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er3487 wrote:
感謝你/妳的回覆。忽...(恕刪)
怎沒人想回應
經濟政策的看法會帶有個人的主觀因素,我自己對央行作法有些意見,但我完全沒有把握我的看法會比較好,畢竟經濟政策會有機會成本問題,得到和損失之間的拿捏很難說
匯率基本上台灣央行作法屬於跟隨主要外銷競爭國家匯率作法,這種好壞很難說,我個人是認為那跟台灣產業轉型有很大的關係,純以經濟發展歷史來說,台灣主要的勞動力提供產業早該轉型了,但台灣有自己的文化習慣,那使得台灣的產業還在老思維的模式中,這使得貨幣政策中的匯率很難不依照外銷競爭模式偏向,畢竟就業在那邊,經濟政策必須往那邊靠
韓國其實跟台灣比起來也是半斤八兩,看似數字漂亮,一樣內部結構很爛的,甚至比台灣還爛,三星這類外銷產業似乎光芒四射,但對整體韓國經濟的該有貢獻卻很低,且跟台灣一樣有資源分配問題,這方面也比台灣嚴重,給個數字看一下,外銷這樣強的韓國,外匯樣子如何呢?外銷這樣強,外匯上升應該要很高、很快不是嗎?
經濟是一個整體結構的問題,經濟政策又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光看匯率是非常不夠的,且經濟政策都是看到經濟情況才做的被動動作,政策又有時間的落後性質,在機會成本下的取捨一定會帶有很濃厚的賭的性質,絕對不是一般想像的那樣容易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