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群創轉型邁大步 打進半導體
時報資訊
時報資訊
3481
2020年6月17日 上午8:09
留言
【時報-台北電】群創轉型再跨出一大步,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已提供智慧物流方案給客戶,未來還會積極推廣自動化完整解決方案,以及CIM、MES服務。透過和客戶合作,也希望進入半導體領域,投入以panel level做封測的服務。
群創以工業4.0翻轉製造業模式,從2012年觸控一條龍產線自動化3.0升級到2019年的「zero touch」關燈工廠,透過AI工程關鍵技術,逐步提升自動化製造技術,結合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串連前後段智能工廠。群創自動化相關投資達40億元,都已陸續回收,而且自2015年精省人事費用高達70億元,以智慧製造及彈性決策,快速解決生產問題,帶動工廠提升生產良率和效率。
由於累積的自動化經驗與專業,群創進階提供客戶包括自動化設備的智慧物流專案,協助節省人力,共同邁向關燈智能工廠。群創將機構設計、電路設計,擴充到光學設計與系統程式開發,將軟硬體結合,提供客戶解決方案,將生產物流、資訊流、設備控制率系統化,提高生產效率。
群創董事長暨執行長洪進揚表示,智能製造與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將可協助無法回到第一線的工作崗位上的人,避免曝露在疫情風險中,讓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力,並減少物料的消耗與資源的浪費,因此自動化與智能製造,在此特殊時期就是適切的解決方案。群創近年在非顯示器領域尋求新契機,基於對於自動化的經驗累積,以自動化團隊賦能協助客戶。
楊柱祥說,群創可以單一一個產品,三個月內快速拉量到百萬片,品質受到客戶肯定,就是倚靠高度的整合和自動化。(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a01414945200 wrote:
P大能想通為何雙虎不(恕刪)
最近上網幫親友找一隻 中價位的防手震的 拍照手機 ,
華碩 的 Zenfone 5Z ( S845 + 6GB/128GB + OIS) 定價 $1.7萬 現在賣 $0.9萬
htc 的 U12+ (同樣規格 S845 + 6GB/128GB + OIS) 定價 $2.5萬 現在賣 $1.1萬
兩隻類似的規格, 價差為什麼這麼大?
我猜原因大概是 華碩擅長 costdown , 用料精簡, 產品CP值高
htc 不會costdown ,用料較實在穩健, 但成本高,售價高...
兩隻採用相同的 Sony 感光器.
但專業拍照單位 測試, htc DxO 分數103分 , 華碩 DxO分數 90分
網紅實際拍照比較 , hTC 拍照攝影效果確實較好.....
我個人2年前買過 htc 手機,攝影防手震真的不錯....用了2年多,目前仍在使用.
================
友達和群創兩家產品屬性 ,也許就像 htc 和 asus...
友達重視未來發展性,長期投資較多,專利技術等級較高,國際電視大品牌的旗艦機種常用友達面板 ;
群創則重視短期的獲利和成本.
群創在鴻海政策下, 擅長costdown ,電視面板出貨量幾乎是友達的2倍 , 但多屬 生產 大宗主流低價 23.6" 40" 面板 , 得和 大陸業者 拚低價... 當面板榮景時, 出貨量大獲利好.但供過於求時,虧損也較慘重.
台灣不適合再去和財大氣粗的大陸拚低價...群創正趕緊轉往中高階市場, 轉型過程會比友達吃力.
群創背後有一個富爸爸, 鴻海....但富爸爸卻不願拿錢出來,好好栽培群創這個兒子,老是凹兒子,幫爸爸揹黑鍋,收拾爛攤子.
友達背後有一個窮爸爸,宏碁集團....
也許南北有差,
群創員工薪資水準較低,不易吸收好人才.
友達員工薪資水準較高, 不做事的資深肥貓,冗員可能不少,
友達需要 有外人進去改造其效率不彰的成本結構, 群創則需要有人進去提升產品技術層次.
友達和群創 兩家企業文化不同 ,
友達的技術布局完整,技術領先,
窮爸爸宏碁集團,沒錢買群創, 富爸爸鴻海雖不愛這個兒子,但也不想賣兒子,把兒子留在身邊幹苦力.
宏碁過去倒是有賣兒子給鴻海的紀錄, 宏碁當年把新竹交大旁母廠的 國基,用 350億賣給 鴻海.
宏碁後來甚至打算把旗下的代工大廠緯創, 也要賣給鴻海, 但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極力反對,收購才沒有成功.
大陸國務院旗下的中電熊貓,長期和日本夏普深度合作,以為就能站穩市場地位,但日本人那套經營和技術,讓中電虧損多年,財務困難, 最近打算要結束,把工廠拆分拍賣給 BOE 和 TCL.
