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ialbert wrote:也不是每個工程師都有...(恕刪) 進園區不是每個都口袋滿滿. 也不是口袋滿滿就一定身體掛掉.還是要看你選的公司 / 職務, 職位 等例如:幹RD不一定會比設備累..但領的就是比設備多....還是要慎選!
白鳥胖子 wrote: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敦化...好吧,我講另一間,在林口中外合資的半導體廠,去年年資兩年碩士工程師,年薪怎麼可能沒百萬..(恕刪) I公司也只有這一批幸運兒有爽到年資兩年以下的,恐怕沒這麼好百萬,最多剛好攀上
bcheng1 wrote:你是唸材料系的嗎?各...(恕刪) 大大不好意思現在才看到,最後一年才剛考完試。我現在正在念材料,大學最後一年,本來想要先去當兵再來拼碩士,但是老爸不答應阿(出錢是老大)但是讀了材料三年感覺自己都很半吊子,甚麼都懂,甚麼都不精
WesBorland wrote:這邊不知道有沒有SI...(恕刪) 小弟在台北某SI(62X8)待了五年半,現在TITILE是資深系統工程師年薪也才70多萬,這行業現在生意不好做~工程師要破百.....很難起碼要到經理級的~才有機會囉我看現在進來資淺的這些SE...要跟我一樣多薪水~更難囉......
以前讀書時就想當工程師後來聽說很操沒生活品質且組語跟電路都沒什麼天分被同儕狂電資工念不下去研究所改念財經博士去美國Stanford念回來去科技業應徵3家都上我選A開頭的在科技業財經人才競爭者較少一下就變財務主管年薪300以上同時以前那些成績比我好的同學大概都才100初而且我還可以6點下班陪老婆我覺得還是有文組跟理組的背景吃香的多如果那時堅持當工程師現在哪有時間來看Mobile敗家被主管操死還怕程式寫不出來被裁哩
臺灣這幾年的薪水是沒有成長的,我12年前, 某外商給工程師的薪水是170萬台幣 (三年工作經驗), 經理是210萬, 前幾個月我幫一個親戚找工作, 又問了一下以前同事現在的package, 沒想到起薪反而變成 125萬 (同樣三年經驗),12年前, 臺灣的辦公室編制是亞太區總部, 和日本總部同樣直接report 給總公司, 業務範圍包含中國, 香港, 韓國, 新加坡, 現在臺灣變成, 大中國區-臺灣分公司, 總部設在上海順便講講, 一個政府如果政策錯誤對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這家外商在臺灣大概超過22年了, 1993年兩岸會談, 1995年美國總部認為臺灣和中國就要三通了, 當時上海, 尤其松江一帶開始有些3C產品的生產, 也有些IC設計和半導體廠的出現, 依照飛行時速, 臺灣到上海大約只要一個小時, 當時臺灣的位置可以說比香港, 新加坡還具優勢, 所以美國總部就擴大臺灣分公司的規模, 將亞太總部由新加坡遷到台北, 並由當時總公司的副總裁直接管理, 很快的幾年過去了, 兩岸三通遙遙無期, 上海業務不斷成長, 深圳, 廣州也跟著有了新業務, 為了縮減成本, 原來裁掉的香港辦公司又重新開啟, 同時又增加了北京分公司, 臺灣卻不斷的縮編, 就在大眾電腦關掉臺灣最後一條筆電的生產線的當月, 臺灣分公司也由極盛時期的140人變成16人....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曾經考慮在臺灣設立亞太總部的 UPS, Fedex, DHL身上....錯誤的政策遠比貪污還要可怕, 而且這些執政者不但愚蠢, 也很會貪污....
90%的上市櫃公司的工程師薪水真的不高...>"<以前幾名的電子(腦)公司,一個工程師薪水比45K計算,(年資約3~5年)///45Kx12個月=54萬年終約3個月=13萬5(估)再加股票紅利<-要看該公司給的情況.所以以薪水加年終=67萬5千 (<=這已經算是在很不錯的大公司的情況>"<)紅利股票就需要大於32萬5千.所以年薪破百容不容易呢??.....(自己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