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4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晶圓代工廠聯電、面板廠友達、電源廠台達電將在29日舉行法說會。聯電方面,法人看好在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等需求暢旺之下,加上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遭美國制裁,使得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預估第4季代工價格可望調漲5%,推升聯電第4季營收再比第3季小幅成長

面板雙虎方面,
受惠於疫後宅經濟發燒,面板供不應求推升報價續漲,面板雙虎今年9月營收雙雙報喜。友達第3季合併營收732.29億元,季增15.3%,年增4.5%,是近七季新高。群創第3季合併營收745.68億元,季增11.5%,年增17.8%,為近11季來的單季新高

===========================

友達Q3 的EPS 還追不上聯電的$0.6 ....
聯電Q2營收 444億,Q3營收 449億,Q4營收預估約 460億. 聯電產能已經滿載,營收季增有限.
但友達Q4 車載面板需求轉強, IT 面板漲幅增溫, TV面板仍會持續上漲到12月.
Q4營收預估仍將大幅增加12% ,Q4 EPS將會超過聯電,
全球8吋廠塞爆,有人說改變製程到12吋廠投產就好了,但微縮太小無實益且成本一定會提高,如果8吋廠代工價格提高,高到轉過去12吋廠生產的成本,當然IC設計公司就沒去8吋廠搶產能的問題了。

.........................
我是外行 記得2年前杰力 法說 有人提問 8吋 6吋都很滿 為何不轉到12吋 記得那時老總 答覆是期期以為不可 許多配套還不成熟 沒人要當白老鼠 第一個去試 就是有一個成了 也需要再試 Second source
中芯佔 8吋世界產能 4%-5% 總是要找出路 大陸聯合調貨 也許不好查 還有 試用非美國貨 良率肯定暫時差了 但總比斷炊好
pqaf wrote:
聯電方面,法人看好在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等需求暢旺之下,加上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遭美國制裁,使得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

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的問題,在前面幾篇 PO文有較深入的觀察不再贅述。
雙虎的營收有反應到產品售價上揚,但沒有明顯反應到產品銷售數量的增加。
單一產品所需的IC數量大幅增加,造成需要更多的IC才能出跟過去相同數量的產品。
商機就在眼前,但看得到吃不到,真是替雙虎可惜扼腕不已。
不能不明白
上游IC 缺貨,算是好事, 這樣面板出貨量受限,才不會供過於求...
面板廠想向品牌廠繼續漲價時,也能藉口 上游 IC成本增加,面板不得不漲...

現在面板報價持續上漲,大家若像過去見錢眼開,盲目擴產,增加出貨的話,很快的,又會發生報價下滑慘狀... 大家只是窮忙...

過去歷史來看,
中國面板廠貨出的越多,初期幾個月營收增加,但隨後報價就會大跌,營收反而大減,出越多賠的越多....
.
中國面板廠後來也懂得,調整產品結構, 調降產能利用率,讓出貨量下降,營收初期會下降,但報價就會反彈向上,營收大增,獲利大好...

像apple HP Dell 這類大品牌,都會畫大餅,鼓勵各家零件商盡量擴產,滿足客戶所需,等擴產完成後,就有利於砍價...
目前看來 愛做善事的AUO ,最積極擴大 NB產能...

原來台積電在20年前就跨入 12吋晶圓時代...

12吋光罩訂製費用比 8吋貴, 但 12吋面積大,製程較先進,良率達標後的 晶片產出量會多好幾倍 ,理論上,12吋生產的 單晶片應該比較便宜.

訂單少量多樣的部分IC 適合在8吋廠生產, 但 12吋,18吋是未來趨勢, 很多 IC產品陸續會改往12吋生產, 所以晶圓代工廠不想再投資 8吋 6吋廠.

這就像現在面板廠要蓋就蓋8.6/10.5代廠,不想回頭去蓋 5代廠. 老舊的5代廠被利用去生產少量多樣的產品.

舊產品,可能不想多花幾百萬重開 12寸光罩, 新產品,倒是可以考慮多花點開發費用,改在12吋上大量生產.


==================

發佈單位 :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發佈日期 : 2000/11/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今(16)日宣佈,台積公司領先業界率先提供十二吋專業晶圓製造服務。首批客戶的十二吋晶片產品,已在台積公司位於台南科學園區晶圓六廠的全台灣第一條十二吋試產線投片生產。

在單片晶圓上,十二吋晶圓的表面積為八吋晶圓的2.25倍,因此可提供更高的產量,更高的生產效能,並成為半導體產業的技術先驅。台積公司非常高興能以最先進與紮實的技術,成為全球市場上首家提供十二吋晶圓製程技術的晶圓專業製造服務公司。