郭董捨近求遠,不投資台灣友達或群創, 大老遠跑去投資日本夏普, 個人出資超過5百億在面板事業, 慘遭套牢, 日本夏普賠大錢,大陸最新的 SDP 10.5代廠,經營不符成本,美國新廠蓋不下去.
郭董若還有心深耕面板,想要反敗為勝的話, 郭董 可考慮向施振榮開口買友達,拿下友達最新的技術專利布局 ,好好改造友達群創夏普 三家公司,取長補短. 但 硬直的李焜耀應該會反對.
去年郭董想選總統,可惜努力不夠,.功敗垂成, 他讓當總統,經濟部可能會重新 重視台灣面板業整併.
馬政府初期,經濟部曾打算促成 友達收購奇美,或 友達和群創整併.但郭董和李董 都想強勢主導,最終失敗.
後來政府對面板業 就採 放牛吃草,任其自生自滅.
pqaf wrote:
友達每年賣產品,扣掉(恕刪)
以下可能有一點國際政治的角度,請不要過度放大:
「友達公司經營層每年又拿出 400億添購昂貴的新設備,新廠房」,可見面板業是需要不斷高資本投資(毛利約10~20%),
「每年至少要準備 300億台幣還給銀行.... 對於每年營運現金流入 200~800億的公司, 這300億債款不大...」但是全世界產能提升(特別指中國),已造成友達2020Q1營運現金轉成-28.11億,且2017~2019陸續從800→400→200億在減少。
但是樓主也提到中國政府補助支持,妄想說是當賭本養套殺云云,但客觀上中國國內未來就有很大的面板需求,與其給其他外國廠商賺取利潤自或欺負(樓主不也說華映當年趁著 大陸全民瘋面板, 向中國銀行借錢,搬錢回台. 最後破產,留下一屁股債給大陸合夥國有公司和福建省政府,中國證府或公司自然有學到教訓),不如自己擴大生產(外加提供就業),當產品只要達到一定規模以上生產,就有很大成本效益(也因為蓋一座10.5代或11代前期成本高,會顯示出中國現在帳面上賠本便宜賣),當年鋼鐵業也是一樣。
問題不能怪中國(如果因為別人做了什麼破壞舊平衡,所以怪罪是因它而失敗....永遠會被時代淘汰),台灣內需小,如果永遠都發展製造業外銷,上面的場景會一再上演(台灣跨國大型製造業永遠都必須面臨的),特別我們沒有一個大國政府支持與保護(最有文化語言關係的親屬又是我們及美國聯盟所認定的敵人,中國),看歷史上當年世界強權: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現在美國GE、波音、APPLE、GOOGLE、FB等等都有強大國家幫忙撐腰。
面對這種問題,就連美國也只能用金融、關稅和技術封鎖的政治手段抵衡,友達後市只能賭這波洗牌,沒被洗出局,搭上順風車,那和樓主說的中國政府不一樣也是賭嗎?
pqaf wrote:
彭双浪在網路上公告的 致股東報告書中指出,大陸面板廠產能擴充雖已減緩,但已對面板供需造成嚴峻影響,產能過剩成常態,在TFT-LCD產業中,產能已非唯一的競爭優勢。未來顯示器需求呈多元面貌,客製化規格需求增,強化技術、營運管理及深耕客戶將為面板廠競爭力關鍵。
面對產業供需失衡挑戰及國際貿易衝突和疫情造成的經濟結構影響,友達積極朝提升核心事業價值及布局場域經濟轉型,要成為率先脫離面板供需失衡循環的業者,並提升獲利。
感覺友達在十字路的風口上,還在溫水煮青蛙,現在國際外資也在看面板報價和友達高層怎麼應對,俟機而動!!!(外資在美國QE後錢多多,拿點出來賭是很正常的,反正友達手邊還有近800億現金可以撐個一年半載)
pqaf wrote:
最近上網幫親友找一隻(恕刪)
P大 又跳太遠了,不過 ,提到鴻海夏普,如果某人真的熟悉的話,就不會被套牢了XD
抱歉離題XD
其實2家後面金主都很夠力,只是琢磨的點不太樣 擁有的資源,缺乏的也不同
如同P大說的 泛宏碁集團=品牌端
友達在集團之中的定位能提供什麼呢?
鴻海代工很強 又有夏普作品牌端
群創集團之中的定位又能提供什麼?
一條龍整合已經是必然 用更嚴格的角度 我會說是過去式
大家都是老狐狸 算盤都很會打 友達群創整併是100%不可能的
補充一下 熊貓被拆成2家公司吃,其實很明顯補貼到盡頭了
錢都是有限的,不是 無限的,政府的思考邏輯和公司的思考邏輯事絕對不同的
政府需要搞好每一個它需要的項目和單一公司真的不同
特別在集權的國家中
跟大家交流一下資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