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準退休者的資產配置

生活玩咖 wrote:



快過年了,整理...(恕刪)

十年可以做很多事,與其追求投資翻倍的快感,何不改變目標為:
學一樣新的樂器、
走遍世界半數以上的國家、
讀一千本書、
看500部電影?
pigstand wrote:
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恕刪)


我想您誤會了,我每天花不到一小時玩投資遊戲。
這只是眾多目標之一。

獨孤求敗5805 wrote:
四月才幫內人配置的帳戶沒幾個月就帳面收益破百.
還好她不管股票帳.要不然可能也受不了就賣掉了....(恕刪)



幫老婆配置的退休帳戶.不到一年的帳面收益...
一年會幫她檢視一兩次. 最近將會調整配置.


生活玩咖 wrote:
幫老婆配置的退休帳戶...(恕刪)


WOW
一年賺這麼多
那甚麼時候才能好好享受有錢的樂趣!
有錢的目的還是為了賺更多嗎

生活玩咖 wrote:
幫老婆配置的退休帳...(恕刪)

標記標記
大家都好厲害
有空來看,謝謝大家分享
想要有錢,請參考<<了凡四訓>>
小弟我34歲,總資產500萬,與其說投資
倒不如說...財富這種東西
除了自身的努力,有1/2是決定於上蒼手中...信者恆信

分享自身財富累積過程(小弟我7年2班):

17歲,老家被家人賭光,開始打工掙學費

18歲高職畢業,進大學又不想揹學貸,又不想打工賺鳥錢賠上健康
...於是大二暑假去考ROTC(大學儲備軍官團,非預官),賣身契5年...哭哭

下部隊是94年,到99年退伍(雞拔毛陸軍中尉L.V.5),累積資產300萬,期間除了六年陽春郵局壽險外,沒其他投資(還沒開始學)...經歷萬金298R、烈嶼158R

99年7月8號恢復死老百姓L.V.1,既然老家沒了,所幸自己買個家吧(自住兼投資):
中壢每坪13W入手,103年元旦,每坪20W出脫...總資產300W -> 500W

103~106迄今,在思索下一步人生方向...退伍之後,工作經歷不到2年

目前資產:
95萬投資用套房一間(外掛29萬房貸)
臺股13萬
美股(海外)20萬
美股(複委託)3萬5
港股(複委託)1萬6
基金(高收益債)75萬
自宅200萬3樓半透天(中南部透天便宜到一個"不要不要"的)
剩下的,打算「VTI+VEU」ETF,外加「BND+IEF」ETF
忘記說明,為什麼小弟我要開兩種海外帳戶
因為臺灣的複委託早期動輒2、30幾美金起跳,到現在2017年2月最新手續費報價是7.99美金
所以早先小弟我就"跑單幫",參考幾家美國券商,有3~7美金的行情,最後選擇"Sogotrade"(非!史考特),每次交易3美金
但是麻煩就在於"電匯"的問題,複委託就可以省下這個麻煩,配息匯回臺灣帳戶
2012年開始海外市場的長期投資,發現海外的風氣跟臺灣不同,臺灣人似乎在雜誌推波助瀾的情況下
特別偏好"配息"跟基金廣告的"高收益債",但海外人的觀念似乎"成長重於股息、現金流"
特別是小弟我買巴菲特的B股,沒有配息,因為巴老爹自動幫我們"利滾利"了,也省下配息再買進的"手續費"(美國股票有配息再投資免手續費的設定,但小弟我沒研究仔細,也沒要求券商自動幫我執行)
.
..
...
....
.....
......而說到長期投資,參考全球型ETF,年化報酬率理論值5%來推算,用複利下去扣除2%理論通膨值,接近退休,總報酬率應該也算理想,而且風險也比一家公司能不能存活20年低些,加上複委託手續費越來越低,比去買臺灣本土販售的全球型基金經理費動輒 1% 以上,海外經理費0.X甚至0.0X的ETF,不乏是一項值得參考的選擇,這就是小弟我選擇 VTI+VEU 的原因,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實在難掌握,乾脆一把抓,求得平均值就好...寧靜致遠
好文章,激勵自已,

盡早可以過著退休生活,

自已想從事的興趣生活
標註
請問
2017年2月最新手續費報價是7.99美金
那一家 他的股息還有收其他費用嗎

謝謝
Bmw72914 wrote:
忘記說明,為什麼小...(恕刪)




台灣複委託不是手續費而是抽傭金 ~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