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本土金控全出局 星展將買下花旗台灣個金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2022年1月16日 週日 上午6:49·2 分鐘 (閱讀時間)
消息人士指出,星展(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林鑫川積極爭取,及新加坡母集團DBS拚當亞洲第一的動機驅使下,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出售個人金融業務案峰迴路轉,準新郎確定由星展台灣出線,交易金額在600億元上下。
根據記者查證,參與花旗台灣個金出售的三家本土金控富邦、台新、國泰,已經全部從競標花旗案中退出,花旗在台灣市場由外商接手態勢已經確立。

相關人士指出,花旗出售個金業務的交易架構複雜,除了要買方掏錢,買下資產扣除負債之後的淨資產外,買方承接的存款負債裡面,有一部分是法金業務的錢,買方還得把這部分的存款金額還給花旗,因而外界在評估交易價格時,應釐清是否包含買方須返還的法金存款金額。

花旗個金業務由星展台灣承接,對競爭激烈的大型與中型民營金控來講,可謂大大鬆了一口氣。
gds88

這些金控經營者真的要好好評估,不要當冤大頭,才不負我們這些股東所託!富邦金可以排除這項變數了~

2022-01-16 9:28
blackpanther

開心,最大的利空因素消除了

2022-01-16 18:21
fostery wrote:
本土金控全出局 星展(恕刪)


600億元可以買很多東西,何必花旗在台業務?寶佳200億可以把兩家金控搞得驚險萬分。600億元可以買任何一家30%,實質掌控。
blackpanther

同意,花600買一個有勞資糾紛又撈不了多少油水的業務,還不如把600拿去重壓台積電給自家股東創造最大投報率

2022-01-16 18:22
楊金龍重申利率與房市關係的立場 將在適當時機升息




2022/01/15 20:24:56
彭博 Bloomberg

【彭博】--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重申,不會以利率工具處理房價問題,否則成本遠大於效益。

楊金龍在央行網站上發表的演講中說,央行將在適當時機升息,對未來房價有抑制作用,有助於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發揮功效。他說,利率決策主要係用以落實維持總體經濟穩定,而不是僅僅根據單一產業的景氣榮枯,來制定利率政策。但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先前在1月份的《台灣銀行家》雜誌撰文指出,台灣央行面對房價波動不應排除利率工具,這與楊金龍之前的評論形成鮮明對比。

陳南光說,台灣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推升房價上漲的主因之一,應將利率作為抑制房價的政策工具之一。他還說,台灣央行應儘早進行政策評估,必要時及時採取行動,不應以「房價居高,非單一部會所能解決」為由,將因應房價上漲的責任,要其他部會「分享」。

陳南光指出,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台灣過去20年房價的累計實質漲幅超過160%以上,遠高於南韓的45%和美國的64%。台灣央行陳南光:應對房價波動不應隨意排除利率工具自2020年以來,台灣央行一直將借貸成本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儘管一些經濟學家預測今年會升息。

楊金龍上個月也表示,2022年可能會升息。楊金龍在演講中表示,本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比前次範圍廣、項目多、力道強。他還說,影響房價因素眾多,並涉及相關部會職掌,須由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從短、中、長期措施來共同因應。

原文標題Taiwan Central Bank Chief Repeats Stance on Rates-Housing Link
外資買紅了眼 前10買超股 金融占8檔
11:552022-01-16 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


台股萬八之上驚驚漲,外資上週(1/10~14)持續買超逾424億元、投信買超42.42億元,自營商反手賣超156.9億元,合計三大法人單週買超金額309.9億元,加權指數較上週漲233.57點,漲幅約為1.29%,其中以金融保險類指數上漲5.10%最多,航運類指數則下跌5.26%最慘。法人認為,據歷史經驗,聯準會升息1至3個月內,台股即會回復多頭格局,近期聯準會偏鷹派言論,造成投資人恐慌情緒升高,市場波動加大,投資人仍不需過度擔憂,若股市出現回檔,可逢低加碼。

觀察外資動向,上週買超張數以新光金(2888)92,974張居冠,其次為台積電(2330)76,487張及台新金(2887)61,919張,其他依序為中信金(2891)59,202張、玉山金(2884)40,976張、富邦金(2881)36,189張、國泰金(2882)33,180張、臺企銀(2834)30,077張、兆豐金(2886)29,163張、中鋼(2002)27,874張,買超前10名有8檔金融股,另外包括開發金(2883)、第一金(2892)、彰銀(2801)、上海商銀(5876)等,外資買超也有逾萬張水準。

去(2021)年整體金控稅後淨利高達5,806億元,年增53%。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主要來自於投資市場強漲、股市日均成交量大增、新台幣升值幅度放緩,與投資市場連結度較高的壽險金控、證券金控獲利表現極佳,考量獲利繳出亮眼成績單,股利政策也將值得期待,吸引資金進駐。

摩爾投顧分析師張志誠指出,2021年是金融業尤其是有壽險的金控公司獲利大爆發,明顯超過官股銀行,在資本金融市場投資幾乎國內外都大賺;金融指數一度創近30年新高,未來一段時間選擇金融股買進將成為趨勢,可留意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永豐金(2890)等。當然國泰金及富邦金依舊具有指標地位,而國泰金(2892)目前股價淨值比約1.04倍,相對偏低,逢低具有投資價值
..........
blackpanther

2022國泰富邦如果進百元俱樂部,真的都不需要意外了

2022-01-16 18:23
各機構陸續推出金控股配股息預估,配息即使有差,至少獲利多也提升公司體質。

*****
「經濟」15家上市櫃金控在2021年分派2020年盈餘時,總計發出約1,848億元的現金股息,創下歷年新高;去年金控公司獲利爆發性成長,但考量壽險業分派盈餘尤其是現金股息部分,還要看金管會如何核准,以及其他如開發金有出售舊總部大樓的處分利益83億元,是否全部分派還有待內部評估,台新金去年有高額的併購壽險廉價購買利益依法不能分配等因素,因此儘管總體股利成長可期,但是增加的幅度仍是比不上獲利成長幅度。
weber2654 wrote:
各機構陸續推出金控股(恕刪)


估的有點歡樂
但誇張的我喜歡
讓鐵達尼號沉沒的,不是冰山,而是當時人們的過度樂觀。
weber2654
weber2654 樓主

看看數字就知用比率乘的,參考就好。

2022-01-17 8:33
開發金很明顯有主力拉抬,很久沒有玩短線當沖,哈哈.
dormer

開發金股價太有趣,樓梯打算蓋幾階?

2022-01-17 14:02
楊過

[打氣][打氣]

2022-01-17 21:48
感覺有人發現了開發金乙特目前的價格很甜。
兆豐永豐都100張了,下個目標富邦~
  • 30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