台積電綜合各層面資源的產業趨勢分析,十二吋晶圓廠若達到理想狀態規模時,將使得單位晶片的生產成本較八吋廠節省35%至40%


=========================

6吋廠於1980年開始生產,8吋晶圓廠在1990年開始快速增長,而12吋晶圓廠從2000年後開始穩定增長。

由於晶圓尺寸越大,成本效率越高,特別是在當下行業對產能要求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大尺寸,特別是12吋晶圓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相關的轉型也在進行當中。

12吋廠的投資金額巨大也導致代工費用高昂,而這是對價格敏感的成熟製程產品所不希望看到的。

8吋晶圓廠具有相當長的生命周期。特別是由於市場對PMIC、顯示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CIS),MCU,MEMS和其它特徵尺寸>90nm製程工藝技術的器件的強勁需求,晶圓代工廠從中受益頗多。這些器件是許多物聯網應用的關鍵組件,物聯網為8吋晶圓廠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估計,台積電使用5nm製程技術的12吋晶圓售價約為16988美元。相比之下,使用其7nm製程節點的12吋晶圓價格約為9346美元,使用16nm或12nm製程技術製造的12吋晶圓的價格為3984美元。

使用台積電的領先工藝也很有意義。根據提供的數字,使用5nm製程製造610平方毫米晶片的成本為238美元,而使用7nm生產相同晶片的成本為233美元。可見,兩種製程的單個晶片成本幾乎相同,之所以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對於8吋晶圓,在12吋晶圓上可以製造出更多的晶片,這樣就攤薄了單個晶片的成本。

近些年,TI一直在穩步提升其12吋晶圓模擬晶片的產量,以削減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TI表示,12吋晶圓廠的產量比競爭對手使用的8吋工藝生產的晶片便宜40%。此外,對於模擬用途,12吋晶圓廠的投資回報率可能更高,因為它可以使用20到30年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ech/x4646jr.html

=====================
半導體行業報導
· 2020年9月22日
有統計數據顯示,從 8 吋晶圓代工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來看,目前,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主要晶圓代工廠中,華虹及世界先進 8 吋晶圓代工營收佔比高達 99% 和 100%,中芯國際佔比 75%,聯電佔比 46%、臺積電佔比 30%。

半導體業界人士透露,各大晶圓代工廠面臨產能吃緊時,都有一套調度產能、安排客戶的機制。一般來說,長期合作且投片量大的客戶列為「優先照顧」對象;投片量小、價格相對低,或合作關係較普通的IC設計廠,面臨產能不足時,加價換產能是一種方式,但也可能就算加價,也會被晶圓廠說「抱歉」,拿不到充裕產能。

由於MOSFT廠投片價格不如其他晶片好,在產能不足時,晶圓廠為讓產能分配最佳化、且利潤最大化,MOSFT業者往往成為晶圓廠第一個「說抱歉」的對象。

爲了尋求產能支持,有些 MOSFET 廠商在考慮從 8 吋晶圓升級到 12 吋晶圓生產,不過,這種想法的可操作性不強,主要原因在於,用 12 吋晶圓生產 MOSFET 在技術層面沒有問題,但就目前客戶每季要求costdown的情況下,以MOSFET成本來說,還不划算。

目前看來,以晶粒較大的指紋辨識IC等產品轉到12吋生產的可行性較高

指紋辨識IC廠商神盾證實,該公司確實從一、兩年前就著手規劃從8吋轉至12吋晶圓生產,預計今年下半年流片,明年將會大量轉換。除了成本之外,產能是神盾此舉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這就像當年6吋晶圓產能爆滿一樣,IC設計廠商只好在新產品設計時選擇8吋晶圓廠生產,這段產能轉換的過渡期大約需要一至兩年。


談到晶圓代工,就不能不談一股新生勢力,那就是 SK 海力士,該公司一直在籌劃進入晶圓代工領域,SK 海力士於今年 3 月斥資 4.35 億美元買下了 MagnaChip 的晶圓代工部門,取得了後者 8 吋晶圓代工的產線及技術,該部門最快將於今年年底完成分拆,預計該業務將會向市場釋放出一部分 8 吋晶圓代工產能。

以上主要談了晶圓代工產商,而在非晶圓代工的 IDM 領域,無論是 8 吋廠,還是 12 吋廠,整體上也都呈現出產能擴充的態勢。據 IC Insights 統計和預測,2020 年全球將有 10 座新的 12 吋晶圓廠進入量產階段,全球晶圓產能將新增 1790 萬片 8 吋約當晶圓,2021 年新增產能將創歷史新高,達到 2080 萬片 8 吋約當晶圓。新增產能主要來自於韓國大廠三星及 SK 海力士,還有中國的長江儲存、武漢新芯,以及華虹宏力等。

8吋晶圓占全球晶圓產能的份額,預計將從2016年的28.4%下降至2021年的22.8%。
過去群創常常是晚友達幾天,才公布財報....這次群創選擇和友達同時公布成績, 雙喜臨門

