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股債雙殺!半導體類股血崩 動視暴雪猛漲逾25%鉅亨網編譯羅昀玫2022/01/19 06:09華爾街週二 (18 日) 擔憂聯準會 (Fed) 可能在 3 月一口氣升息 2 碼,美債殖利率飆漲,科技股賣壓湧現,晶片股血崩,高盛領跌金融股,能源股獨紅,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創遊戲業史上最大收購案,電子遊戲股水漲船高。終場四大指數盡墨,道瓊挫跌逾 500 點,創去年 11 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那指收黑逾 2.5%,跌破 200 日均線,費半慘跌 4.44%,台積電 ADR 大跌近 5%。政經消息方面,摩根大通 (JPM-US) 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和潘興廣場的創始人阿克曼 (Bill Ackman) 等人警告稱,美國聯準會可能採取比市場預期更激進的升息手段。利率交換市場顯示,交易商預期今年底前聯準會將升息 4 碼,並猜測 3 月升息幅度可能來到 2 碼 (50 個基點),促使週二債市慘跌,2 年期美債殖利率自 2020 年 2 月以來首次突破 1%,10 年期美債突破 1.87%,升至 2 年來最高。地緣政治消息方面, 親伊朗葉門叛軍近日利用無人機空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導致 3 輛油罐車爆炸,並造成三人死亡,同時,首都阿布達比機場附近出現祝融之災,阿聯揚言報復,紐約原油期貨週二價格創 2014 年 10 月以來最高,推動能源股週二走強。截稿前,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數據,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3.32 億例,死亡數突破 555 萬例。全球 184 個國家 / 地區接種超過 97.7 億劑疫苗。週二 (18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543.34 點,或 1.51%,收 35,368.47 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386.86 點,或 2.6%,收 14,506.9 點。標普 500 指數下跌 85.74 點,或 1.84%,收 4,577.11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173.4 點,或 4.44%,收 3,727.2 點..................葉門恐怖行動能源通膨 極端氣候 糧食 能源 通膨
4.6%的預測,高於多數機構。看各國2021的GDP難有焦距,主要是2020年大衰退的反彈,2022可能就真槍實彈。*****[中時]不畏Omicron的紛擾,國發會看好今年景氣,全年經濟成長率上看4.6%;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下午舉辦年終記者會,針對2022年展望指出,若新一波疫情得以控制,民間投資加碼、出口暢旺以及消費動能就能持續,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來到4.6%,比主計總處4.15%的預測值樂觀,而經濟成長帶動薪資提升,人均GDP可望突破3.5萬美元。
美國金融業職缺大增,高盛薪資成本升、股價重挫MoneyDJ新聞 2022-01-19 09:18:24 記者 賴宏昌 報導CNBC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David Solomon週二(1月18日)在第4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經濟活動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實質薪資上揚現象。他說,隨著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供應鏈、貨幣和財政政策環境的持續轉變,薪資確實面臨壓力。高盛2021年薪資福利成本年增33%至177億美元,員工平均薪酬自2020年的329,000美元上揚22.8%至404,000美元。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高盛2021年第4季純益年減12.8%至38億美元、低於彭博社統計的市場共識值(41億美元)。高盛第4薪酬(包括紅利)成本年增31%至32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9億美元。高盛2021年員工人數增加8%至43,900人。高盛(GS.US)週二大跌6.97%、收354.40美元,創2021年6月18日以來收盤新低,今年以來下跌7.36%。