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雙)浪表示,大尺寸面板已成潮流,50吋以上電視面板占比超過30%;手機面板從4吋多成長到5吋多,面板畫質也不斷提升,最近在美國展出的產品更超過700ppi。他強調,去年每股盈餘1.83元,面板市場相對穩定,需求回升,在技術開發上也取得很好進展;例如曲面液晶面板、超高解析度(4K2K)面板都領先業界。他指出,友達已成高階智慧手機面板主要供應商,車用顯示面板市占率達全球第2名,在車用中控面板部分更達全球第1名;車用顯示面板比一般面板進入門檻高,但獲利穩定度也高,未來銷量每年可望有30%的成長。1040602這才是重點16.4當沖掉今天賺1萬多吃下午茶去可惜昨天群創空單18.45太早出了少賺好幾萬, 但也賺不少了
友達股東會重點dc+pf#611. 友達目前沒有合併計畫2. 股利維持$0.5,以利營運和擴產的現金流.3. 展望第2季仍是持平偏樂觀,雖然目前股價僅剩16元,但彭双浪說他會努力拚基本面撐盤。要以高毛利的產品帶動營運動能4. 彭董看好今年電視換機熱潮,,客戶需求非常強,要求友達擴產,預估今年全球電視面板需求面積將成長 10%「下半年供需沒有不利因素。」5.中韓兩國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前八年兩國關稅維持不變,爾後則是漸近式關稅由5%降到2.5%6. 友達員工4.5萬人,Q1獎金有23.79億元,今年 4月、7月分別針對間接、直接員工調薪,8~9月發放員工分紅.為配合新產能開出友達今年將再招募1500名工程師.7.至於友達是否打進iPhone供應鏈?他說,「任何客戶都有可能」。必須把產能放在最有價值的客戶.--------------------友達Q1營收953億,四月營收只有305億,彭董早先一步看完五,六月業績後,卻表示Q2持平偏樂觀,那我就拭目以待,看友達這禮拜五公布的 五月營收數字配合sony 2015新機出貨,是否能拉高到335億以上,成長超過10% ?我個人預估第二季營收可能落在960-990億元間、與上季接近或微幅增加。因材料costdown2%,雖有新增調薪費用,但無需編列大額員工績效獎金,營業利益將可略升,4~5月台幣匯率升值,6月貶值,將減損 1%毛利率,但有外匯操作避險因應,本季業外應無需提列32億反托拉斯費用,我個人預估總體Q2稅後淨利或許可達 EPS$ 0.9. 至於群創,若它的營收也能持平表現的話,它的Q2 EPS可能是$1.0.電視需求面積大成長10%,應該可以弭補手機 和 NB 疲弱的訂單,這或許代表 下半年電視面板報價應該還是持平,產能滿載,靠出貨面積增加,讓營收和獲利成長?
不知花生什麼事?今天群創早盤的氣勢真強,量增價揚,尾盤可能受 散戶當沖影響, 股價壓回.dc+pf#62群創今日相關的新聞就只看到 經濟日報對段董的專訪,段董仍是強調 面板 不是慘業,而是「燦」業.不僅讓業者很受傷,也造成人才排擠效應.(ps: 我覺得面板股價也很受傷,遠被市場所低估了.)他表示,主動出擊,要開始挖角中國人才. 段行建強調,他自己今年會把整個公司組織、能力與功能進行全面性盤點。他以「把整個公司翻過來一次重新檢視」來形容這項工程,務求讓群創盡善盡美。全公司組織、人力、功能的盤點,這是全面性的盤點。我要把公司「挖起來」全面檢視一遍,扣除直接員工,間接員工約2萬人,今年要擴大規模執行。管理哲學 年輕人就是要操(ps: 群創全球員工人數是友達的兩倍多,2015 Q1 9.5萬名員工薪資福利費用高達125億,比友達4.5萬名員工的102億還高出兩成, 我猜段董或許是採鴻海式鐵血的管理方式,賞罰分明,才能有效管理群創全球員工人數約9.5萬名眾多員工,發揮執行力和生產力. 話說回來,相較之下,友達4.5萬名員工的薪資福利水準好像太高了,光Q1獎金就分了24億,會不會因此影響到公司獲利和股東權益? 友達今年要招募1500名工程師,應該很容易就挖腳到其他同業的優秀人才囉)段說,面板業下一個成長機會,從面積的角度看,永遠是電視。一片電視用面板,相當於好幾百片的小尺寸面板,消耗面積還是靠電視面板。從成長爆發力來看,則是手機等手持式裝置。問:你的管理哲學是什麼?如何訓練年輕的世代?管理哲學 年輕人就是要操答:我覺得年輕人就是要「操」,「操」拆開來解讀,是一隻手、三張口、一根棍子,也就是要軟硬兼施。「操」的第一個前題,是要求要比較高,這是視野(Vision)問題,若看不到高的Vision,年輕人常自己以為做到這裡就滿分了,但你要告訴他:「對不起,你做到這裡,才50分。」但也不能讓他覺得你沒有鼓勵他,所以要軟硬兼施。在成功的過程中, 把人的能力和視野提升。不提升他視野,他永遠看不到再上一層的層級。大部分的年輕人,沒有機會看到更高的層級,要透過言語、任何方法,讓他看到其實有下一個視野、有更高的一層。我認為,想要成功,到書店買勵志或投資的書,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重點是要挑一個有興趣的本業,不要只聽別人給你答案,自己努力下挖崛。我相信,往下挖三層後,很多事理都變通了。我的「操」不同於一般人的體會。我從聯友光電做起,在面板業已經25年,初期公司很小,自己要到工廠裡與工程團隊調製程,建廠也要參加。前幾年碰到財務危機,財務、會計都要操,我的「操」基本上是全面性的。人家常說:「最快的學習,就是自己去當老師」,我覺得很有道理。我沒辦法操到每一層級,做不好的,一定要跟他講,一件事情該唸就唸,我是毫不顧忌。我正在群創推行「大型活動」,要把某一個層級(含)以上幹部,都要讓他們擁有經營管理的能力,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小老闆,那我們公司就不得了了。這是管理上最困難的,一般講的管理不能達到經營管理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