群創Q3可能表現不錯,醜媳婦微整形後,勇敢見公婆

==================

29日友達法說接棒登場,同時群創也將公布第三季財報,雙虎同日較勁。

上周LGD法說對於第四季面板需求、乃至明年第一季市況釋出樂觀看法,LGD甚至延後關廠計畫,來滿足客戶需求,顯見面板供不應求的狀況。

市場樂觀預估雙虎第三季轉盈、第四季大賺,面板廠有機會力拼全年轉盈
群創打進新Switch供應鏈
2020-10-26 00:32 經濟日報 /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任天堂近期開始籌備明年推出的下一代Switch生產,規劃導入最夯的Mini LED顯示技術,並來台找群創供貨,打破過往Switch由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兩大日商供應顯示器的局面。(本報系資料庫)
任天堂近期開始籌備明年推出的下一代Switch生產,規劃導入最夯的Mini LED顯示技術,並來台找群創供貨,打破過往Switch由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兩大日商供應顯示器的局面。(本報系資料庫)

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Switch搭上疫情帶動的宅經濟商機,全球大熱賣,任天堂乘勝追擊,近期開始籌備明年推出的下一代Switch生產計畫,規劃導入最夯的Mini LED顯示技術,並來台找群創供貨,打破過往Switch由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兩大日商供應顯示器的局面。

法人指出,Switch系列機種(一般版Switch+小型廉價版機種Switch Lite)年銷量逾2,100萬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遊戲機之一,群創接獲下世代Switch大單,成為台灣第一家打進Switch顯示器供應鏈的業者,不僅對群創業績助攻力道大,也意味群創新世代顯示器技術獲得業界肯定。

對於任天堂找上門,讓群創成為首家供應Switch關鍵顯示器零組件的台灣面板廠,群創總經理楊柱祥並未正面回應,但也未否認與任天堂接觸,僅透露「廠商來拜訪,是很正常的事」。他強調,今年第1季是群創營運谷底,第2季加溫,第3季比第2季更好,第4季也不錯。

業界人士指出,蘋果不願受制於三星獨大控制OLED面板來源,加速採用Mini LED技術的動作,已掀起各大品牌廠跟進風潮。任天堂明年新款Switch將首次搭載最先進的Mini LED顯示技術,藉此提升遊戲機的畫質與流暢度,同時降低電池功耗、增加主機續航力,刺激更多買氣。

微軟、索尼等遊戲機大廠普遍在下半年過後才推出新機,任天堂Switch挾掌上型操控、攜帶方便等優勢,大咬疫情帶來的宅經濟商機,不僅瘋狂熱銷,並一度傳出大缺貨。

根據任天堂最新一季的財報會議釋出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開賣三年多的Switch,全球累計銷量已經突破6,200萬台,超越經典主機「紅白機」,成為任天堂歷來賣得第六好的主機。

任天堂乘勝追擊,目標Switch追過全球銷售總量7,587萬台的3DS,朝該公司歷來賣得最好的前五大遊戲機邁進,因此全面強化新機賣點。

過往Switch面板主要由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兩家日商供貨IGZO技術的面板,群創以Mini LED打入Switch遊戲機供應鏈,將是台廠首次供貨任天堂關鍵面板組件。

受惠於面板報價續漲,群創近期基本面表現出色,9月合併營收263.54億元,月增7.8%,年增21.4%,來到近33個月高點。第3季合併營收745.68億元,季增11.5%,年增17.8%,是近11季來新高。

群創將於本周四(29日)公布第3季財報,法人看好,群創第3季單季將轉虧為盈,本季在電視品牌廠搶拉貨情勢下,營運仍可期待。受惠基本面轉佳與接單題材,群創上周股價重回面額10元之上,上周五(23日)漲0.15元、收10.25元。

.....................

miniled的商機 也許讓雙虎更上一個層次 新技術大量運用 營收獲利成長 股價創新高 3部曲
理解錯,自刪
vul34622 wrote:
打破過往Switch由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兩大日商供應顯示器的局面。
友達 和 群創 好像幾年前就已經開始 交貨 Switch 6.2吋面板了.

2018年,我去南港世貿看台北觸控展,群創的櫃位有公開展示 任天堂Switch 搭配群創面板的組合.
那年友達的櫃位,主要是展示 micro LED 12吋面板 和 各種 mini LED 背光筆電和電競螢幕.

Switch 現有的面板720P解析度很低,可能很廉價, 但訂單量大, 在過去供過於求的年代, 薄利多銷, 填填閒置產能.
現在各種面板報價持續上漲, 再去代工廉價的Switch 面板可能不香不甜了.

去年傳聞要推出 Switch Pro, 螢幕升級成 夏普省電的 IGZO,但後來並沒有推出.


究竟跟面板有什麼恩怨?尤其是群創!三檔超過1萬張的賣壓始終去化不了!買了又再出現!大家是閒著沒事在壓壓樂嗎?
  • 38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