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鴻海分析篇20190330起)(宏碁轉型之路篇舊)

Acer_kewei wrote:
公司又聚餐吃飯,吃...(恕刪)


完全認同你的說法,我比較希望拉一跟上去到16.x後,在盤跌維持在15.8附近,等到8/11開第二季財報,而不希望洗盤,假若第二季財報開出比上一季好(毛利率9.68營利率0.81),股價到20應該就不是問題了,但20.x萬張的借卷就虧大了,借卷的大戶應該會在8/11前加減買一些,但又不希望買太貴,所以很有可能會洗盤,趁著這次國際股市下跌時
來看一下這周的集保持股級距變化吧~~

這周超級大戶少了4個人,由240人變到236人,不過股票卻只少了579張,這一點可以看出來,這4個人只是剛好超過1000的小超級大戶,股票被真正的超級大戶吸光了,持股0~30張的散戶少了261人,股票被吃掉1363張,600~1000張的中實戶少了3個人,股票被吸掉2678張,100~200張的少了6張人,股票少了711張,此周的股票落在持有30~100張的18個人,吃掉了1109張,最主要的應該是被200~600張的10個人,吃掉了4224張。


以這周的籌碼來看,真正的超級大戶吃到了小超級大戶的股票,中實戶吃掉中實戶的股戶,所以似乎看不到很明顯的籌碼更有利的跡象,但是…,我為各位創建多1%勝率的環境中,各位就看得出來這周的籌碼是不是有利,我們此版的中實戶吃光後,籌碼馬上就會變成穩等籌碼,我教大家怎麼看這周集保持股級距變化,各位把超級大戶總持股,加上我們每一周持股增加的數量,那才是真正的集保持股級距變化。

舉例,如果平常我們此版一周增加,我隨便舉例,真實的增加數量以雲端連結為準,若我們一周增加4000張,此周的超級大戶持有就會變-579+4000,來到正3421張,而且這是穩定的籌碼,這是公開資料別人找不到的,是我為各位建一的多1%環境所帶來的優勢~~




###################################

這星期我沒有要公怖詳細的雲端excel籌碼,但是,我記得我這星期有一直和大家說,我們此板的原中實或新加入的中實戶動作頻頻,我的排名一直一直被往下踢,我給大家看我們此版這星期的級距人數變化,在雲端上我會更新"宏碁集保中籌碼變化及人數變化0708",此檔案還含有我們的總人數,但不包含持股張數的變化。各位看到某級距有少4人,那是因為加碼所造成的,我開excel金庫到現在,總共只有兩個人和我說賣了股票,一個持有近千張,剛好資金需要賣了10張,另一個持有約兩百張,賣了五十張。我想雲端excel金庫中有"更新庫存帶總數日期"這個欄位,我只要更新這欄位的日期,我都是有看到他寄總庫存量的,我說過,這雲端excel金庫,是要幫助一些太頻繁交易的人,給大家一個心理上的金庫,讓大家不要頻繁交易,我想成效也是不錯的,一般來說,一開始買時,最容易三心二意,買了三個月後,其實你就無感了,就抱得住了,另一個會讓人抱不住的原因是,想佔別人便宜的心態,這是人性的壞毛病,例如今天先賣,然後等跌了5毛,1元時再進去買進,這樣就賺到差價,這是另一個頻繁交易的主因,平常沒消沒息的要發生這種跌5毛,跌1元的機率不高,除非是財報出來後,所以平常不要有想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時,其實就是幫助自已不要頻繁交易的方法。

沒開財報時,股價一時下跌,我心理想,反正有欠錢的就先拿去用,心理怕的就先把錢放回到自已的戶頭,哪一天你不怕了,你還是會回來,只要宏碁轉型的方向是正確的,你總有一天會回來,如果你不回來,還是會有別人取代你,這是一個有效市場,好東西不怕沒有人要,只要你看基本面覺得這公司是好貨,股價下跌時,其實是有一些不識貨的人以便宜的價格賣給了識貨的人,我們只是暫時看到某個成交價,賣的人是真正的負擔了把好貨便宜賣的代價。,如果你這樣想,當股價跌時,心理就不會有壓力~~,這不是安慰的話,這是事實~!!


nostalgia047 wrote:
宏碁的電競產品真的...(恕刪)


雖然我只買幾張宏碁~ 但還是要講一句良心話!
宏碁的電競筆電跳脫制式的內容
還取一個很響亮的名字 Predator 很有殺氣!很震撼!很有侵略性! 大殺四方! 玩遊戲的就是需要這種魄力
取的名子好! 就會紅!
吃掉麥當勞的 雷克洛克Ray Kroc 當年就是以麥當勞的名字打天下
而不是用他的戲稱" Ray Kroc ? 雷,克"弱"克"? 遜爆的名字來展店~~~~

回到電競領域~外行的人第一次看到這款電競
還以為這Predator 是哪間新創電腦公司哩!!!!


