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關於員工分紅的文章,請集中在此討論

pcdataster wrote:
無法同意你說的.不賺...(恕刪)


Oh, by the way, 大部分的員工, 有的股票也都不少, 也該是股東吧...

所以這樣爭, 建議還是1)你可以選擇當官決定下一步; 2) 選擇當經濟學家, 放些厥詞; 3) 選擇當個記者, 追蹤後續發展; 4) 多讀些書, 加入我們的行列! 我相信你絕對不會希望繼續這樣開口水版, 還放PM訊息, 這是建議吧, 滿多選擇的!!
pcdataster wrote:
當這些公司都走了後,人才就會知道要反省自己,開始找真正會賺錢的公司和產業
半導體這種東西最早在美國興盛,現在美國TSMC是沒有人想去的公司
恕刪)


Oh, 還有一件事. 可能要搞清楚, 上面底線文字是什麼啊? 可能請弄清楚SEC報告與主體, 再大放厥詞吧!

pcdataster wrote:


無法同意你說的....(恕刪)



原來半導體是落後產業啊?
原來我們台灣最優秀的人才都在落後產業混吃等死啊?
好啦,哪請問這位先進,您是在哪個先進產業高就啊?
還是只是個投機客只會用嘴批評人?
不然你說說看未來十年台灣該做什麼?
生物科技?早就落後英美二十年了。
台灣不做半導體還能做什麼養活這麼多人?

告訴你美日為甚麼不做晶圓代工,
就是因為人事成本太高,
台灣工程師研究所畢業只要4萬塊就可以打發,
美日要花上3~5倍的人事成本才能找來這麼多工程師爆肝撈DATA寫報告,
所以這種沒人要做的產業才會淪落到臺灣。

唉,多讀點書再上來筆戰嘛!
為什麼最近IDM大廠都決定轉成Fab-lite,
那就是因為工廠難管嘛!
所以說TSMC在這個產業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雖然我不是TSMC,但是我對TSMC可是敬佩萬分的。
他們工程師拿這麼多分紅我也覺得是應當的。

danielsu wrote:

就是因為員工分紅用...(恕刪)


台塑年終發的月數可是我們的十幾倍阿~
誰不希望能夠拿實在的現金而不是有可能變成壁紙的股票阿?
如果園區改成底薪高,年終發十幾個月,然後取消股票,
我想離職率應該會有改善。
pcdataster wrote:
當這些公司都走了後,人才就會知道要反省自己,開始找真正會賺錢的公司和產業
半導體這種東西最早在美國興盛,現在美國TSMC是沒有人想去的公司
因為在他們眼中,這是落後產業
20年前,半導體到了日本,過了10年,日本人也不要了,只剩下研發留下
10年前到了台灣和韓國,就留下來了..
...(恕刪)


美國TSMC : 你是指portland, Oregon 旁邊過條河就到Wash. State 的WaferTech 嗎?沒有人想去?
是誰說的?殊不知一堆想拿美國身份的學生都渴望到那工作嗎?
因為在他們眼中,這是落後產業 : 哈哈..真是好笑的論點...
你以為Intel 是因為設計CPU最利害嗎?殊不知Intel 最強就在半導體的研發上,而不是IC設計.
像Intel 這類大公司都還在研發 .03置程, 才開使把低階置程往大陸放,先進置程都留在美國國內.
你覺得在Intel 眼中, 半導體是落後產業嗎? 真是好笑的論點
殊不知01各地人馬都有嗎?
pcdataster wrote:
無法同意你說的.不賺...(恕刪)


沒有關係啦
有競爭力會賺錢的公司給你去
沒競爭力不會賺錢的公司給我們來
趁這幾年還可以撈盡量撈
繼續這樣好光景如果沒爆肝的話 四十歲前應該就可以退休了
您慢慢在有競爭力的公司努力
加油喔....要一直一直努力工作喔
為台灣的經濟繁榮繼續打拼
我在這邊為你致上最敬禮
不送了啊....

ps.投資我們公司的股東, 兩年漲十倍, 我相信股東口袋都飽飽的對員工分紅應該沒什麼意見
tsaiyiyang wrote:
請教各位:那在技術頂...(恕刪)


高薪+紅利+獎金+股票選擇權+福利。

例如說Google,當他股票上市時,很多人就動用他的股票選擇權,然後賣掉,然後買一棟一百萬美元以上的房子....


薪水高,當然不用說了,每季或每月,或當達成一定目標時,給你獎金,一個月或多個月。這樣東加加、西加加,搞不好就可以拿到兩年的薪水。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怎麼每年這時候就是會有一些小股東自以為出了一點點錢
就來這邊叫囂??

老實說,版主這些小股東憑什麼跟TSMC員工分享人家工作辛勞的喜悅?
小弟公司就在台積旁邊 , 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在裡面 .
一天24小時有幾乎15小時都在裡面 , 您願意嗎?我相信您願意的話台積還不願意請您當員工呢.
今年又一個主管抬回家了.......癌症.聽說他天天早七晚12時間上班.換個人來做您願意嗎?
相比之下一百多萬算啥?很多人沒命花.真的對TSMC他們很敬佩,為的都是生活.

別說那是加班費 , 因為您根本不懂台積工作的辛勞 , 聯發科發更多您去買一張是不是也要叫一叫?
沒做過的工作根本不知道辛苦成分有多高.所以這種沒營養的文章就免了...
淺草町!...!!!@_@
每一頁每則討論都很專心地看,因為這項制度的改革對整個科技業與金融業的影響很大,
但是可惜後面有點流於意氣之爭... 可惜。
這項制度如果開始實施後,後面會檢討的就是[證券交易所得稅]的問題!! 那影響更加深遠..
應該很多人記得79年郭婉容所造成的慘案... 連續19天跌停板!

