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79979 wrote:
部長級薪水很像也才180K多一些
一個醫師薪水比部長還多
那這樣是多還是少阿
部長薪水的重點本來就不是你看得到的部份啦,其他特支公關預備款項這種看不見的或是,,,,,才是重點,全世界都一樣,米國的CEO的大宗薪水也不是來自檯面數字而是來自 Option。
不過醫師的薪水,嘿嘿嘿這個可沒有什麼是可以藏在桌子下面的 (可以跟藥商弄到巨額捐獻的就算在醫學中心也是極少數,何況醫學中心薪水更薄),唯一有可能藏的研究經費裡的主持人費或是審爺審奶、稅公稅婆覺得不該公家出的也是要乖乖繳稅的。話說我前幾年死不死弄來某外商還不到一萬米金做點小研究,區區一點不到 10% 的主持人費也是要報稅滴。
醫師只是人多一點所以會變成標靶,拿來跟部長薪水比不知是部長這個職業比較高尚或是它服務了比較多人所以應該拿比較多錢?一點也沒有比較的基礎。
那麼喜歡跟其他行業比的話,前任台北市長的薪水也不及他任職銀行法務主管的妻子,這台北市長雖然官不至三品,古時候的京兆尹,天子腳下一根刺,可所有決定直接牽動六百萬大台北居民 -- 搞不好是全國兩千三百萬國民,薪水也比不過一個民營機構的主管 -- 還不是老闆,怎沒人扣他帽子說他家老奶拿太多?
bosswai wrote:
去讀中醫..然後去屏東某鄉鎮鄉下開業..保證妳賺到累死.
我有同班同學就是去搞沒人肯去的窮鄉僻壤,男的婦科兼外科,女的...嘿可不是醫師娘,而是內兒科,結果不但賺到名聲做了龍鳳史懷哲,兼且在大家都剛升主治醫師的時候就有錢在台北市置產起樓,果然當醫師也是有技術的,像我們這種出來就是給人打工的份....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敗家怪醫 wrote:
我有同班同學就是去搞...(恕刪)
所以叫妳快去阿

趁現在還沒啥中醫想去那邊時.先去大撈一筆...只要2年.就可以讓你買房子 買土地買.車子.錢還有剩超級多..多到你無法想像..也不用在這怨嘆錢難賺.又累人.
鄉下老人多..賺補藥顧身體的錢超級好賺的..

反正科學中藥吃不死人..真的有大毛病就叫他去看西醫..
PS.別罵我..以上都我是我大姐夫跟我說的.他就是中醫特考考3次才考出來的中醫= = 醫術喔..哈哈哈哈.我不敢給他看.這樣你們清楚了吧.
至於醫德方面.當我聽到他每天只在算計要怎樣繼續撈錢時.我想醫德應該不在他身上看的到了吧..反正科學中藥要吃死人很難..錢賺到手才是王道..
醫院需要很多做苦力的內外科醫師, 需要值班的急診醫師.
問題出在健保, 這種企圖利用最少的資源來換取最大消費的制度.
消費的拼命消費, 收入能逃就儘量逃,
被剝削的當然是醫療人員.
內外科醫師會沒有那麼缺, 是很多人立志要當胸腔科醫師, 腎臟科醫師, 以及整型外科醫師,
剩下的科其實收入都不多.
婦產科沒有高收入的次專科, 又需要常常被叫回醫院.
(小孩子要生出來可不會挑日子時間地點)
大多數的醫師都選擇輕鬆的科.
公費制度也是個很失敗的制度, 很多人利用一些漏洞, 還是留在台北市當醫師,
這種人還一堆. 根本就沒有下鄉.
所謂的市場機制也要是自由市場才行.
健保制度下的醫療制度根本就是有問題的市場.
需求還是越來越多, 供給還是越來越少.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中醫啊.....要當...(恕刪)
沒人會管他利不利害啦.反正都是有執照的中醫生阿..管你是特考出來的 還是中國醫藥學院培養出來的
何況中醫又不像西醫那麼嚴謹.有些科別一出事就會死人的.
而且一般人去看中醫.會去看中醫的頂多就是一些酸痛 調養身體的 一些不痛不養的小毛病.也不會馬上會死人的小病. 賣賣補藥 賣一瓶賺2瓶.尤其是鄉下老人多..更好撈錢.
一般人也分辨不出啥是利害的中醫 啥是只會用一些電腦配藥軟體的中醫.反正都是有執照的中醫..更何況還有中醫特考.有些人的程度 我想這邊醫生多.你們也知道那些人的程度是如何..呵呵
雖然我姐夫是中醫師..但是該說的還是要說出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