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已經進入空頭市場(10/18)

無心戀棧 wrote:
補充一下資金部位拿1...(恕刪)

所以一般人用馬提大的方法有點難度
1.放遠月期, 資金有部份會凍結
2.心理素質要高, 不受波動影響
3.勢要看的懂
我個人是用此方法, 波段獲利很高
但有一部份的資金拿來做當沖
目前積效我很滿意, 至少我老婆本月獲利一倍(我老婆比我敢留倉)
也很謝謝馬提大盤勢的看法
你們還是都沒"看懂"我說的
這需要花點時間思考


想通了你才會理解這套方法的哲學奧妙之處
甚至你就算用丟骰子決定進場都可能可以賺錢
我並沒有誇大

一般人最大問題是他把行情預測看的過份重要
事實上你進出的方法比預測行情還重要
很多人以為自己賠錢是因為看的不準
實際上真正的理由是他並不懂操作
他以為贏家就是比較會猜行情
並不是
21點的職業賭徒贏家難道知道下張牌會出什麼?
他不知道啊
資金控管與下賭注的方法才是決定輸贏更大的關鍵
你操作不是只做一筆兩筆
很多筆時,就不是運氣在決定

我再說一次
決定輸贏的不是你有沒有膽去放空
你只做多不代表風險就比較小
也不是你看的有多準
而是多數人忽略的重要部份
請問馬提大.
您覺得佔全韓國GDP20%的這家三星集團未來的走勢如何?
台灣有沒有可能出一間可以與之抗衡的企業??
謝謝您

說的真好...
說的真好...
說的真好...

馬提 wrote:
一般人最大問題是他把行情預測看的過份重要
事實上你進出的方法比預測行情還重要
很多人以為自己賠錢是因為看的不準
實際上真正的理由是他並不懂操作
他以為贏家就是比較會猜行情
並不是
21點的職業賭徒贏家難道知道下張牌會出什麼?
他不知道啊
資金控管與下賭注的方法才是決定輸贏更大的關鍵
你操作不是只做一筆兩筆
很多筆時,就不是運氣在決定
股市操作要具備三心,(1) 靜心,(2) 淨心,(3) 敬心 (冷靜的靜~澄淨的淨~敬畏的敬)

馬提 wrote:
你們還是都沒"看懂"...(恕刪)



馬大....你都講出來我們不用混了...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10-30/corzine-s-mf-global-faces-pivotal-days-as-firm-considers-sale-bankruptcy.html

MF Global Holdings Ltd. 這家共同基金因歐債虧損過大面臨倒閉,但目前市場沒有什麼反應。

erwincdw wrote:
http://www...(恕刪)



才在想
債務減記都沒人大虧嗎

呵呵
(順便踩個足跡 ^^)

rjiang wrote:
才在想債務減記都沒人...(恕刪)


虧的人惦惦不敢吭聲,怕被別人認出來。趁亂偷偷賣資產,能賣多少算多少。
agfa_color wrote:
您覺得佔全韓國GDP20%的這家三星集團未來的走勢如何?
台灣有沒有可能出一間可以與之抗衡的企業??
謝謝您



我不知道三星未來走勢

科技業的變動很快
我覺得很難去猜測幾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巴菲特目前為止也只投資一家電子科技公司
就是比亞迪
但他投資的並不是比亞迪這家公司的電池、太陽能或者汽車業
而是王傳福這個天才
我覺得這是可以去思考的方向

我在考慮未來的投資時
除了權值股考量外
幾乎是跳過台灣的電子業
理由很簡單
現在很多都是只賺3%
台幣前一陣子隨便升值個1.5%
電子業就陷入困境
毛利太低的情況下
未來電子業一定要轉型
台灣人突然發現吃這麼賺錢的蘋果,竟然只吃蘋果最小的屑屑
美國人賺50%,台灣人賺0.5%
差別不是技術
是觀念
我前面提過大陸人很早就知道一流的企業要搞規格,二流的搞品牌,三流的搞製造
台灣現在就是要從三流跨到二流

台灣經濟發展是從對日抗戰後
日本人離開後,利用那些搬不走的舊廠房和設備
從農產品加工業開始
一開始就是做出口而不是給島內的人自己用
因為國民黨要籌打回大陸的軍事錢
這模式就一直延續下去
1950~1970什麼都代工
雨傘王國、帽子、自行車、玩具王國....
這時候的台灣、家庭就是代工
台灣代工了一大堆傳統產品
外國人用的一大堆東西上面都印著MIT
1980之後十大建設,成立科學園區開始搞高科技
台灣又開始成為電子王國
全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和電子零件生產代工
幾十年來,其實觀念一點都沒變,只是產品的差異

代工的缺點這幾年來我們看的很清楚
賺的是血汗錢
工作比人家辛苦
錢賺的還比人家少很多
歐美跌時,台灣跌更多
美國金融風暴可以讓全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台積電放無薪假
台灣這60年來除了生產的產品不同外
整個結構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以代工出口為產業的基礎
已經將代工搞到全世界最大還賺不到什麼錢時
就是已經到了該轉型的時刻

前天郭台銘說要在中科搞一個機器人王國
這是什麼?
其實還是代工
只是把生產方式大量的自動化
本質上還是沒有改變
林百里說恨台大沒有教導創意
台灣缺的不是技術
是觀念

郭台銘認為台灣沒有環境搞品牌
我並不這樣認為
但品牌的建立的確是需要打破一些傳統思維的
例如台灣人為什麼能搞代工?
有很大因素是台灣人節省和樸實的價值觀
所以我們台灣人做生意靠的就是比別人低的價錢在競爭
別人開5元,我3元就能做
我節省成本,辛苦一點,賺少一點
單子就被我搶來
這是台灣人從戰後沒錢又缺乏物資的環境下所傳承下來的生存之道
但搞品牌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瑞士人賣的高級手錶是什麼?
其實就是咕咕鐘
瑞士人很厲害吧,能把同樣一個東西包裝成價值高出幾千幾萬倍
怎麼樣把咕咕鐘轉型為全世界大家都夢想要的高級錶?
有記者問某家瑞士高級錶的老闆
你們瑞士人一隻高級錶賣30萬、50萬,成本卻不到1、2萬,你們賺翻了吧
他回說,但是我們的錢都是花在說服你相信這是高級錶上

這種觀念就不是台灣人的天性
我們會覺得這是在騙人
一個100塊的東西,台灣人想的是賣人家70塊是在幫助人
但賣1000塊就是黑心商人
所以這種良心讓台灣人做不了真正的好品牌

你買一台雙B開
是為了什麼?
安全也好,操控也好
我們真正沒說的就是那種感覺
你開了感覺更有自信,讓人家看的起,想讓人家知道你有本事
我們要的是這個
女生買LV也不是因為比較耐用或品質比較好
這種理由只是怕在保守社會被貼上虛榮標籤
iphone最大價值不是在產品上
大學生拿iphone是要他的同學覺得他很屌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在產品的製造上
是在那看不到的人性感覺上
要搞全世界最好的品牌,不能再用低價搶市的觀念
而是要了解價值是什麼

品牌和製造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這跟整個社會的風氣與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
代工陷入困境就會逼你去走品牌
宏達電以前也是代工
但老闆有遠見比較早看出這一點就提早做了或者說賭了
未來台灣會有更多企業走這條路
我認為不會像是韓國那種扶植出一家特大企業那樣
也沒有必要如此
而是眾多品牌獨自嘗試打拼出來



馬提 wrote:
我不知道三星未來走勢...(恕刪)



我喜歡看馬大哥的言論
究竟
  • 1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