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9

鴻海的一點小看法

demon66s wrote:
看壞的趕緊賣,就這麼...(恕刪)

夠直接 
光看股價短期的漲跌或外資的買賣,不能真正代表產業或個股中長期的趨勢,之前很多產業的外行人或投顧分析師,單憑財報上的表面數字或技術分析,就一頭熱去追逐被動元件,旺宏和宏碁,剛開始會嘗到些甜頭,後面就被狠狠地教訓.

樓主曾經待過鴻海很多年,我10年前也曾待過這個產業很長一段時間,不是在鴻海 ,當年,鴻海,HP,Dell.不厭其煩,三不五時就找獵人頭,打電話來約我過去商談,我怕薪水太高,責任和壓力太大,工作太累,都被我直接回絕...不過,我離開這個產業大概10年了,現在只略知一二
Kin Wu wrote:
To P大,謝謝P大...(恕刪)


幫樓主按讚,外資持續賣超就是有疑慮,空手者等落底即可。

小弟是這樣估價值,我們假設鴻海是一只定存股(蘋果不好,要成長很難),一年賺6塊,每年配3塊現金,殖利率5趴的話,股價差不多是60。

謹供參考。
pqaf wrote:
光看股價短期的漲跌...(恕刪)


你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在分析電子股中的中華電信,也算是個奇人,不論產業面怎麼看,寫了再多,股價還是在恐箱中上下整理,不知道你除了財報外還看了什麼,能達到這種境界,明眼人五秒就看出來了,你卻花了幾年在寫產業面,經營面,你這幾年在友達股息應該賺了不少,即然樓主心這麼涼,乾脆投資一下電子股中的中華電信吧。



Kin Wu wrote:
hmchang0904...(恕刪)


謝謝K大,那第四季真的只能看本業收入了~~
只能說郭董要好好加油~~重回『台灣首富』寶座,股價卻這麼難看,似乎不太好~~
此文與閒聊區版意不符, 故刪除以符合此版新方向.
Kin Wu wrote:


A大,你是內行人...(恕刪)

順 勢 而 為 

pqaf wrote:
美國面板廠放慢開發腳步是好事,那是一個超級燒錢的錢坑.

中國新廠因為設備折舊費用高,總生產成本 自然要比韓國和台灣舊廠高很多,中國一片65吋電視面板的成本要$350,韓國舊廠卻故意用$240在傾銷,想逼死中國新廠.

看到大陸正在瘋狂擴產和韓廠正在反撲回擊,鴻海若仍堅持 讓兩座10.5代新廠同時加入大亂鬥,那是自殺式的盲進,面板市場持續崩跌,未來對鴻海就是蠟燭兩頭燒,雙重打擊,加倍傷害.
現在先留一座較有競爭優勢的廠,另一座美國廠就等市場重新整頓,回歸健康理性後,再見機行事.

必須等川普對中國持續施加壓力,中國願意改變過去那種大肆補貼瘋狂擴產傾銷的做法後,先讓中國面板廠撐不下去倒掉幾間,面板產業才會撥雲見日.報價才有機會回到合理健康的市場經濟.


郭董真他媽的老番顛,錢不拿去併友達,建什麼10.5代廠
愈老愈回去
電子代工產業,都被台灣幾大業者彼此殺價搶單搞壞了,營收非常大,匯兌操作的損益很明顯,但毛利率和淨利率很低,連大陸業者都沒什興趣進來分食,這產業未來還是有湯有碎肉可以喝,但很難有肥肉可以吃了,

面板業則是高資本投資,未來市場一直在成長,報價不好時,機台就像焚化爐一直在燒錢,報價好時,機台好像是印鈔機 在淘金,因為有暴利可圖,引來大陸業者和國家資本 海砸 上兆人民幣,瘋狂搶進這塊市場. 把原本掏金的印鈔機,搞成了燒錢的焚化爐.

郭董可能感覺代工的辛苦錢太難賺了,未來成長有限,相較之下,郭董看到面板業未來龐大的錢景,所以想海砸6千億訂購幾台印鈔機來玩,但郭董切入時機要算準,要等殭屍般瘋狂搶食的大陸業者回歸理智後,印鈔機才能順利啟動運轉.

=================

友達的董事會是由 持股少少的佳世達在主宰,誰能 吃下了 市值只有360億的佳世達,買一送十,整個友達集團一起奉送...

李焜耀也會怕 佳世達被外人叼走,要求 友達增加 佳世達的持股比重,藉由集團內,交叉持股,防止外人窺視這塊禁臠.

李焜耀等泛宏碁集團對 佳世達的持股可能也不是很高,外人若有意願,花個2百億,也許就有機會吃下佳世達集團和友達集團的經營權.
Kin Wu wrote:
A大,你是內行人,...(恕刪)


股價上200真的聽聽就好,老人遛狗,股價是小狗,老人是整體經濟(或是鴻海基本面),老人心中想去那裡比看小狗亂跑重要,我一直不懷疑果凍的能力,他一直是一個很認真的企業主,外資拋股惹他生氣,所以才説氣話,應該解讀是他認為股價委屈,而不是鴻海真的可以上200。

我手上還有鴻海288張,成本92點5,在4月第一季財報公布後,我會決定進一步的持有或售出.


ans:以上是你七個月前說的話,目前說的話和七個月前說的話真的差不少,你一直說你看產業是打遠光燈,單純就七個月的時間你的看法、變化就差如此之大(七個月前願意以92.5持有288張),你真的看鴻海看的很清楚嗎?短短七個月的時間,股價從92跌到60元,我是相信你對鴻海死心了,但很有遠見這件事,差得遠了,也不需要一直喑示自已是鴻海前員工,認識很多員工,說真的,鴻海這麼大,所有的員工在裡面就是一個小螺絲釘,財報是公司的成績單,也是這一季的結果,看財報比什麼員不員工有用多了,公司的組識,公司的發展,都會財報中,包括子公司,子公司賺不賺錢,公司負債,公司資產,產業面這東西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財報是結果。
  • 35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