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說有錢人不繳稅,都是受薪階級繳稅,誠然指鹿為馬!【有圖有真相】

cage9999 wrote:
昨天看蔡正元委員上節...(恕刪)


財政部的數據可以肯定當作依據嗎,對一些數據向來是看看而已從沒把他當真的在看。

很多數據都有造假的可能。眼見都未必是真的、還是別爭論了認真工作比較實在


shean9019 wrote:

兩稅合一並沒有幫企業主節省稅金
因為實際還是按照企業主自己的稅率在課(管他公司最後稅率是幾%)
頂多就是遞延所得效果而已


如果兩稅合一沒有省稅金,那廢除掉如何?
我覺得大家都各有立場,但是硬把黑的講成白的就是不對~
hoamon wrote:
證所稅是針對買賣股票的差價在課徵的。只要你『不賣公司股票』,就不會有證所稅。

PS 後一句是專對創業企業主的建議,其他角色勿入。



1. 你這個說法很有趣。如果有人給你錢,然後告訴你:只要你不花,錢就不會有損失,你就會一直有錢,你一旦開始花,我就要用重稅處罰你,請問你願不願意?

人家買股票,就是想在必要時刻拿來運用,難道買股票是為了囤積給自己看著爽而已嗎?


2,你既然在這裡寫了東西,為甚麼非企業主不能應答?如果非企業主不能回答,你為甚麼不去企業主專屬論壇建議?在這邊寫給誰看呢?
每個政策 都不能太理想化 必需和現實妥協 以數字來看確實是那些少部份的人撐起國家的稅收,

但這是個比例原則 有錢人繳個一二百萬的稅對他們來說根本無感,而那五百多萬的叫他們繳個幾萬的稅金時就會痛了

可悲的是台灣某一些電視和名嘴因為政治的關係一直在挑起對立 一直在挑起仇富,試問台灣的人民有這個智慧去看清嗎?

今天稅改xx整天喊的理想化的政策>試問他們有做過評估嗎?幾年前大家在讚揚歐洲的社會福利制度

現今終於看清楚了 天下沒有百吃的午餐 一味的討好中下收入人的選票 導致了歐洲嚴重的後果

目前來看台灣如果再不醒來 早晚也是少入歐洲的情況 每到選舉某黨就加碼 另一黨就跟著加碼

台灣人民那些加碼的錢都是我們的錢阿 在稅收沒增加的情況下福利加碼了 相對的就會有減少的地方

想當然一定有人會說政府少a一些效率提高一些就沒問題了?

其實看看國外對比台灣的政府部門效率 說實話台灣的服務效率算是比上不足比下很有餘了 但還是希望能更好、貪污更少。

再談談對富人開刀這方面 如果把有錢人趕走一些 影響會有哪些

有錢人不投資公司,繳稅大減>沒有新公司成立>舊公司搬離台灣>沒有新的工作機會舊的工作機會又減少>失業率高>人民沒錢>需求減少稅收減少>台灣整体消費力競爭力及所得收入下降> 台灣變福爾摩沙了

台灣需要改變的東西太多了 在理想化的情況下還是必需要重視實際面

其實台灣有多少人沒有繳稅 稅制的原則是有收入就必需繳稅 不管是打工還是路邊攤 ,,,

但在台灣卻變成政府對舊人開刀= = 這是啥鬼道理

看到某電台的說法是>打工的人就是沒錢才要打工 連打工的收入也要繳稅= =

擺路邊攤也是窮人還要,,,,,

希望台灣能更美好




chesslue wrote:
如果兩稅合一沒有省稅金,那廢除掉如何?
我覺得大家都各有立場,但是硬把黑的講成白的就是不對~


若您指的是
原本分配給企業主的股利重複課稅
變成兩稅合一
那OK
可以省到稅金

我指的是企業部分
本身是兩稅合一是沒差
企業主頂多用投資公司遞延課稅
來調整所得稅

您說的沒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立場
但不能是非不分
抹黑汙衊扭曲

Judge2007 wrote:

有所得就該課稅,而炒...(恕刪)


儲蓄利息都要繳稅了,何況是證券所得。
pych wrote:
儲蓄利息都要繳稅了,...(恕刪)


怎麼有些人的常識都沒有進步阿

儲蓄利息是百分之百確定可以收到的所得,而且達到一定數額才會課一次稅

投資所得是已經繳過證交稅後才有可能獲利,而且更不是穩賺不賠,賺了後又要課一次稅

上述兩者的差別有那麼難懂?就好像有人常常拿薪資所得與投資所得比較

明明是2個不同的東西,卻能混為一談?

只能說,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造成那麼多人的邏輯產生問題...
其實證交稅就像是交易費用的概念
例如開公司請人,賣東西也要花錢買原料的道理類似
這些有賺錢都是有課稅的

我是覺證所稅是該課,但是可以調降證交稅
而且盈虧互抵,就沒有太多問題

併入綜所稅對領薪水的人來說不夠公平
因為大股東都是透過投資公司持有股票

而公司的稅率只有17%,這樣等於還是在懲罰多數的受雇者

新的制度還算不錯,提高ipo的成本,加上分離課稅
讓大股東享受所得的同時也貢獻一些稅收,減輕現在稅制多由受雇者負擔的事實
而且持股越長,享受的折扣越高,這鼓勵大家長期持有好公司
概念不錯!!
老實說,儘管我們是在討論證所稅

但我大膽說一句

假使都真的公平正義好了,富人也繳了合理的任何方面的所得稅

那政府多收到的稅收,會用到哪去呢?

還不是入到公務員的口袋!一般人民根本無法受惠!從國家財政支出就可以看出一定是這樣的結果...

那我們支持稅改形同幫助公務員爭取退休金

你要期待政府在稅改後會改革公務體制嗎?恐怕再過100年都不可能發生

很多人被騙上當了都不知道...可憐阿...
新制公務員的退撫制度跟一般勞工早就差不了多少
勞工退休後領的月退比公務員少主要是卡在投保薪資上

這很大一部份又回到企業主都是高薪低報
用一大堆津貼就是不肯全額薪資投保

大部份的勞工投保薪資水準多在三萬上下
勞保和勞退兩者加計自然比公務員低,不然純比較退休所得替代率來說
兩者的差距並不大,當然舊制的早就應該再改革才對

為什麼大家對富人反感
很多原因在於過去這20幾年來,富人實質稅率根本比一般上班人士
低上許多,多數高收入者跟高稅率者根本不是同一階級的

這裡有個重點
"繳稅多的不一定是富人" "繳稅多的很多是受雇者,根本不是所謂的有錢人"

有錢人的實質稅率根本低的離譜
有幾個像郭台銘這麼老實,用個人名義持股這麼高

大部份的有錢人都是用投資公司避稅
或是靠自家基金會持股免稅,再過去促產條例還沒落日的時候
很多金控公司跟科技業甚至還能享有退稅

有錢人在享受低稅率的同時,也沒有帶動這些勞動者的薪資水準
同時把房價炒的這麼高,這才是大家憤概的原因

只是請這些有錢人把過去沒有繳的繳一點點
至少跟受雇者不要差太多,這樣到底是對誰不公平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