美國金融業職位空缺率勁升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1月4日公布的「職位空缺與勞工流動率調查(簡稱:JOLTS)」顯示,2021年11月非農業自願離職率報3.0%、與9月相同,創史上最高紀錄。根據這份JOLTS報告,2021年11月美國金融保險業職缺增加83,000份,職位空缺率自10月的4.7%跳升至5.8%、遠高於2020年11月的3.2%。根據Worldometer公布的數據,美國累計有68,388,503例COVID-19確診病例、死亡病例達876,796例,活躍病例數為24,252,857例。BLS公布,2021年12月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調整後的美國非農業民間實質平均時薪年減2.4%,以週薪的角度來看情況大致相同、年減2.3%。.............美國 投資銀行股 薪資成本升、股價重挫台灣應還好 調薪 發獎金 多10億 應就搞定
蔡明彰觀點:美債風暴加速成長股轉換到價值股鉅亨網新聞中心2022/01/19 20:00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美國公債收益率做為資本市場的定價之錨,通膨牽動升息預期心理,10 年期公債收益率創疫情來 2 年高點,近 1.9%,衝擊美股,尤其科技股殺聲隆隆。美債收益率就是投資人持有公債每年可得到的利息,被視為無風險利率。美股標普 500 平均股息殖利率 1.5%,已低於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自今年元月初歷史高點已下跌 5%,科技股那斯達克本益比 27 倍,為 2000 年網路泡沫以來最高,高估值科技股成公債收益率飆升的修正重心。那斯達克近三年的平均股息殖利率 0.8%,較現在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已差距高達 1%。這麼大的差距造成避險基金快速撤出科技股,迄今那斯達克自去年 11 月創下的歷史高點已下跌 10%,進入技術面的修正,但必須提防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未來上升至 2%,持續打擊那斯達克走勢。歷史經驗顯示,那斯達克在聯準會第一次升息前 4 個月及升息後 2 個月會出現較大的修正,這二個時間點,持有科技股的風險最大,但升息後 2 個月股價落底,就是佈局科技股的的最佳時機。以上次聯準會升息的 2015 年 12 月為例子,那斯達克在升息前 4 個月下跌 17%,升息後 2 個月下跌 19%,但都沒有符合自高點下跌 20%的熊市定義。台股以電子股為主,追隨那斯達克在 2015 年 12 月升息前半年,台股大跌 28%,跌幅比那斯達克還重,主因美國升息預期使美元及公債收益率走高,台灣在內的新興市場資金大舉流失,但升息後 2 個月台股下跌 11%,跌幅已收斂並且不再破底。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結論是台股跟隨那斯達克走勢,在聯準會升息前 4 個月會有較大修正,但升息後 2 個月落底找買點。這次預料聯準會將在 3 月 17 日宣佈第一次升息,而那斯達克在去年 11 月創下了 16,212 點歷史記錄,大致是升息前 4 個月,因此那斯達克此時進入最危險的修正時刻。那斯達克週二大跌 2.6%,收盤失守 200 日均線及 240 日年線支撐,這是 2020 年 4 月疫情以來,首次失守 200 日均線的長期關鍵價位。技術面通常領先基本面,跌破年線的那斯達克沒那麼快落底,不排除在 3 月升息前,再跌到接近自高點下跌 20%的熊市門檻。台股投資人不可低估聯準會升息的風險,由於現在是 1 月 27 日 FOMC 會議前的緘默期,市場傳聞 3 月可能一口氣升息 2 碼,可是聯準會官員不准對外發言,沒人出來評論及否認,反而使市場的情緒恐慌,如果 1 月 27 日 FOMC 會議強化升息預期,有可能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站穩 1.9%,向 2%前進,這個時候那斯達克應該還會跌。必須瞭解聯準會決策機制,1 月 27 日的 FOMC 會議當然不會突襲升息,但三個禮拜後的 2 月中旬公佈的會議記錄,或許就會呈現官員激烈辯論 3 月是否升息 2 碼,若投資人看到這個情況,全球股市都會陷入恐慌。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為何台股自高點 18,619 點,只修正 2%?難道這次與那斯達克脫鈎?主因是元旦開紅盤來,台積電 (2330-TW) 上漲 6%、富邦金 (2881-TW) 漲 4%、國泰金 (2882-TW) 漲 6%,這三檔前十大權值股逆勢拉抬,造成加權指數的修正幅度不大。台股這次抗跌的最大優勢是高殖利率,去年上市櫃公司估計稅後盈餘 4.3 兆元,以 6 成股息發放率計算,今年股息估計 2.6 兆元。以目前上市櫃公司市值合計 62.55 兆元計算的股息殖利率高達 4.2%,這應該是全球股市殖利率最高,但 4%的股息殖利率是上市櫃公司的平均值。