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Vian_sonic wrote:
公務員行政疏失,造成(恕刪)


不知道從何可得知是因為假染疫造成真下跌
因果關係又如何的明確 , 證據在哪 ?
股市怎麼這麼多天馬行空的阿Q想法~~~~
股市中賠錢唯一要負責的人就是自己~~~共勉之~~~
archer2337 wrote:
不知道從何可得知是因...(恕刪)

只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archer 大太認真惹....

股市要認真技術分析 觀察國際政經局勢
網路太認真就輸了...
0.3 猜對了

接下來就是全年轉盈+配息0.1

四季估0.7 股價20 本益比8

轉虧為盈
怎沒有像茂迪一樣
噴噴噴
pqaf 2020-09-21 23:51 wrote:
2020年Q3 營收預估 720億, 營業成本635億,毛利率 12%, 毛利 85億, 營業淨利 32億, 算入業外損益(轉投資現金配息),所得稅後, 稅後淨利可能有29億. EPS$0.3

2020年Q4 營收預估 790億, 營業成本625億,毛利率 21%, 毛利 165億, 營業淨利 113億, 算入業外損益,所得稅後, 稅後淨利可能有93億. EPS$0.97


第3季 蠻準的 第4季 真有0.97 那友達 漲停15還可以追
今天 美股 道瓊 跌943點 利空再測底 洗一下浮額 雙虎一檔就賺錢 當沖客實在太多 改波段單 才是王道
友達光電今日(二十九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佈2020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表。總計
2020年第三季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732.3億元,較2020年第二季增加15.3%。2020年第
三季歸屬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為新台幣28.9億元,基本每股盈餘則為新台幣0.30元


2020年第三季大尺寸面板(註3)出貨量超過3,383萬片,較2020年第二季增加10.2%。
2020年第三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量約3,006萬片,與2020年第二季相比增加3.3%。

友達光電2020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表摘要:
 營業額為新台幣732.3億元
 營業淨利為新台幣26.5億元
 歸屬母公司淨利為新台幣28.9億元
 基本每股盈餘(註2)為新台幣0.30元
 毛利率為10.6%
 營業淨利率為3.6%
 EBITDA(註4)獲利率為15.6%
 顯示器事業單位營業淨利率為3.6%
 顯示器事業單位EBITDA獲利率為15.7%

回顧第三季,宅經濟相關產品需求暢旺,受惠於出貨動能強勁及面板價格上漲等有利
因素,公司本季營收較上季成長15.3%,營運成果也順利轉虧為盈,營業淨利達新台幣
26.5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達新台幣28.9億元,較上半年大幅改善。

展望第四季,面板需求可望續強,公司會持續靈活調整產能配置,盡量滿足客戶的需
求。在價值轉型策略方面,公司計畫號召更多合作夥伴,讓顯示器與各種智慧場域結
合,找出能夠提升價值的最佳解決方案,共同打造場域經濟的生態圈。
符合我原先的預期~

技術分析 或實戰
可以 you tube key in 阿魯米
頗有門道 他若說第2 第一的人很少 尤其願分享
Q3營收大增15% ,來到 732億, 公司展望Q4 仍將有 7~9%成長,約780~800億,符合我幾個月前預期的790億, 稍微低於我最近上修的 820億預期....
但友達的 季度展望向來很馬虎,不太準...

假設Q4 營收 800億, (260+270+270)
營業成本 630億,
毛利率 21%
營業利益 120億
業外 0
所得稅 25
稅後 95
Q4 EPS $0.98
電視面板報價大漲 30%. 但友達Q3 TV 營收只增加 19% ,低於我的預期.

公司預估今年 資本支出低於 200億.

Q3 台幣升值, 折損友達毛利率約 0.9%, 少賺約 7億.

友達低價 低毛利率的 Chrome 筆電面板 出貨量全球第一, 彭董把產能拿去做善事,幫大股東廣達衝高出貨量.

遊戲機面板(可能是switch) 出貨倍數成長.

友達 車用中控台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
友達Q3 車用面板出貨 季增超過 3成.在全球車用市場處於領先地位.

大尺寸電子白板,出貨量年增 2成以上.

彭董向法人自滿表示,經營團隊確實做的不錯. 彭董表示, 中國市佔率已經超過 6成,主宰市場, 開始追求獲利 ,且 貿易戰+疫情+水患,造成大陸政府財務吃緊, 大陸政府補貼大幅降低, 市場走向更平衡,沒有政府補貼干擾下,供需恢復市場機制,價格合理化,未來幾年產業會健康發展,不會像過去那樣 失序的擴產,造成供過於求.報價下跌

友達會以顯示事業為核心,往加值方向發展.

彭董認為,韓國LGD 剩餘產能只占全球1%多, 延後退出,對未來幾年產業榮景,影響不大.

彭董表示,訂單能見度已經滿到明年上半年.希望一季比一季好.

彭董說, Q3 價格大漲,只是反應該有的生產成本, 對下游客戶需求影響不大, 目前觀察到, 沒有因報價大漲影響客戶下單意願.

消費者在家看電視時間變長,大尺寸速度加快,大量消耗現有產能. 品牌和通路庫存水位偏低,下游持續積極拉貨.

上游IC零件吃緊漲價,公司會把增加的成本 透過報價上漲,反映給下游客戶吸收.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