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台灣4家面板大廠都已經公布上半年財報和下半年展望.... 但大陸那兩家,BOE和 TCL 還在和會計師協調作帳,好像等 8月底才要公布 半年報和展望...就算兩家公布的數字都是假的, 外資還是要等 這兩家 新上任的龍頭大廠 正式財報出爐,才要動作.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外資可能怕 TCL 或 BOE 萬一搞笑爆雷,意外宣布認列 幾百億的一次性資產減損,打消呆債.就算所有研調機構 和 重量級外資分析師, 都一致看好面板產業下半年營運和獲利,在大陸 BOE 和 TCL未正式公布財報前, 這兩家的股價最近也是陷入整理走弱,沒法創高.
阿共當年用 5倍薪挖台灣面板人才,逐步消滅台灣面板產業, 現在只能出 2.5倍薪挖台積電人才.... 不過,台積電年薪原本就比較高些,有2.5倍薪也不錯, 多數人還是會見錢眼開,幫祖國消滅台灣半導體業.市面上 256GB 隨身碟約 $900, 但寫入速度緩慢,大都只有 30MB/s以下, 我copy 滿 愛情動作片資料, 要等一個多小時.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 256GB , 512GB 的 固態SSD隨身碟, 寫入速度超過 500MB/s. 價格已經掉到和傳統隨身碟差不多.在中國大量擴產低價傾銷之下, 看來,明年就會出現 512GB ,$900 的 高速固態隨身碟了.我4年前買的 120GB SSD,價格約 $1600. 這幾年SSD價格跌超過 7成.8K 畫質要使用大量儲存記憶體.SSD 價格暴跌, 幫 8K 超高畫質的儲存時代 鋪路.三星新機 S20 支援8K影片錄製:5分鐘8K@24FPS , 就佔用3GB 記憶體....錄製1小時影片 要花多大SSD 空間?傳統的 1080P @30FPS H.264約使用 8GB,4K @30FPS H.264 約使用 22GB.8K @30FPS H.265 要使用超過 45GB.====================中國2.5倍薪挖台積電100人《日經亞洲評論》昨日報導,自去年起有超過100位的台積電工程師及經理人員被挖角到中國的「泉芯」(QXIC)及「弘芯」(HSMC)兩家公司,主要發展14奈米和12奈米製程,更透露給出的待遇最高是台積電2至2.5倍。從台積電把人才挖到中國的舉動,也能讓北京中央開心。不過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挖角已經歷時一段時間,但台積電營運並未受到影響,有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的分工相當細密,除非是掌握研發的關鍵人才,例如副總級以上的,否則中國很難在短時間內追上台灣,但該人士仍提醒台積電須注意商業機密外洩的可能性。======================陸廠增產NAND 報價大跌10%美中科技戰延燒,中國大陸力推半導體供應自主化,當地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龍頭長江存儲狂催油門,不僅技術大躍進,第二期廠區也如火如荼興建中,月產能將大增二倍至30萬片。紅色供應鏈在NAND領域大崛起,打亂市場秩序,本季旺季報價逆勢大跌10%,第4季供過於求狀況更嚴重,威剛(3260)、群聯等相關台廠壓力大。長江存儲是2016年由紫光國芯與武漢新芯兩家公司合併成立,在大陸官方給予資金、人才全力扶植下,僅四年不到的時間便快速崛起。隨著長江存儲技術大躍進並大幅擴產,恐複製面板等產業的歷史,顛覆NAND市場。