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opium0111 wrote:
閣下的發言真空洞呀 ...(恕刪)


哈, 怎麼又來一個啊>?
回pcdataster & opium0111

你們的回覆內容真是中肯而有見解, 顯見竹科人(大多是Engineer)對財務會計與投資學一竅不通, 犧牲自己的健康, 替高階的主管辯護(因為主管領的紅利比一般員工多太多了).

如果你認為生命與健康還算重要, 早就應該脫離這種非人的生活, 我想很多聰明的人早就選擇離開, 而不是還在為這種公司爆肝, 為這種錯誤的制度辯護.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tjk/sets/
JD Taipei wrote:
真的, 原本還以為你...(恕刪)

爆肝RD工程師真的要充實一點內容了.
希望你不是TSMC的工程師,不然真悲哀.
前輩?你指誰?
我想股東為什麼希望把員工分紅費用化,詳細的上面很多大大都有說明了
我只是舉一個淺顯一點的說明

假設我今天買了 甲公司 1股1百元 買一張 花了 10萬

隔天剛好除權分配盈餘270 股 (另外依員工紅利10%來算,一般科技公司都大約這樣,每分配270股給股東外約還有30股提撥當員工紅利)

依上述條件計算隔天開盤原來價值10萬的股票只會剩下每股 76.9 * 1270股= 97,663元
除權參考價每股 (100元/1.3*1.27)=76.9元

也就是股東沒賣股票,也會莫名其妙每持有一張,價值就少了 2千多元去當員工當紅利

員工分紅比率愈高,股東虧愈大

而公司則會因為省下這筆錢,而讓帳面好看許多

而員工分紅的分配制度是不是真的能夠完全達到留住人才目的
或者只是圖利高階主管就只有老闆知道了

-----------------------------------------------------------------------------------------------------------
另外小弟雞婆說明一下

大家電視上看到的那些熟面孔專門鬧場的"小股東",幾乎都是一些"職業股東"
(當然不是每個都是)

"小股東"有多小,很多都只有幾股、幾十股、幾百股 等

"職業股東"為什麼當股東能變成職業?

一般就是利用發言、提問來杯葛議事,拖延流程
(利用股東會依法須錄音(錄影)及規定股東有權就議案提出問題)
ps 但必須說明,有些時候一些有圖利董監自身或有利益疑義的議案,一般股東較無相關知識瞭解,他們有時提出質疑,反而能讓一般股東了解

或就議事內容、流程及年報內容的一些瑕疵等,細究有無違反公司法或一些財報規範等等
(有些錯誤有可能造成股東會無效,必須從新召開)

這樣做他們有什麼好處?
有些"職業股東"可能是經營紀念品或是一些不知名小報社(專門讓企業刊廣告那種)等等行業,有些大老闆為了議案進行順利就會.....
(當然也有極少數一些只是單純想展露專業出風頭,從"連老闆都怕我"當中獲得成就感)








opium0111 wrote:

1. 你的例子, 稀釋的是柳橙汁, 那是商品, 不是股東權益
2. 省下的錢 並沒有省下, 是叫股東拿錢出來

太多似是而非的比喻 根本沒有搞清楚問題的核心


這個比喻只是想了解, 如果覺得被稀釋不合理, 為何還要選擇這家?

pcdataster wrote:
又到了股東會的季節,...(恕刪)

TSMC今年配發3元現金+0.5元股票=市值6500元
今天一張收盤68500元
每張分紅獲利6500/68500=9.48%
今天銀行定存2.15%
跟銀行定存相比9.48/2.15=4.41倍
你不高興可以不要買TSMC
人家分紅多少
是人家的家務事
你無權過問
股東權益一分也不會少給你
這樣子夠明白了嗎?
自己沒本事進台積,還嫌人家分紅多
台積現在工號到了近50000號
只有22000員工
這22000人絕非如你整天躲在電腦後面打嘴炮就有股票拿
你以為離職的28000人為何有錢不想賺?
你覺得好賺歡迎你也去呀!
整天怨天尤人,何不提升自己?!
我可以大聲的告訴你:
台積付給員工的薪水內沒有任何一毛錢是多給的!!!


本來不想再回應,不過又有小白不看前面人家討論的跳進來叫兩聲,只好再跳進來
stockholm wrote:
股東權益一分也不會少給你
...(恕刪)

希望你懂什麼是"員工股票分紅",會不會損股東權益自己翻一翻前面的文章

stockholm wrote:
自己沒本事進台積,還嫌人家分紅多
台積現在工號到了近50000號
只有22000員工
這22000人絕非如你整天躲在電腦後面打嘴炮就有股票拿
你以為離職的28000人為何有錢不想賺?
...(恕刪)

50000號啦!果然真快.
呵呵!沒本事進台積?
爆肝工程師,請報一下你工號,
有012000以內再來跟我嗆聲
台積現在有多操,你心知肚明.

