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諮詢公司第14年公布全球財富報告,去年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私人財富激增31%至37兆美元,讓去年全球財富成長15%至152兆美元,報告中說,中國大陸富豪迅速崛起,使亞洲成為全球私人財富成長最快的地區;台灣在全球排名第8,與前一年相同,私人財富超過百萬美元的家庭達到32萬9千戶。
報告指出,受全球股市上揚、美歐工業化國家經濟趨穩以及央行貨幣政策的推波助瀾,去年全球私人財富刷新最高紀錄,美國去年百萬美元(約台幣3000萬)富豪家庭大增110萬戶,高居全球之冠,百萬美元富豪家庭總數713.5萬戶,也持續稱霸全球;中國則以237.8萬戶排名第2,較第3名日本的124萬戶高出近1倍,其次依序為日本、英國與瑞士。
另外,台灣百萬美元富豪家庭「密度」由2012年4%升至4.2%,等於每千戶中有42戶,排名維持全球第9。
大陸14億人 才237萬超過百萬美元 占0.16% 人均6000美金
我們2300萬人 有33萬超過百萬美元 占1.43% 人均20000美金
我們有錢人的密度是大陸的好幾倍
以台灣這種均富程度都被罵翻了
你們要是在台灣執政 兩天就被淘汰了
但我們台灣人會說 為什麼只有1.43%的人那麼有錢
政府是不是該做一些事讓大家一起有錢
說好的 30000美金 怎麼還沒到
你們大陸人卻說 我們國家有好多人有錢 有總數0.17%的人好有錢
總數電爆你們台灣
我們6000美金是因為大陸人多沒辦法 大家都要忍耐為國
這就是差別
別人有錢 關你啥事呀? 會分你嗎?
我們政府無論哪一黨 做的的確不夠好
很值得檢討
但是比起你們政府 我們這簡直是天堂好嗎?
windwaltz wrote:
百萬美元富豪家庭 台...(恕刪)
大大在某些方面說的沒錯
其實和大大討論的這段時間,也有思考檢討台灣未來是否還需要經濟的更進步發展
就和北歐4國一樣
其實社會主義在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已經完成了
在那裡由於政府高徵稅,工作努力反而徵稅特別重,這樣情況就不容易出現富翁
同時也能靠優良完善的法制保證低收入的均富和福利
大家下班時間就下班,因為加班的收入也會給政府用於福利
在物質上保證人人平等
沒有特彆強的,也沒有特別弱的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覺得台灣有類似的條件,可以往這個方向去發展努力
中國未來的路是和台灣是不一樣的,未來承擔的人類責任會更多,所以發展模式會有區別
其實你貼的富翁比例
我給你另一組數據會更全面
過去30年,世界銀行貧困人口減少的80%是中國人口
但是目前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日均收入2美元,中國仍然有2億多人口處於貧困線以下
世界銀行貧困人口排在前五位的國家是印度(占世界貧困人口的33%)、中國(13%)、奈及利亞(7%)、孟加拉國(6%)和剛果民主共和國(5%)
所以未來的路還很艱難
不過整體方向是對的
貧困人口說明中國的潛力還有很多,還需要繼續挖掘
另外你對於富翁比例的計算是錯誤的
百萬美元家庭,台灣按家庭來說,基本在4.3%左右
而中國大陸在0.5%左右
美國在7.1%左右
百萬美元家庭越多,可並不一定好事情哦!
這說明了社會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均衡
按照挪威的經驗,百萬富翁家庭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2%左右為最佳
所以未來中國最佳的百萬美元家庭數值應該控制在1500萬戶比較好
日本基本在2.8%左右,也沒有達到平衡狀態
在3.2%左右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一個社會資源的均衡分配調整結構優化到完美平衡狀態
也就是有機會創造出接近到物質人人均衡平等的狀態
windwaltz wrote:
呵呵把別國網站都封起...(恕刪)
http://www.5i01.cn
01的中文站
不是翻牆
從理論上來說
富人越多,階級分化越難以調和,矛盾越突出
美國7.1%的家庭是百萬美元家庭,但失業家庭也達到了5%左右
那麼對應到台灣,是否台灣近幾年的失業人口正在不斷增加呢?
有失業就有兩極分化
富裕和失業同步增加
就說明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
而不是往均富的方向在發展
就不可能完成100%百萬家庭的目標,這是不可實現的
因為有限的社會資源正在匯聚于少數家庭
必然導致另一極同步效應
從實際上來說
人類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
均富必須是建立在一個基礎點的富裕人口
超出或低於這個平衡,都會導致社會矛盾越來越衝突
治國之道就是平衡之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