或在宏碁操作失利的人的話,這不是很有趣嗎?試想如果你沒有親身的操作過並且在此獲利,僅在google找幾篇新聞就上來說嘴,給出來的意見只是想嘴一下砲,這種人能研究多深,可信度能有多少?


最後,如果各位想要有我在宏碁這般的修為,第一件事是,請打從心理尊敬stan哥,看輕stan哥的人決不可能和我處的來的,我深受stan哥的王道精神影響,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已,當宏碁最危難的時候穩住宏碁的並不是陳俊聖,也不是黃少華,也不是胡競英,而是stan哥,回來接掌宏碁210日,找來了黃少華,陳俊聖,宏碁最危急時能暫時穩站,也是stan哥站出來賣老臉才得以穩住的,stan哥並在宏碁內部辨了大大小小的演講以穩住人心,找回宏碁王道的精神,想要徹底的了解宏碁,並不是把宏碁的財報每一項,每一頁看懂就能了解,要了解宏碁,請深入了解stan哥。


我都貼出來5年來從10張變成6xx張了

不作空 10張後不再投入本金
根本不可能 5年10張變600張
如果再投入本金 沒比較意義
「...年輕朋友要投入創業,... 至於在方法上,我的做法是 Me too is not my style,跟隨非我風格,如此才能為社會或使用者創造新的價值。...」?

還記得 2357 當年推出 Eee PC, 一開始被 2353 酸得跟垃圾一樣,後來不是也乖乖跟著抄!

誠心求教 2353 有什麼不是 me too 的東西?其實,me too 不要緊,做到最好也很不錯喔!
  • 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