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太三地擴產 資本支出倍增
2018-04-03 00:00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元太(8069)昨(2)日法說會中揭露,今年將因應市場對電子紙需求的成長,在美國南哈德里、台灣林口,及大陸揚州三地同步擴產,資本支出金額將較過年幾年的3至4億元,呈倍增走勢。
法人估計,以元太滿手現金的況來看,即使今年的資本支出總金額拉到10億元,對元太而言也僅是九牛一毛。
元太董事長柯富仁表示,因應市場需求的成長,元太在美國及台灣的擴充產能,集中在電子紙 的薄膜生產項目。至於,中國揚州廠的電子紙模組生產,將朝落實自動化和高效率生產方向擴產。
元太(8069)董長柯富仁昨(2)日表示,2018年上半年是電子書閱讀器新舊產品轉換的傳統淡季,但元太積極推廣的電子筆記本(eNote)、以及電子標籤(ESL)兩類產品都將交出較去年成長的好成績。預估2018年的權利金收入是近兩個年度的平均值、約24億元。
元太昨天舉行2017第4季線上法人說明會,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35.05億元,稅後純損0.5億元,每股虧損0.04元。2017年合併營收152.03億元,稅後純益20.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85元,董事會擬配發1.65元現金股利,盈餘分配率達89.2%。
元太表示, 第4季為傳統出貨淡季,營收季減26.8%,但年增0.8%,產品組合轉佳,本季營業利益較2016年同期呈由虧轉盈的表現。單季稅後虧損主要是因匯兌損失、及認列韓國子公司Hydis的勞資爭議落幕的一次性停業部門損失。
2017年整體營運表現,2017年營收較2016年增加8.5%,毛利率較2016年增加4.8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前年增加6.8%,稅後淨利較2016年增加8.9%。
柯富仁針對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展望指出,元太電子紙在消費性讀和寫的應用產品表現不同,電子書閱讀器上半年淡季效應,且配合客戶新舊機種轉換期,進行庫存調整,整體出貨量保守看待。但產品組成大尺寸比重較去年提升。在電子筆記本應用,主要受惠於去年下半年客戶端多樣新產品上市,上半年銷售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