可能有一些沒有看完整棟文章的人,會好奇為啥中實戶們一直加碼宏碁,有些人會覺得我們只是想當土豪用籌碼打死別人,其實中實戶,大戶們看的東西和一般小資族比較不同,小資族看的是股價波動,看到的表面的獲利,中實戶、大戶愛的是別人還沒有看見的東西,怕股利會繳太多稅,喜歡買有價值性的公司~~所以以下文章是以前寫的,我看到的這些東西才是中實戶、大戶買進的主原,沒有人願意拿5000萬,買到一間價值1500萬的公司,其中有6~7成去要付給別人當眼光費,想要"投資",當然是自已花時間,自已研究這家公司,未來別人付你眼光費,這樣才會找到一個值得投資的好標的或好公司~~~

有很多人誤會,我眼中所謂的值不值得,別人會拿台積電,鴻海,中華電信…等績優股來說,這些公司淨值也是低,股價也是要付出未來12~15年的公司獲利,所以股價合理,合不合理和值不值得是沒有絕對關係的,想要花時間去得到合理的報酬,下跌時願意抱個12~15年,那當然無所謂,買了這些績優股後,就先付給別人眼光費吧,誰叫別人當初花了大量的時間研究了,看出這些公司的價值,你卻只想坐享其成的享受穩健公司的股息,試想,一般穩健的公司,哪間公司不是從新公司,鳥公司,不賺錢公司一路一路努力過來的,有多少公司在幾年間,十幾年間下市的,所以最終留下會賺錢的,穩健的,你就付點眼光費,因為你不想研究,只想花"時間"獲取合理報酬。



以下是之前寫的文章,我認為我看到以下宏碁種種體質改善的證據,我認為宏碁值得買,這裡很多中實戶,大戶也用行動表達對這些證據的讚同,很多投資者,現在不投資宏碁,是因為沒有看到或看不懂這些證據,未來等媒體或是外資群說,調高宏碁目標價時,一般投資者才會注意到,但那時你就得付出眼光費了,外資也不是吃空氣的,他們的投資報告也不是免費給你的,跟你說調高目標價時,那時外資群早機不知道買了多少,你都不知要付未來公司幾年的獲利當眼光付給外資了~~


趁著六、日,大家有空復習一下當初自已看到的證據,這些證據不會因為股價漲了5毛,跌了8毛而改變的,愈便宜賣給別人,別人愈爽~~


Acer_kewei
文章人氣: 1,220,145
2017-03-31 20:13 #1

我常常在說,宏碁體質逐年在改善,stan哥說宏碁做了很多檯面下一般投資人看不到的事,如果你不像我這麼相信stan哥,你不會去細看宏碁到底做了什麼檯面下的事~~

其實這些年來,我看財報,我學到不少理財的方法,我覺得道理都是相同,你個人就是等於是一個人的小公司,你可以用管理公司財務那一套管理你自已的財務,差別是公司規模愈大,難度愈高~~

現在來看一下102~105年宏碁在其它收入及財務成本做了什麼事,改善了什麼體質~
1、其它收入
包含
1.1、銀行存款利息
1.2、公司債收入
1.3、股利收入

2、財務成本
2.1、可轉換公司債費用
2.2、銀行借款費用
2.3、其它利息費用

102年時 其它收入-財務成本=5.3億-9.09億=付出3.79億以目前的股本約佔eps0.12
103年時 其它收入-財務成本=4.14億-6.51億=付出2.37億以目前的股本約佔eps0.08
104年時 其它收入-財務成本=4.76億-3.4億=收入1.36億以目前的股本約佔eps0.045
105年時 其它收入-財務成本=4.35億-2.5億=收入1.85億以目前的股本約佔eps0.06

各位可以發覺這幾年下來,宏碁從要每年付3.79億出去,倒105年可以每年收1.85億進來,這就是檯面下的事,改善體質的事,這一來一回一年都差eps0.2元了,我說我看財報可以學到很多理財的觀念,那就是銀行的閒錢定存一年也是有1.09%的收入,買了宏碁每年還能收股利,只要這些錢大於我需要支出的利息,那我每年啥事都不用幹就多了一些錢出來,換句話說,我的財務體質就是好,因為收入大於支出。