台積電一年配息 11 元的股息殖利率 1.7%,當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 1.9%,已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創 688 元新天價後回檔修正,如果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站上 2%,預料台積電將補跌回測 600 元支撐,600 元整數價位的股息殖利率 1.8%,搭配台積電今年營收估成長 26%,毛利率上看 53%的強勁基本面,台積電合理價位浮現後,才是台股真正的進場買點。金控雙雄富邦金、國泰金估計今年股息殖利率 5%以上,大於台股平均值的 4%,還有受惠升息的避險作用,中期還有創高點的空間。萬寶投顧蔡明彰強調,建議三招來規避聯準會升息風險:降低持股比例、完全不碰高估值個股、加重價值股。其中,各種投資人確實已在降低持股,外資表面上,今年元旦以來買超台股 700 億元,但扣除買超台積電的 900 億元,其實外資也在減碼,因應聯準會升息,大家不要被騙了而鬆懈戒心。高估值個股已經在做頭下跌,但特定主力、大戶仍在撐盤,撐越久、將來跌更重。美股小型股的羅素 2000 自去年 11 月高點以來,下跌 15%,再跌 5%,就符合 20%的熊市定義,將來台股高估值中小型股將步上羅素 2000 的後塵。當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飆上 2%,高估值中小型股就走入主跌段,小型股在多頭市場漲幅大,羅素 2000 從 2020 年 3 月疫情低點來曾大漲 1.5 倍,漲幅勝過標普 500 的 1.2 倍。不過,小型股進入熊市,也會跌得重,因為台股即將農曆年封關,面對長假的不確定因素,價值股股票尚未成為盤面主軸,目前塑化、鋼鐵、航運三大價值產業仍在消化不願抱股過年的賣壓。去年上半年塑化、鋼鐵、航運曾有一波大行情,當時價值股打敗成長股,但下半年電子成長股成主流,價值股漲多修正,去年上半年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曾創 1.75%的高峰,但下半年不再創高,所以價值股只能在上半年表現。先不說今年下半年通膨是否降溫,至少上半年 10 年期公債收益率趨勢向上,給予價值股表現的舞台,價值股在利率上揚時,表現勝過大盤,市場參與者手中的投資組合,從成長股轉換到價值股才剛開始。華爾街專家有人認為,成長股轉換到價值股,這是未來 6~12 個月的大換股,如果 Omicron 病毒是新冠疫情的最後大流行,下半年全世界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重啟旅遊、餐飲、購物的經濟活動,最受惠是價值型股票,而不是過去二年受惠疫情封鎖的科技成長股。
報復性消費來了 前八大發卡行去年爆刷2.5兆【時報-台北電】因為疫情,大部分國人都不能出國旅行,線上購物及國內旅遊盛行,國泰世華、中信、玉山、台新、台北富邦、花旗、永豐及聯邦等前八大信用卡發卡行,去年電商購物、國內旅遊餐飲刷卡大幅成長,全年刷卡金額近2.52兆元,比2020年成長逾3.8%。
金融》花旗曾慶瑞:Fed升息促股市適度修正 金虎年聚焦5主題2022/01/20 15:10【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全球經濟在2021年繳出亮麗成績單,儘管疫情拖累經濟成長力道,但在國際商品貿易穩健成長、疫後新生活驅動新商業模式的帶動之下,全球經濟持續穩健成長。歷經2021年反彈,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以及各國逐步縮減財政刺激方案,資金派對已進入尾聲,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放緩,花旗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5.6%,放緩至2022年為3.8%;美國經濟成長率則從2021年的5.5%,放緩至2022年為3.5%;中國經濟成長率也從2021年的8%大幅放緩至4.5%。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表示,從歷史經驗觀察,過去17次Fed首次升息後股市表現平均上漲5.3%,因此,不須過度擔憂升息對股市的影響,適度修正有助於市場長期穩健發展。隨著美國薪資強勁成長和失業率持續降低,花旗集團預估,美國聯準會最快將於2022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全球通膨率2021年為3.2%,2022年預估為3.3%。曾慶瑞表示,預期企業獲利持續朝向正面發展,可望於2022年支撐全球股市,股優於債的投資主軸不變,聯準會升息、通膨疑慮以及供應鏈等議題,將持續干擾市場,預期股市震盪將提高。債市佈局,預期聯準會升息,市場波動加劇,在資產配置的前提下,債券防禦功能不可或缺,美元為主、人民幣計價為輔的投資等級債,可依投資人風險屬性作適度配置。貨幣方面,受惠於升息及經濟復甦,美元可望延續強勁走勢,人民幣表現亦預期相對強勁。展望金虎年,曾慶瑞建議聚焦「T」、「I」、「G」、「E」、「R」五大投資主題,掌握2022年投資先機。1.Technology:科技股持續引領風騷。