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0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環保貓 wrote:
王道銀行最近有什麼題(恕刪)

比較一下 [普通股] 和 [特別股] 的股價就明白了。
聯邦漲蠻多的
京城銀還沒漲
有踩到地雷
不過算一算EPS.
領股利做長投應該是還可以

一文讀懂狠升息VS.狂通膨》美、英、台央行罕見唱同調,為何鮑爾被打臉「一廂情願」?專家警告:小心犧牲經濟成長

2022年3月23日 週三 下午12:31·
撰文‧今周刊
「沒有物價穩定,就沒有持續性的充分就業……。升息,就是為了穩定物價。」3月16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宣布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決議:聯邦基金利率上調一碼(0. 25個百分點)。這是睽違近3年半之後、從2018年12月以來的第一次,美國再度啟動「升息循環」。

隔日,在連續2個月調高利率後,英國央行宣布再度升息,將政策利率上調1碼,至0.75%。同一天,台灣的中央銀行也出乎市場意料,宣布與聯準會「同步等幅」升息一碼,這不僅是2011年7月以來首度升息,若論單次升息幅度,更是創下15年之最。

美、英、台央行罕見「同時、同調」升息,要狠狠打擊的敵人,其實都是同一個……。

敵人是誰?在全長約55分鐘的聯準會記者會中,鮑爾一共說了58次「通膨」;在英國央行宣布升息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坦言:「通膨率可能在幾個月內衝到8%。」在台灣,「升息的箭頭,就是指向通膨。」央行總裁楊金龍說。

太晚覺醒的鮑爾、老將的憂慮
這次打通膨 必須做到零缺失
德意志銀行總經研究主管胡柏(Peter Hooper),曾在1973至1999年服務於聯準會,親身見證半世紀前聯準會與超高通膨的纏鬥過程,他對鮑爾「全力壓低通膨、又能維持低檔失業率」的盤算,給了一句難堪的評語:「這是一廂情願……!除非,他的每個動作都是零缺失。」

「通膨已經根深柢固……,如今看來,聯準會不太可能實現他們希望的『軟著陸』,若想將通膨壓下來,就只能承受經濟衰退的代價!」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英國知名經濟學家暨前央行官員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篤定地表示。

今年高齡85歲的古德哈特,現為倫敦政經學院名譽教授及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但他另一更為市場所知悉的身分,是曾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政府任內,擔當「通膨第一打手」的角色,一般認為,古德哈特當時在英國政府的地位,就宛若柴契爾的「經濟國師」。

要檢驗古德哈特的悲觀論調,得先觀察,眼前的通膨是否真的已經「根深柢固」。

台灣資深創投家加州第一手觀察
生鮮每月漲、房子開賣不久漲50%
場景,切換到美國矽谷這個「重災區」。

「房價至少年增兩成,氣泡水從12罐變8罐一組,但價錢不變……,至於加油站,每天更是排滿了車。」曾任之初創投(AppWorks)合夥人,現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學者的詹益鑑,過去1年長居加州,第一手經歷了美國數10年來未見的通膨狂潮。

他觀察,過去1年,周遭舉凡日常採買的生鮮食品、乃至物流業運價,幾乎每個月都是「有感漲價」,而房屋交易市場也極度火爆,「很多房子開價跟賣價,就至少差了30到50%。」

弔詭的是,詹益鑑補充,「一邊是物價漲,許多人生活愈來愈苦,另一邊薪水卻是持續調,因為找不到勞工。」薪資與物價的「螺旋上漲」現象,對經濟學家來說,並非什麼好消息,因為這很大程度代表通膨將進一步失控

鮑爾內心「伏爾克魂」被喚醒
恐效法前輩強摘通膨毒瘤
在美國經濟被高通膨長期凌遲的70年代,最終,就是靠著79年上任的聯準會前主席伏爾克(Paul Volcker)痛下殺手,1年內將利率從10.25%猛拉到20%,這才根除了通膨毒瘤。而代價,是1980、1982年的經濟負成長。

「你或許會把接下來的問題,定義成所謂的『伏爾克問題』……。」3月16日的聯準會記者會現場,彭博電視記者提問:「雖然你期待升息不會造成失業率攀升,但如果失業率真的攀升了,你會繼續升息嗎?」

對彭博電視記者的提問,鮑爾沒有正面回答,但重申了本文開宗明義的那一句:「沒有物價穩定,就沒有可長可久的充分就業。」言下之意,如果失業率因為升息而攀升,那麼,很抱歉,這是長久大計下的「必要代價」。
.................