Acer_kewei
文章人氣: 1,220,145
2017-05-12 08:07 #1

驗證一下我們之前說的公司體質及營業費用下降部份

1、公司體質的其它收入及財務成本,如我們預期的一樣,第一季就轉為正數,第一季就是正1300萬,去年第一季還負3100萬。



2、打消損失會讓折舊費用及攤消費用下降,去年的第一季費用為3.9億,2017第一季為2.7億,此部份是影響營利率,也如預期的發生了



3、核心部門資通產品部,2017第一季獲利不輸給去年第四季的旺季,只是其它事業部門第一季損失了2.58億,這也驗證了宏碁筆電部門是有競爭力,而且愈來愈穩定向上。



4、昨天我們假設關鍵零組件漲價造成宏碁毛利率沒有完全表現出來,各位看一下存貨回升利益,庫存放著就賺了5440萬,去年的的總庫存是301億,放著沒事就損失1.16億,看得出來關鍵零組件漲價,那在途庫存2017第一季庫存是80.5億,去年第一季是44.3億,拉高了近一倍,這麼多庫存已經在要去賣的路上了,看得出想衝營收的跡象吧。

5、免稅的股息

一般來說,過完第四季旺季後,不論是在途庫存,製成品或商品水位會下降,宏碁第一季完後沒有要降的意思,庫存拉的比去年第四季旺季更高的水位,此部份也是看得出其企圖心。

以上五點僅有4需要接下來每個月營收再來驗證是否宏碁要衝刺營收,剩下的1、2、3都已確實的發生了,5也是不變的事實,當初買進、持有的理由全部都還是成立~




Acer_kewei
文章人氣: 1,220,145
2017-06-07 16:37 #1

我再帶一次大家以外資的視角看一家公司~~

下圖是陳俊聖接任宏碁的人事費用,一個ceo有沒有管理能力,最明顯的地方在營利率,我們看一下2014,2015,2016這三年宏碁的總營收對人事費用,2014年總營收 3297億,2015年總營收 2638億 ,2016年總營收 2327億,下降幅度為2014->2015營收下降幅度為20%,2015->2016營收下降幅度為11.7%,看一下2014~2016三年的人事費用,2014->2015下降6.3%(什麼營收降20%人事費才降6.3%,這時候股價21~25一堆人買),2015->2016下降9.13%,營收下降幅度11.7%,人事費用下降9.13%還是跟不上,我們來看一下2017年第一季營收560億和2016年營收563億下降0.5%,那人事費咧?降了9.38%,別嚇到,這樣的公司你告訴我股價該在淨值下或是宏碁團隊能力不好,我恐怕是聽不進去的,一般散戶還在那第一季僅賺0.02,死妖股,亂飆,亂漲,沒有看到宏碁改善的證據,我想證據就在財報中,是沒有看到呢,還是沒有進去看或是看不懂,這差很多的。


我們跳回現實生活中,你開一家店,請了10個員工,生意很好時,你多請10個,總共20個,每個月要花100萬的薪水,生意很好,一陣子後,你店的商品忽然沒競爭力了,了無新意,不好用,不好吃,此時你的營收開始下降,如果你是一個王道的公司,我想你不會立馬就砍你的員工,也許就是stan號召一級主管降薪三成,一般員工共體時間,未來如果一級主管受不了低薪的或是不想共體時間的員工,慢慢的會離職,員工少了後,那你的營收會再少,這時你就要有精準的人事管理,讓你的員工少,營收還能保持水準,以去年第一季和今年第一季來看,開始黃金交叉了,營收不會再少了,人事費用還能少10%,接下來人事費用不會忽然又暴增,這就叫轉型中的質體改善了,已經花了三年改善的事,不會忽然又營收降20%,人事費用降6.3%這事,所以了解了嗎?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想,和站在短視的角度想事情結果是不一樣的,什麼要修正多少了,漲多少了,那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改善了體質後,未來獲利會更容易,這是一步一腳印花了三年多得到的成果,不會說啥大盤修正500點,1000點,宏碁體質又變差,沒有這回事。








以下是大家常常看新聞,宏碁取得人民幣理財商品,獲利多少,這也是宏碁新團隊善用閒置的錢賺利息的,去年一整年賺了2700萬,今年第一季賺了927萬,一年會賺多少,927萬x4,從小細節看得出在財務的用心,這種理財的方式,很多電子廠都會用,鴻海,緯創…等。是一個穩贏的短期投資理財的商品,當初我有特地去查過。




最近坐公車(台北)發現後門都加裝刷卡機,可刷悠遊卡、一卡通等。有看到ACER的標誌,原來宏碁有標到這案子,真是後知後覺。哈哈哈哈哈!
btiori wrote:
最近坐公車(台北)...(恕刪)