小弟在金融業工作。投資界。我很多親戚跟同學都在台積電、奇美或是南科其他公司工作,我了解他們的辛苦,
當然也了解很多這裡前輩的辛苦。

但不管是科技業或是傳產業,只要公司發給員工一張股票當作員工分紅,就開始在稀釋股東權益!
假設我歡歡喜喜領到公司發給我的員工分紅一張,
今天剛好要買小孩的奶粉或是尿布,或是剛好想買N85MM F1.4(其實是自己想買...)... 需要用錢,
所以一早就請營業員掛單,賣了股票,剛好台積電今天是68.5,所以我拿到6萬八千五百元。
但是也有買方,一位不知名的投資人,在當天也付出六萬八千五百元,成為台積電的股東。

所以其實就這樣的過程來說,
是這位新任股東"付給"我 員工紅利!! 公司並沒有出到錢!
公司只是用一張紙就把我打發了....

聽起來很讚!! 對不對?!
對公司與員工而言,都很爽,只要打個電話賣股票就有錢了! 公司也不用出錢給員工,不會減少稅後淨利。
但是就股東而言不公平!! 我已經投資進去我的本金了,為什麼還要我再出錢付紅利??
對其他股東而言也不好,
假設公司稅後淨利一百元,原本總共發行100股股票,今年發了10股給公司重要的RD,
要是RD今天把這10股賣了,原本公司每股獲利是1元(100/100),現在變成0.91元(100/110)。
股東的權益就被稀釋掉了!
所以若是公司獲利跟不上股本膨脹的速度,每股EPS就往下降.. 股票市場對這檔股票的評價也會往下。
所以如果投資到像宏達電、台積電、聯發科、鴻海...這樣的好公司就還好,股東都還可以賺到錢,
要是遇到經營不佳的... 長期下來股東是吃虧的!!

在分紅費用化後,公司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也會去算怎樣發對他自己最好,
但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員工領到現金的比例上升是可以預期的!
總數(年薪)是否可以維持一樣,就要看每人的表現與貢獻度了,
這也是一般沒有股票分紅公司採用的分式,每月月薪加上年終現金以及一些獎金。
只有在這樣的形況下,公司採取費用化後,EPS不會下降過多,股價可以維持高檔,

在這樣的潮流下,受到衝擊較大的是員工,
但是我也不認為總年薪(以前的月薪+股票市價,和現在月薪+現金獎金相比)會下降過多,
因為表現好的,或是公司要留住的人才,套句大家說的話--錢能解決的不是問題!!
後面影響的是員工的稅負增加!! 因為所得變高了!! ---這才是各位科技人要注意的地方啊!!!
所以,在趨勢不可擋下,想想避稅的管道吧!

寫了一堆,希望不會傷大家的眼..

dodolai wrote:
美國TSMC : 你是指portland, Oregon 旁邊過條河就到Wash. State 的WaferTech 嗎?沒有人想去?
是誰說的?殊不知一堆想拿美國身份的學生都渴望到那工作嗎?
因為在他們眼中,這是落後產業 : 哈哈..真是好笑的論點...
...(恕刪)

我不想和你爭論美國TSMC(wafer tech)有沒人要去,希望你是真的在美國找過工作的人
wafer tech是我們的foundry partner

wafer tech到現在還招不滿人,你以為為什麼?
去應徵wafer tech的人都是那一流的學生,top 30還是後面的學生,你可以去問問看.
拿美國身份的學生,在美國到處都是,這個道理不用我跟你說吧!
想拿美國身份的學生,是為了綠卡而去的,你不知道嗎?
還是只要有人願意去就是好公司?

dodolai wrote:
你以為Intel 是因為設計CPU最利害嗎?殊不知Intel 最強就在半導體的研發上,而不是IC設計.

你應該不了解這個產業,如果你看過intel前段的design和process(0.13um就好,不用到30nm),你就會訝異為何人家是number one
Intel在process developement和design都是超強.
Logic的製程落後CPU的製程一個世代以上,
這個意思是說,台積和Intel都是60nm的製程,兩個的製程能力卻不相等.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我的意思.
AMD還想把CPU給台積代工,準備倒吧!
台積搞倒Transmeta還不夠,準備再搞倒AMD,我看只有VIA的CPU能在台積作(因為製程落後)



引用一下別人的話

半導體,以研究的角度來看,是一種高科技。但晶圓代工,其擺脫不了“工廠”的本質。台積有一千個碩士,二百個博士。 其中大概只有 10 % 是在做先進的製程研發,另外 90 % 都是在做工廠的事:重複、無聊、疲累,不太用到大腦。 還得忍受無塵室的衣著與輪班的痛苦。不僅不高科技,而且毫無樂趣可言。在美國,晶圓廠中生產線的事只有專科生才會去做,在台灣卻是一堆碩博士搶著做。在美國,新的晶圓廠只會蓋在人煙稀少的沙漠或森林地區。因為美國人把它看做是一種高污染的東西,在台灣卻是蓋在科學園區裡,而且就在你家隔壁。 以前台積的 Wafer Tech 本來要蓋在加州的Santa Clara,當地居民聞訊群起反對,州政府跟老張說: 不符合土地使用效益。美國人對晶圓代工是不是高科技,從台積在美國發行的 ADR 也可以看出來─從來沒超過US$ 30。資本只有台積五百分之一的 Yahoo 是 US$ 270!由此可見智慧和遠景的價值,連老張自己都說:台積裡有一千多個碩博士,但真正有創意的找不到十幾個。

原文在此http://www.pczone.com.tw/vbb3/thread/24/17577/
  • 7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