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管做什麼都要盯發哥專業再蓋房賣房 也是要盯房市多頭10年來 也不是每家都賺翻賺很少甚至賠錢的公司也一堆一定要看空 舉失敗的例舉不完一定要看多 舉成功地例也很多很多科技業轉餐飲業都賺的比本業多很多都是本業賠錢 副業賺錢的就像房市一直漲或沒崩盤看空房市的人 有說不完的理由看好房市的人 有說不完的原因所以發哥多元發展 我樂觀看待
發哥做營建我很放心,天仔董欸幾十年經驗不是假的,其他事業就要打問號。郭董製造業想跨足零售通路都失敗,隔行如隔山絕對不是一句空話,副業這塊我就不看好了,我看的是主業。能成功當然好,失敗的時候就看天仔董能不能捨得斷尾求生。 目標財富自由 wrote:應該不管做什麼都要盯...(恕刪)
小弟出社會20幾年,純粹從社會經驗來評論,講話直接請見諒,看過不少主業做不錯的老闆跑去做副業,賠一屁股不說,連主業都一起垮掉,整碗被端走。反而是那些專注本業默默賺的老闆能笑到最後,大賺不敢說,穩穩賺一定有。純粹以個人角度來討論,誰能肯定發哥一定失敗,所以發哥未來先打一個小問號。但願仍瑕不掩瑜就是了。 j00qaz741 wrote:發哥做營建我很放心,...(恕刪)
j00qaz741 wrote:小弟出社會20幾年,...(恕刪) 麵包店佔發哥營收可能連1%都不到...成功也賺不多,失敗也賠的有限,何必討論這個多角化經營有成功也有失敗的,通常失敗多。但發哥不過是開一家老闆愛吃的麵包店...我個人是覺得這連多角化經營都稱不上,主要還是要看本業表現啦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608000276-260202如果此報導為真,跨入異業個人認為是加分上班族最麻煩的就是覓食下班後還要採買如果商辦能結合餐飲,小型賣場這部分應該會是穩定的收入來源
發哥未來獲利將更上層樓發哥多元化發展我也是樂觀期待的而且發哥很聰明的地方是複合餐飲麵包店還是美食街都是發哥自己的建案內建案內的可以省租金以外也吃下商辦內外的上班族的外食大餅建案附近的百貨 提升自家建案的價值吃喝住生活 發哥想一條龍都吃6個品牌每年貢獻12億為目標再加上本業穩健獲利發哥獲利未來等於如虎添翼
真正少子化是看這10~20年好嗎!七年級出社會大約10年,也開始買房子了,7年級出生人口每年40萬降到30萬,八年級降到20萬,人口勞動力前幾年就已經降下波了,供需問題~未來10年後,你在來說嘴是會日本化還是香港化吧?除非像香港開放大量中國人買房子!不然我覺得真的要小心 目標財富自由 wrote:10年前我在有巢氏當...(恕刪)
你太高估7年級了出社會10年就能買房的7年級據我觀察 還是偏少數我身邊有能力買房的人40歲以上的人居多就是6年級以上那輩了7年級的大多數都還是魯蛇居多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工作快15年了我現在還是沒能力買房但我很努力存錢存發哥7年級心態偏享樂領多少花多少所以他們買房時間會晚後延延到他們真的想通想定下來這段時間它們就是幫別人繳房租的份7年級都40歲以下的人我表哥也是努力到40歲工作快20年才有能力在台南買了1500萬的新透天他就是6年級尾巴的 所以我保守估計7年級生真的到有能力買房時間估出社會工作後20-30年內前幾篇我提到身邊有好幾戶房的人也有租房10年的人好幾戶房的也是40歲以上的長輩租房10年的就跟我一樣7年級生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同事7字頭初的~有一半都貸款買公寓或透天了。但我表達的是供需問題,4~6年級每年出生人口都很平均在40萬左右,但接下來是換7年級開始買房子了,開始面臨出生人口下降問題了。 目標財富自由 wrote:你太高估7年級了出社...(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