真的噴出 買金融股 算保值 固定領息
能源 石油 天然氣 材料 鋼鐵 鉑金.. 榖物 玉米 小麥.. 極端氣候 能耗雙控
烏克蘭戰後重建 美國軍火熱銷........
金融期六年前是825點 現在是1853 點
還除了5次息 其實還很有空間 2500點再看吧
vul34622

比價而上 今天 覺得 元大金 不貴

2022-03-23 14:01
2點

同感~這兩天買元大了

2022-03-24 17:51
pi12 wrote:
比較一下 [普通股](恕刪)


王道銀行一個月不到就漲18%,今天還漲停
dormer

錯過了王道今天大漲。但今年資金集中到臺企銀也是獲利不錯。沒有十塊以下金控銀行股了。

2022-03-23 18:23
王道銀2021獲利年增6成 提五大經營策略續拚成長
中央社
2022年3月9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022年03月9日電)王道銀行 (2897) 公布2021年報,個體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8.41億元、年增60%、每股稅後盈餘(EPS)0.63元、年增54%;展望今年,王道銀提出最佳化資產配置等五大經營策略,並盼利息、手續費收益能達雙位數成長。

王道銀行今天舉行法說會;王道銀表示,2021年繳出稅後淨利18.41億元、年成長60%亮眼成績,歸功各事業體均衡發長,推升全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資產報酬率(ROA)雙創5年來新高,利差收入、手續費收入,投資收入成長也有所挹注。

資本適足性與資產品質方面,王道銀指出,截至2021年底,資本適足率為14.71%,逾放比為0.41%,備抵呆帳覆蓋率成長到353.56%。

王道銀說明,逾放比偏高是因受2019年潤寅集團詐貸案影響,但該案擔保品已經法院拍定,待法院裁定分配款後,逾放比可望大幅下降;另外,香港分行日前回收超過9000萬元的逾放,使近期逾放比從去年底的0.41%降至0.35%

展望2022年獲利表現,王道銀表示,盼今年延續去年奠定的良好基礎與動能,在利息、手續費、投資交易淨收益方面,能達到雙位數成長;股利政策部分,需待3月中旬董事會決定,會兼顧業務發展與投資人報酬,均衡發放。

此外,面對疫情、美國聯準會升息與俄烏戰爭等經濟高度不確定性,王道銀將秉持成為「精品數位銀行」的經營策略,提出2022年五大執行方向,包含拓展客群、多元化產品線、整合與優化數位及實體通路、最佳化資產配置和持續深化ESG。
..............
今年有業外回沖
azo2ka wrote:
我大概只有30~40(恕刪)


以下純屬個人經驗心得
回到文章第一頁
可以看weber大當時發表的金控股價
當年中信、玉山還不到20塊,官股兆豐也才20初
雖然中途也有幾波黑天鵝事件
(如這次俄烏戰爭)
造成股價回檔
但大多數金控的股價
還是跟隨公司獲利慢慢成長
不太像一般的景氣循環股

所以我個人是帳面不錯也就看看而已
因為若賣掉,就得再等便宜的買點
不然就只能再追價買回
因為很多金控仍有繼續成長的空間
投資人也會給予比較好的本益比

案例如台積電
前年末漲到400時
一定有獲利數十萬的投資人做部分了結
但股價後來仍持續上漲
到現在的580~600
賣在400的人若想再接回台積電
反而得追價去買回
weber2654
weber2654 樓主

不要忘了有六次的配股配息。

2022-03-23 17:34
tomo~ wrote:
以下純屬個人經驗心得(恕刪)


如果只看開版的日期
2015到現在
台灣沒升息都在降
美國有稍微升一下息
2020年初玉山金就飆到30了
所以現在只是把當初的點數還回來而已

上次台灣升息循環2008金融海嘯來之前
金融股3年大概都翻了一倍
中間雖然有倒信用卡債的還有房債的
不過眾人對金融股的盼望還是看的到的

經過20年
各家銀行的資本跟實力都提升不少
希望能繼續往上衝
成為能撼動世界的金融公司
awak

https://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IndepArticle.aspx?id=38490 加油!

2022-03-23 17:38
Kevin1943

這2、3年的升息循環不用翻1倍,金融漲5成就好了[打氣]

2022-03-23 19:30
美擬再升息2碼 金融股放量拉長紅棒
12:422022-03-23 工商 呂淑美

因應通膨疑慮加大,美國聯準會(Fed)表示未來可能升息2碼(0.5個百分點),金融股是升息循環下最大受惠者,金融類股指數今(23)日再寫1997年8月來新高;尤其是以銀行為主體的個股,包括王道銀行(2897)、高雄雄(2836)及臺企銀(2834)等都大漲3~5%,另擁有龐大美元部位的兆豐金(2776)及彰銀(2801)等也同步上揚2~3%

受惠於全球進入升息循環,台美已同步調升利率,未來若美國加速升息,銀行存放款利差可望擴大,再加上近來全球股市回穩,金融業在股票投資收益回升,以及台股即將邁入除息旺季,富邦金及國泰金等大型金控可望挹注龐大的股息收益,另一方面,金管會同意有條件放寬金融股提高股息分配,金融股高殖利率題材可期等,都是金融股利多。


集多重利多於一身,金融類股指數日K連8日大漲,今天更大漲逾1.6%,拉出一根長紅棒,至11點半時,成交值已約近120億元,較昨天的103億餘元明顯擴增,市場人氣回流至金融股的態勢明顯,金融類股指數今天盤中最高來到1,849.48點,再度創下逾24年半來新高。

金融股今天盤面上以中小型銀行表現較強,王道銀行、臺企銀、聯邦銀、高雄銀等漲幅都超過3~5%,兆豐金、遠東銀、彰銀、台中銀、中信金、新光金、富邦金、台新金、三商壽、國泰金、永豐金、合庫金、上海商銀、華南金及開發金等,都上漲1~2%,整體表現氣勢強。
校長說…

升息環境高通膨,任何拉回都是買✊

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 — 覺得充滿鬥志。

  • 30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