疫情加速了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居家辦公、線上學習等,激發了市場對於通信基礎設施、個人電腦及消費類設備的需求,其中半導體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隨著數位轉型不斷深化,5G的應用更有助於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5G技術不再侷限於智慧型手機,更擴大應用到筆記型電腦、電視、先進物聯網設備、汽車、工廠自動化和消費電子產品,預期2022年資訊科技產業獲利可望持續創新高,科技產業將持續扮演經濟復甦的火車頭。2.Inflation:通膨升溫但不失控。2022年通膨依舊是牽動金融市場的關鍵因素,隨著供應鏈短缺、薪資增長推升通膨持續上漲,美國去年12月通膨年增率飆至7%,連續三個月衝破6%,更創下近40年以來最大增幅,2022年通膨壓力仍在,全年升溫卻不失控,預估2022全年通膨率為3.3%。為抑制通膨,聯準會可望於3月開啟動升息循環,預期為市場增添短期的波動,但考量通膨因素,實質負利率的環境延續,結合企業獲利持續增長,股市預期仍有上漲的動能。3.Green Energy:綠能主題長線可期。全球政府與企業加速凝聚2050年淨零碳排共識,美國進一步推動潔淨電力績效計畫(CEPP),以因應氣候變遷挑戰,預計2030年前清潔能源占比從40%提高至80%,電動車、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動力汽車佔美國汽車銷售量將從3%,大幅提高至50%;美國並計畫2030年碳排放量,將在2005年基礎上大幅減少50%至52%,歐盟及中國亦相繼宣示提高潔淨能源佔比以及調降碳排。在政策面及需求面的帶動下,花旗集團長期看好綠化世界的投資主題,預期以綠能為首的主題包括新能源、電動車等題材在2022年仍具投資潛力。4.Earning Forecast:企業獲利持續支撐。受惠於寬鬆貨幣政策、政府財政刺激措施以及企業獲利大幅上揚,美國股市在2021漲勢凌厲,全年大漲27%,創下連續三年兩位數漲幅的表現。展望2022年,美國市場面臨聯準會政策轉向、企業獲利成長趨緩以及通膨升溫等多重挑戰,曾慶瑞分析,儘管美國經濟成長將放緩至3.5%,就每股獲利預估,2022年美股EPS可望達9%成長率,相較於非美國市場6%的成長率,預期美國市場依舊扮演全球股市領頭羊的角色。相較於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財務體質及基本面相對強健,美國大型股獲利穩健,波動性較小,可望延續2021年多頭走勢。5.Risks& Reshape:留意風險重整投資組合。儘管整體經濟復甦態勢不變,曾慶瑞分析,全球通膨是否持續升溫,以及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美中貿易關係、供應鏈中斷、歐洲能源危機等等都是牽動金融市場走勢的關鍵風險,更需仰賴多元配置的投資組合來降低市場波動。舉例來說,「股6債4」的投資組合,在過去10年平均報酬率達7.3%,雖然比不上股市投報率,卻能達到分散風險,兼顧長期報酬和波動管理,穩中求勝。別再小看債券 花旗建議「2022布債防震」20:382022-01-20 工商 陳碧芬(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分析2022年投資展望。圖/陳碧芬)美股道瓊指數5天「滑跌」逾1000點,是否全球資金派對進入尾聲?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表示,聯準會升息、通膨疑慮,加上供應鏈等議題持續干擾市場,預期股市震盪將提高,美股正在作此反映。花旗(台灣)銀行20日舉行2022年投資展望說明。兩年來持續建議投資人高比例配置美國股票的花旗銀行,特別提醒投資人,雖然企業獲利正向可望支撐2022年全球股市,股優於債的投資主軸不變,但因預期市場波動加劇,曾慶瑞說,在資產配置的前提下,債券防禦功能不可或缺。歷經2021年反彈,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以及各國逐步縮減財政刺激方案,展望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逐步放緩,花旗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2021年的5.6%,放緩至2022年為3.8%;美國經濟成長率則從2021年的5.5%,放緩至2022年為3.5%;中國經濟成長率也從2021年的8%大幅放緩至4.5%。花旗財富管理指出,債市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沒有股市來的好,資產配置上,經常被建議「減碼」。聯準會對於升息的態度愈來愈明確,花旗預估屆及2023年底將升息4~5次,因此對美國中級公債和投資級企業估值會有所改善,隨著股市在高點獲利了結,可以轉作配置優質美債作為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