長江存儲雖然僅成立不到四年,去年便成功出貨64層3D NAND晶片,今年4月更宣布完成128層3D NAND晶片研發,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長江存儲規劃,旗下第一、二期廠房總投資額為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200億元)現正進行二期廠房興建,預計明年完工後,總月產能將大增至30萬片,增幅高達200%,第4季供過於求態勢將加劇,均價跌幅持續擴大。=======================宇瞻總經理:疫情影響需求 記憶體轉為供過於求宇瞻今日於證交所舉行法說會,總經理張家騉表示,上半年因疫情影響智慧型手機需求,但帶動資料中心、筆電等需求;公司於上次法說會時,對記憶體展望原本樂觀,但疫情令全球經濟活動受影響,尤其消費型產品受影響大,DRAM市況已自第二季起轉為供過於求,恐影響至2022年的上半年;NAND Flash則是從7月起轉為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
昨天路過 微風南山的二樓 華為直營店,我在店門口吹冷氣站很久...心想我家如果也能有一台該多好,但我看上的不是 華為旗艦手機, 而是喜歡上門口的那台宣傳用 85吋大電視....85吋面積是 一般43吋的四倍大.站在85吋之前,好像身處小型電影院一樣的臨場震撼感.5G網路可以支援 8K 電視畫質進行即時撥放,但 手機小小螢幕, 1080P 畫質就已經很好, 4K在手機上 看不出差異, 更不需要用到 8K畫質, 不知 5G手機有何實質效用? 半導體和代工業卻都很期待 5G 手機將引爆龐大商機....現在全球消費習慣大改變, 旗艦手機變得不好賣, 造成 DRAM和NAND 供過於求....相反的,大螢幕顯示器或電視,卻是賣到缺貨.大陸早己大舉投資 幾十座晶圓廠, 且DRAM業者供過於求,部分產能也會轉作 晶圓代工...代工業法說會 都喊 老舊的 6吋 8吋晶圓廠產能吃緊,造成低階製程的 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缺貨, 但 手機銷售衰退, 相關零組件應該也會大幅衰退, 就算 面板有替代性的爆炸需求出現, 8吋晶圓廠應該不至於不足阿?SEMI:2020年預計 18 座新晶圓廠投資總額達 500億美元「30家晶圓廠,會倒20家?」中國半導體殺戮戰降臨謝志峰提到,中國近年積極投資半導體,很大原因是負責官員可因此建功升官,但 新廠少說五年才會賺錢,更別說經常受限於人才、產品及技術,因此他大膽預測在三十個陸續興建的晶圓廠中,恐怕有二十個會倒閉,成為名副其實的「半倒體」。謝志峰也說,台灣同樣薪水聘到的人才,素質都比大陸人好很多,但不少原本在台灣薪水10萬美元的人,跳槽到大陸工作就會加薪到30萬美元,他開玩笑說,所以很多大陸企業乾脆在新竹設公司,薪水也不用加那麼多,台灣員工也不用離鄉背井到大陸工作,大家都很滿意。此外,對於美中貿易戰帶來的衝擊,兩位也都認為,短期雖然對中國有衝擊,但卻激發中國建立自主技術熱潮,尤其目前許多採購都刻意「去美化」,也讓台商及本地商訂單大增,只要假以時日,兩岸半導體企業的成長相當值得預期。
和碩宣布 每股$87.5 , 溢價21.4%, 收購轉投資的子公司金屬機殼 鎧勝,整合共享集團資源. 交易金額 145億.本併購案完成後,鎧勝將成為和碩百分百子公司。鎧勝 - KY 近兩年資本支出過大,回收效益不顯著,近兩年呈現虧損,加上未來機殼與組裝代工產業進行垂直整合,成為成本控制的必要趨勢,和碩將把鎧勝 - KY 併入,提高集團營運綜效。和碩原本就持有鎧勝 60%股權. 和碩內部很多中高層員工,都持有 鎧勝股票. 拿和碩廣大股東的錢, 來高價收買和碩中高層手上的持股 .和碩中高層員工和 鎧勝的股東真爽! 連續多年虧損的鎧勝, 5月股價只有$40 ,現在突然被人用 $87高價收購.天底下無奇不有....和碩小股東哭哭...友達要不要也考慮 溢價5%, 收購群創, 整合共享面板資源, 溢價不要太高,不然友達股東也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