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ralkimo wrote:
不知是我數學不好還...(恕刪)
http://m.xuite.net/blog/kimendragon168/twblog/165270781
網路資料是18美元,抱歉用手機看字眼花了..
不過之前看過確實是幾十塊美元
****之前的新聞****
以往中碳的軟瀝青銷售以噸為單位,每公斤售價僅約3元新台幣,而當時全球最大的負極材料廠日本大阪煤氣,技術和中碳一樣,生產的介相石墨粉每公斤能賣60美元,經過鋰電池的加持,價值一下子翻數百倍。
*****
除發展電池負極材料,中碳也生產塊狀石墨。他說,塊狀石墨可隔離中子,適用於核電廠防護、航太科技,例如火箭穿過大氣層,隔熱的防護措施也是靠石墨。
不過,塊狀石墨愈大愈難做,但價格愈高。目前廠商以日本、美國、德國較具優勢,且技術絕不移轉,門檻非常高;雖然中碳技術仍落後先進廠商,但鍾樂民強調,會靠自己,全力投入研發。
*****期待未來成長-精碳材料的技能樹
問:除了鋰電池負極材料,中碳開發中的新產品秘密武器是那些?
答:涵蓋超級電容活性碳、等方性石墨、高軟化點瀝青等三個面向。超級電容器可應用於太陽能、風能等儲能系統,目前全球的年需求量接近1,000公噸。
等方性石墨具高密度、高強度及高純度等廣泛用途,2013年等方性石墨全球總產能約8萬公噸,大陸使用量就約2萬公噸,但90%仰賴進口,被列為十二五計劃重要開發項目。台灣除中碳外無廠商進行相關開發。
高軟化點瀝青主要用於鋰離子電池負極包覆及耐火材黏結用,同時可作為碳纖維前驅體基礎,是相當重要的功能性材料,有很大發展性。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碳也已成立專案小組,投入被市場視為可望代替矽半導體的材料--石墨烯,並已與某國外大廠簽約進行技術合作。不過由於技術門檻高,內部預期至少還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成熟。
石墨烯是世界上最薄的奈米材料,能夠導電和傳熱,被視為可取代矽半導體的材料。石墨烯製作的電晶體可超越現今使用的電腦晶片,更耐高溫、傳輸速度也更快,且石墨烯透明的特性則意味它可能用於觸控螢幕,甚至是太陽能電池,而且與塑膠混合使用時,可提供輕而超強的合成材料,供衛星、飛機和汽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