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獲利是否成長?
2. 行情在除權息前或後?
3. 先除權息的無行情,不代表後除權息的無行情; 反之亦然。
4. 價位及權息值仍是重要因素。
*****
[經濟]
累計上半年15家金控獲利達3,415億元,年增率高達98%,並達去年全年獲利3,790億元的九成,其中,國泰金和富邦金合計貢獻1,791億元,占整體獲利的52%。
國泰(2882)、富邦、南山、新光、中壽、台灣人壽等六大壽險公司6月與上半年獲利昨(12)日出爐,6月稅後純益合計338.53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共為2,248.49億元,超越去年一整年的1,903億元,再創新高。市場看好,今年將是國內壽險業60年來獲利最好的一年。
即便實現歷史新高的資本利得,六大壽險光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仍超過5千億元,等於還沒有算逾新台幣10兆元的攤銷後成本債券部位,光淨值下股票、基金及部分債券,就還有「很粗的獲利本」。
也因為高獲利、高股票及債券未實現資本利得,推升六大壽險公司淨值在6月都有顯著上升,合計六家公司淨值逼近新台幣2.3兆元的歷史新高,六家公司6月底淨值比都在法定要求的3%以上,國壽及富壽都在10%以上,南山、中壽及台壽亦都在7~10%之間,算是相對高的水準。
法人認為,7、8月進入除權息旺季,今年上市櫃公司股息創新高,金控獲利豐收可期,富邦、國泰(2882)兩大金控今年更將可望跨越稅後純益千億元大關,成為金控族群的領頭羊。
其他金控還有開發金9月可入帳大樓處分利益80億元,元大金在台股大盤續攀高之下,獲利展望樂觀,中信金銀行、壽險雙引擎獲利動能強勁,整體金控獲利仍將亮眼,法人看好扮演助攻台股的主流之一。
法人分析,今年來金控頻創佳績,關鍵仍在財務操作、股債投資,伴隨台股多頭、國際市場在疫後復甦下持續震盪趨堅,不僅壽險業因國內外龐大投資部位而賺爆,多數證券商也在台股價量齊揚下高成長,只有銀行因利差微薄、授信風險仍高加上好案源減少,倘若沒有搭上投資操作的順風車,獲利有可能衰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