你算是很快發覺得,一般投資者一定要等獲利出來才會發覺~~,以下網站有詳細的整個發展~

Acer e-Ticketing Solution

近年來,宏碁公司更憑著優質研發技能及服務信譽,獲得眾多交通業者的認同,承接交通部多卡通專案,提供車上多卡驗票產品與系統予大台北地區與中部、南部公車客運業者運用促進其經營效益,更開發票證系統雙向稽核技術結合各家票證公司與業者間的營運規則,協助增益營收管理之效,是目前台灣最大的車上票證設備商


方案特色
宏碁智能交通票證系統
端到端的全系統解決方案
卡片規劃-->前端設備-->票務管理系統-->清分清算系統 硬件產品-->軟件開發-->系統整合-->安裝建置-->營運服務
世界級的票證系統整合廠商
台灣最大車上驗票機供貨商
跨票證公司、運輸業者(車載機)、卡片規格之異質整合經驗
可支持多區域票證公司之交易機制
可支持各票證交易上傳/清分回饋流程
票證+ 小額支付+ 信用卡+ 行動支付整合能力
多卡整合
支持多區域票證公司之交易機制
支持各票證交易上傳/清分回饋流程
彈性設計,符合各區域營運規則
支援里程計費/段次計費/代幣卡/車上售票計費
支援多群組換乘
支持多種扣款模式、團票功能
支援月票卡應用
可整合車載機參數預發布功能


成功案例
台灣全區多卡通整合與建置
支付工具: 悠遊卡、台智卡、高捷卡、遠通
特色:多張票卡使用單一驗票接口。
安裝超過5,000部驗票機、21套CPS、100套DPS
全台灣最大車上驗票機供貨商
南台灣七縣市電子票證平台
特色:整合11家運輸業者,1,911輛公交車,近50個場站,世界首套整合銀行規格PayPass 與交通票證規格之票證平台。
高雄捷運及公交車端票證整合
支付工具: MasterCard Cash
‧ 特色:全球第一張可跨足金融小額消費之交通票證卡片(即單一芯片單一錢包)。
一車多驗票機組
支付工具:悠遊卡、台智卡、高捷卡
特色:縮短各站上下車時間與行車時間
自動售票機
特色:將捷運觸碰式售票機架構導入長途客運


http://www.acer.net/commercial/solution/eticketing.jsp
幸好蘋果不做電競
蘋果賣的是潮
讓臺灣廠商還有機會切入
雙A現在拼命想搶微星的電競市場
我倒是期許可以把電競的餅做大
而不是單純搶微星的市場

過去寶可夢手機虛擬實境遊戲的流行
其實已經有點VR時代的味道
宏碁投資VR是對的
陳俊聖堅持固定把年輕助理帶在身邊
就是怕決策脫離年輕人想法
這種CEO很不簡單
買股票有時候就是在賭CEO的能力

陳俊聖說宏碁的電競2~3年後會上高峰
我想這是中實戶們一直買的理由之一
現在低價買正是時候

陳俊聖還說趁2~3年後電競上高峰之前
他會找另外一個事業接續電競市場
臺灣很多老闆還沒這個觀念
多的是一招半式闖天下
一代拳王幾年後被淘汰
我慢慢了解各位的想法了

萬一6月營收不如預期
各位也不需要失望
我的想法是宏碁走利基市場
萬一營收降是正常的
重點毛利和整體獲利的提昇
可能要等季報才知道了
Acer_kewei wrote:


...(恕刪)

今天到宏碁台北旗艦店看,好失望!現場連一台Predator 系列的筆電都沒有。

後來到三創看看,也只有一台 Predator 21X展示,不知道目前台灣要買 Predator,是不是只能在網路上下單。

希望宏碁加油,至少讓展場可以有 ROG、Razer、MSI的規格。
我認為控盤者會先洗盤機會較大,先做好洗到還原權值15元的規劃,我是設好每個價位要擋多少單,做好資金分配,做最壞的打算,萬一不洗盤,區間盤整的話就靜觀其變吧!
mimilo wrote:
我認為控盤者會先洗盤...(恕刪)


嗯. 原來大家都有一樣的企圖...



不過小弟有觀察一下...

acer股票有刻意被壓低的感覺..

看成交的方式.

似乎是從5月財報開出時.

該漲卻跌.

就一路走到現在..



價值就等時間來驗證吧.

不過想請教一下A大..

六月財報出來. 不就等於第二季季報開出了嗎..?

季報不就是 四五六月的財報嗎..?

怎會有要等到 8/11 的這個問題呢..?

感謝.
  • 13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