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告2020年第四季財報,營收突破千億美元,各產品線全面走強,外資指出,雖然台股被美股影響重挫,但科技類股堅實基本面並未改變,點名台積電、大立光、鴻海等指標供應鏈廠商,搶搭蘋果優異財報契機,有望領先跳出來穩定盤勢。
蘋果2020年第四季營收增至1,114億美元,跨越單季千億美元、創新里程碑,每股純益1.68美元,輕鬆突破市場1.41美元預期。在產品組合方面,iPhone、iPad、Mac、穿戴裝置、服務收入的年增率分別為17、41、21、30與24%,其中,iPhone仍是最大營收貢獻來源,達656億美元;另外,受惠於iPhone 12升級需求強勁,大中華地區收入亦年增12%。
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鈞寧指出,由蘋果各硬體產品強勁的銷售動能來看,對台系下游硬體供應商相當有利,點名鴻海、和碩、台達電、欣興、華通為主要受惠股。里昂日前重新開啟iPhone最重要兩大組裝夥伴鴻海與和碩基本面研究,均給予「買進」投資評等,鴻海股價預期是市場最高的150元。
儘管台股28日壟罩在美股大跌與外資大舉賣超325億元陰霾中,里昂研判,近期台股回檔壓力主要來自新冠肺炎疫情,農曆年前與獲利了結賣壓,但必須注意,企業獲利的堅強基本面並未轉差,建議旗下客戶逢回檔應站在加碼方。
廣發證券海外電子產業首席分析師蒲得宇認為,蘋果在公開業績會議上表示iPhone 12需求非常強勁,iPhone本季銷量與單位售價皆有增長,其中,以Pro系列相當受歡迎,目前供應鏈產能仍有些吃緊,第二季有望緩解。廣發相對青睞2021年規格升級受惠者,關注台積電、日月光投控、大立光。
大型投顧研究機構根據供應鏈訪查,亦發現iPhone 12系列銷售狀況良好,2020年第四季出貨量達7,500~8,000萬支,年增約40%,展望第一季,iPhone 12系列出貨量可望達4,000~4,500萬支,年增約六成,供應鏈可望淡季不淡。同樣地,以高階機種Pro、Pro Max需求優於較低階的12與mini。
MacBook產品方面,基於疫情狀況未除,Apple M系列CPU效能佳、續航力久、且成本較低,且預估上半年將導入新面板技術Mini LED等,看好MacBook為下一個市場焦點,有利供應鏈如譜瑞-KY等表現。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工商時報 柯宗沅01/30
外資殺盡台積電(2330)逼出市場浮額,資金行情成多頭最大靠山,隨年關將近獲利回吐賣壓沉重,日月光投控(3711)、國巨(2327)等15檔具備題材的電子股,同時坐擁高市值與低於大盤本益比的優勢,佔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包括日月光投控、大立光、廣達、國巨、聯詠、華碩、和碩、可成、緯穎、友達、光寶科、微星、臻鼎-ky、華新科及鴻準等15檔市值逾千億元的電子股,其本益比皆低於大盤的18.5倍,儘管本周以來受外資大賣台股1,223億元,暫時熄火整理腳步,但年前封關前夕法人績效壓力驅使,就有再低接回補的可能。
日盛投顧總經理鍾國忠指出,先前大盤在萬六附近時,大盤月漲幅約9%,對於在美國總統投票前夕10月底持股迄今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剛好達 100%,對比去年新春開紅盤便暴跌5.75%,法人更傾向將已到手的100%報酬在年前獲利入袋,才引爆本波賣壓。
鍾國忠表示,加權指數29日收在當日最低點,顯見盤面浮額尚多,預計下周會繼續清洗籌碼,下半旬則會有權值股的回補買盤,建議投資人若要抱股過年仍以權值股為主,部分題材股可保持觀望,譬如電動車族群可待賣壓消化完畢且盤勢回穩後再行進場。
群益投顧則預期市場在封關前都將保持觀望態度,封關後如果沒有意外衝擊,買盤回流效應下,開紅盤短線上漲機率居大,行情不會因為假期出現反轉。另外,台股已從過去電金傳三分天下格局輪變成電子股致霸,半導體族群仍是未來主流。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認為,大盤處於高檔震盪期間,留意半導體及ic設計相關類股表現,以目前量價及類股強弱觀察,建議投資人年前應調降持股,畢竟現在台股相對高檔,乖離過大且年假休市長,選股可調整至主流類的電子股相對漲幅小且本益比較低的個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