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台灣不需要兩岸服貿,如果...

分析經濟首先是你有沒有自己的成見,能不能夠克服自己的成見。

首先是每一個經濟體都有問題,不但是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都有自己的經濟體問題,日本的還尤其的大。所以經濟體有問題是正常的,經濟體有問題,首先是看經濟體問題又多麼大

第二個,當經濟體有問題的時候,政府是否可以拿出有力的政策應對。

大陸的房地產問題,實際上解決沒有你想的那麼困難。首先是現在房價已經平穩,況且大陸有一個先天性的優勢,就是人口仍未有大規模向城市聚集

實際上中國大城市不但應該擴張,而且應該大大的擴張,中國大城市的擁有率現在還是太低,農村人口應當彙聚在城市,城市本身的生產率要遠高於農村,農村應當以大農莊的形式存在。

也就是中國應當至少建立十個類似於東京這種超大城市。因為人口數量擺在這裡。

目前中國的政策是引導農村進入城市,這對的。而城市房價的漲還是跌,這是根據需求和供給決定的,城市是否可以擴張?大陸並不缺土地,一紙行政批文即可。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武漢市大大擴張了,吞併了附近很多縣市。

城市的擴張一方面可以平抑房價,一方面可以遏制房價過分下跌,因為供應的土地增多了,所以房價不會漲的兇了,而進入城市的人更多了,會不讓房價跌得過於厲害,這其中和過去老城市不同的做法是,一個城市應當有多個經濟中心。而不是圍繞一個經濟中心,導致距離經濟中心越近的房價越漲

而城市建立多個經濟中心有許多辦法,例如說:地鐵。目前武漢市已經開始利用這種辦法去分散房價,已經有成功希望,因為距離武漢市中心的地價有所漲。通過強力要求漢正街批發中心搬至屯口開發區,導致屯口開發區的房價上漲。

中國有很多問題,而恰恰問題不在於你所說的那些問題上。共產黨政府能夠控制的,都不是問題,要找問題應該去找那些共產黨不可控的問題。

不要用民主國家的方式來思考專制國家,專制國家有相當多的問題,但是專制也有其經濟效果,如果執政黨的做法確實是對的,且有效,專制政府會比民主政府更加強力的推進政策。

我個人覺得,中國未來最大的問題是人口問題。尤其是人口結構的問題。

showbez555 wrote:
showbez555...(恕刪)


繁榮?
經濟學沒這樣說
專家是比較來的,誰比較專業不是自己說,給別人判斷吧
我說了很多次機會成本,這就是經濟學,你連這都不懂還扯經濟學做啥
每個人的投資決策自己負責
你說的東西根據太薄弱了,連一些該有的基礎都沒有怎客觀討論
你老引用對你有利看法,且還是偏頗的
等你能客觀論述再說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沉默的企鹅 wrote:
分析經濟首先是你有沒...(恕刪)


以我自己觀點來看中國問題不在人口,說人口那是總體經濟學GDP的看法,那樣其實並不是太恰當的看法
中國目前的問題以經濟的角度看是分配問題,以社會主義的經濟體來說,中國的分配非常差的,作法是提高底層之外把不當得利的砍下來,但這會遇到既得利益和執行力的問題
人口結構不是問題,經濟學應該講求的是福利而不是GDP的數據
事實上以中國官方目前對經濟的調整也顯現出來了,以往非常重視GDP增長,現在追求的才是經濟該有的東西,例如:就業、物價、產能、需求、……等等,這些遠比只追求GDP來得有實際的經濟意義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繁榮?經濟學沒這樣說...(恕刪)


showbez555 wrote:
showbez555...(恕刪)


繁榮?
經濟學沒這樣說
專家是比較來的,誰比較專業不是自己說,給別人判斷吧
我說了很多次機會成本,這就是經濟學,你連這都不懂還扯經濟學做啥
每個人的投資決策自己負責
你說的東西根據太薄弱了,連一些該有的基礎都沒有怎客觀討論
你老引用對你有利看法,且還是偏頗的
等你能客觀論述再說吧

------------------------

沒有財經專家頭銜、沒出書,只能來這嘴砲的,
都沒資格說別人不懂"經濟",
少不懂裝懂!!

economic wrote:
繁榮?經濟學沒這樣說...(恕刪)


忘了說一個重點,你有比李嘉誠,中國的貪官富人厲害嗎??
沒有的話,那告訴你,他們己經用行動證明他們對中國未來的看法!!

showbez555 wrote:
忘了說一個重點,你有...(恕刪)


事實自然有時間證明,你說的對不對,正確度怎樣有長期看的人心理有數
我在01發文也有段時間,正確度如何別人有數
還有投資沒有對錯的問題,沒有學校可以教出高明的投資者,李先生也不是沒有錯誤過,且這次他的作法邏輯為何也不一定是你所說的那樣
會不會經濟和出不出書沒一定關係,出書的一定對?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錯也是常態,你根本搞不懂經濟何來適合判斷呢?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事實自然有時間證明,...(恕刪)


showbez555 wrote:
忘了說一個重點,你有...(恕刪)


事實自然有時間證明,你說的對不對,正確度怎樣有長期看的人心理有數
我在01發文也有段時間,正確度如何別人有數
還有投資沒有對錯的問題,沒有學校可以教出高明的投資者,李先生也不是沒有錯誤過,且這次他的作法邏輯為何也不一定是你所說的那樣
會不會經濟和出不出書沒一定關係,出書的一定對?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錯也是常態,你根本搞不懂經濟何來適合判斷呢?
----------------------
再說一次,你沒資格說我不懂經濟!!
況且,李嘉誠是近乎逃難似的賣掉大陸香港資產,
其他大陸富豪貪官..哪個不在賣人民幣資產換美金出逃大陸,
都達到這種程度了,你還要凹,還硬護航??
我不想再回你浪費時間了,
我只想告訴你,你..沒..資..格..說..我..不..懂..經..濟!!

sonynx70 wrote:
當初聯合國是台灣基於...(恕刪)


那是台灣的教科書寫的,

事實事:台灣在知道即將被踢出聯合國前,
自己主動提退出聯合國。
這樣才不會沒面子啊。
回歸理性的討論,有二個點拋磚引玉一下。1.簽訂ECFA之後,台灣對大陸出口額與南韓對大陸出口額,二者在2010年呈現交差,也就是說我們先簽了還是輸(?),因為大陸跟南韓的FTA還在談,這不知道大家如何去看?2.延伸前題,拉出台幣兌韓元的匯率來看,2008年之後我們在匯率上輸韓國蠻多的(至少20%),而研究單位估計韓國加入RCEP的加權關稅是大約5%,台灣不加入協議則估計加權關稅是大約6%(跟估服貿一樣用GTAP模型估)。撇開政治,純以數據去論我們的經濟困境,似乎至少還有一個議題(ex:匯率)是比服貿更緊迫(?),不知道是否有高手願意解分享跟解惑。

walter3487 wrote:
回歸理性的討論,有二...(恕刪)


1.是金額來看,韓國的經濟體比台灣大,用金額看比台灣高不算太奇怪的事,土地、人口、……等因素比台灣大輸出的金額比台灣高應該還好吧,比人均所得還相對好一點,雖然PPP台灣數字比較好,但韓國人出國消費可以獲得的購買福利還是相對高

2.匯率是整體貨幣政策的考量,貨幣政策得看每個國家對於核心數據順序來決定,台灣央行的順序央行有寫的很明白了,依照那個可以瞭解央行對於所有工具的安排大致的走向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