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p2p慘遭套路收割實錄

eddylo.tw wrote:
他原本是少年房地產之...(恕刪)


那現在是幾乎都零財產?

有去工作上班嗎?

孩子大概多大?也去工讀 或出社會就業了?...


或還是有殘留一些些錢,

就可能兩大人工作,照顧小朋友這樣?...


=

其實也是跟樓主有關。

(樓主是我的朋友) <=== 真的朋友哦。


我還是覺得一定的時間內,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錢,意義性比較高。

不然到了57 58歲 再一年花掉五百萬!(餘生每一年花五百萬)

這...到底是要花什麼?



再者 已經維持十幾年 或幾十年 一年只花24 25萬這邊!


有可能在已經 高齡57 58歲時 突然雄力爆發

像年輕人那樣

突然好想買名貴跑車?

還是喜歡絕世正妹辣妹?(一年可以幫男生花個一兩三百萬)





倒不如在有限時間內 50~57歲這七年 就緩慢增加每一年的開支

一天多花個兩三百塊!(假設花錢真的有快樂 有便利這前提)



cp值是不是比較好呢?





我才40歲 俗世之間大部份物體 幾乎都對我沒吸引力 沒興趣 沒樂趣了!

俗世間的錢 算是一直在累積... 問題是...@@...

就只是這樣的生活!



大吃大喝那些 對我來說 也很沒意義!(剛聽大大描述親戚愛大吃大喝 我好生羨慕!因為這些動作之於我 幾乎零意義!)
我不知道他剩多少錢 也不敢問 (我也幫不了他) 只是看臉書一樣大吃大喝,國外旅遊。也許他財產深不見底吧。
我也是從2013開始投資陸金所,一開始10幾萬RMB,陸續從台灣換錢過去投資,
到'19、'20年時,帳上累積約300萬在滾動收息並複投,每月有2萬多RMB利息收益
到'21年清退為止,最後所有本金全數拿回,
2013到最後累積收益大概98萬RMB(本金約200萬吧)

2013那時在大陸一堆20%以上的產品
好多平台都說美國上市,利息10幾%、保障高等,我都沒投
還是只投陸金所8.4%

你說8.4%高嗎?
那時3~5年國債也有4~5%
大陸一般個人集企業其實不好融資,
我認識一些公司外部融資12%都算低的
很多民間放款20%~30%

所以我提供資金只追求8.4%,其他的給陸金所賺,
陸金所承擔全部風險,這樣的模式應該成立且合理的

如果我還去追求10幾%利潤,
什麼樣的借款人會來借呢? 誰來承擔兌付風險呢?

小結:
不要太貪心,先考慮風險才去看收益,
應該是我能夠全身而退且賺到一些利潤的原因
eddylo.tw wrote:
我有一個親戚整天無所事事,臉書都是大吃大喝,出國都坐頭等艙,一副跨國商業精英模樣。


只有幾千萬資金出國都坐頭等艙的人應該不多.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起落架 wrote:
我也是從2013開始...(恕刪)



「2013到最後累積收益大概98萬RMB(本金約200萬吧)」

如果2013年初就投入200萬元在陸金所,利率8.4%,到期持續投入,到2021年底應該有:

200萬元*1.084*1.084*1.084*1.084*1.084*1.084*1.084*1.084*1.084=413.327萬元?

是我算錯了吧?

……………………
本廢文日後將違規自刪
起落架

文裡有寫2013年大概10萬多喔,陸續換錢過去投,到最後本金共約200萬。陸續是指每年換錢過去約10~30萬RMB,持續數年喔。我沒房子可以押,就是把每年薪資存款換過去。

2023-08-04 10:39
https://www.google.com/am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03/7366362


中國中植系的信託開始爆雷了,希望不會影響到樓主!
flystar1972 wrote:
中國中植系的信託


這.............

我第一次買信托產品是2012年了....陸續買到2015年還2016...

中植系底下是中融信託....在當時規模非常大...而且以激進出名...

我並沒有買過...

恆大地產發行的資管計畫,我倒買過,利率是10%...也是好幾年前買的...
JuliusCeasar wrote:
如果2013年初就投入200萬元在陸金所,利率8.4%,到期持續投入,到2021年底應該有:


陸金所是按月還本金的....況且後面利率一直降...

而且幾年前就沒有這樣的產品了.........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樣...

rickchiu
wrote:
P2P 大總結:20...(恕刪)


大總結看起來還是賺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