講白一點,現在進台積有何難?
10年前我在台積,非台清交進不來.
現在進去的新人都是什麼學校學生!如果你確實在台積工作,你倒是可以告訴大家這個答案.


stockholm wrote:
台積付給員工的薪水內沒有任何一毛錢是多給的!!!
...(恕刪)

沒有人否認這點,自己看一下前面的,爬爬文,加油.
stockholm wrote:
TSMC今年配發3元...(恕刪)


呵呵...
第一次聽到有人投資報酬率是這樣算的....
直接拿配股配息..來算年報酬率...

這樣算...有個基本的前提假設...
這股票要能填權阿.............


不過那是不確定的未來...
也有可能貼權阿.......

你沒看過190元的台積電嗎?????
還好我們在討論台積
聯電當年同時也上了180...現在..嘿嘿...

但是.....
在除權基準日當天....
股市未開盤前
只有一件事能確定
股東會有1.7%的損失
這1.7趴..的損失怎麼來的
就是因為去年度的員工分紅
所導致股權的稀釋...

也就是說
假設今天是除權基準日68.5元
每個股東每一張股票就會平白蒸發1164.5元
只有這件事..是確定的..

至於..你們可以拿高薪..
我也完全同意..
只是坐領高薪的同時
更應該付出相同的代價..
所以請用所領股價市值來課徵所得稅 而不是面值...
(其實應該說..請領現金紅利..更為洽當..)
國庫真的蠻需要這筆稅收的^^
...不過兩年之後也要實施了....

唉...員工作領股票紅利..本來就是某些人利用台灣會計制度
所走的巧門~~一方面...提高了該年的EPS 美化了帳面....
另一方面...印股票換鈔票...一毛錢不用出 就可以發紅包..
反而叫股東拿錢來補貼員工薪水...甚至中飽私囊(大頭拿的最多..)..還不用繳太多的稅......)

轉貼一下昨天的新聞 轉貼連結..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3839014.shtml

台積電因應美國會計原則不一,去年財報必須將前年度已發行的員工分紅進行市價認列。台積電把94年度發放的32萬多張員工分紅依市價列入成本,修正後,去年台積電稅後純益從1,270億元調整到925億餘元,差距31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從4.93元修正到3.73元,每股稅後差距達1.2元......


最後..請各位別再訴苦說..園區裡的工程師有多辛苦..外人無法想像...
真的沒人反對你們領高薪..這是你們用生命換來的..該拿..真的該拿
只是反對這個制度...所產生10多年來的積非成是

也別說...這社會本來就沒公平正義..
路邊攤賺那麼多要繳稅嗎 ...之類的話
拜託...人家那是逃稅...
作生意的同時...也得冒著被開罰單的危險
他們可不會理直氣壯阿
小弟有朋友..也擺路邊攤小吃
每個月所繳的罰單少說也十幾張...
只能苦笑說..就當作繳稅了..
而各位卻是合法的領薪..卻只付出相當於面值所得所應繳的稅
導致國庫每年少多少的稅收阿?????
難怪這些年每年國庫稅收都不夠..只想拿交通罰單來補貼..
這才叫做不符社會正義阿........

更別說..不爽..就別買這家公司的股票了.或者..你可以賣掉阿......等語言

當年...台積飆上190的時候
小股東裡有幾個了解自己的股權在除權後會被稀釋..每年稀釋
等他發現了...挖..股票少了好多(跟股本膨脹的比例...)
叫他賣..賣的下去嗎????

哪怕現在也還是有很多投資人並不了解...所買的股票..參加了除權..卻也稀釋了自己的股權...
在此..只是探討一個制度的對錯...難道沒買..就不能探討這個制度嗎????

只能...傻傻的等兩年過去了





小小胖胖胖 wrote:
所以請用所領股價市值來課徵所得稅 而不是面值...
(其實應該說..請領現金紅利..更為洽當..)
(恕刪)

只是現在用市值八折計算, 倒也奇怪, 應該以買出市值計算
又如果賣出時低於八折怎麼辦? 要不然下市後怎麼辦, 感覺政府只是要錢
跟本沒把制度弄好
MF2HD wrote:
只是現在用市值八折計...(恕刪)



..對阿...以後要用一個很奇怪的數字八折來計
真的很怪(到底是用怎樣的準則阿??????)

要算..就應該是用員工能處分股票當日開盤基準價來計算稅收
你賣不賣...盈虧本就該自負...

不過..最好的辦法 小弟的看法~~還是發現金最實在...
公司用費用認列年終獎金
員工也領的爽快...
也沒有什麼基準日...
更不用讓股東出錢買股票給員工...
  • 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