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阿共廣開面板廠,目的...(恕刪)


京東方在沒有政府補助下、去年只虧損不到60億台幣?

這家公司的底子有這麼好?
monguly wrote:
京東方在沒有政府補助(恕刪)
那些只是非經常得補貼,就有幾十億.....其他還有經常性,慣例性的各種補貼,退稅,債務豁免..幾百億的補貼,沒寫出來

5座TV面板廠,用成本的 6折價格傾銷, 兩座規劃產 2億片的 OLED新廠,實際出貨量不到 4000萬片.....BOE每一座廠都處於嚴重虧損中,

BOE營收約 5000億台幣,虧損恐怕上千億....

BOE 股票市值 6千多億台幣, 2月武漢疫情緩解時,BOE市值更達 1兆台幣, 阿共政府持股極高,為了防止股票下跌損失,每年補貼個千億, 維持市值, 也算有賺.
政府基金持股成本低 , 當BOE股價漲高時,隨便釋出一小部分持股給韭菜散戶,價差就可賺回幾百億.

京東方對外號稱投資 4千億(人民幣)大手筆蓋廠, 財報卻只認列 2100億固定資產,另有 822億在建工程還沒轉固. 10幾年下來只完成 820億折舊攤提.
還有幾千億設備尚未完成會計折舊, 但前年折舊費用只認列 133億, 去年折舊費用也只認列 184億而已, "小本"經營. 有如此的天時地利之便,不賺錢也難.

向 日韓採購幾千億設備,好像不用算錢似的.

TCL BOE 和地方政府進行持股比例分擔, 新廠只持股8%, 把新廠初期重大虧損都轉嫁到地方政府身上。

新建項目折舊大,爬坡慢,市場價格崩盤,地方政府持股比重高,要承擔最大虧損。TCL BOE憑藉獲利假象,負責炒高股價.
等日後項目運營和業績都穩定,折舊費用減輕,BOE 和 TCL 順勢回購政府手上股權。約定條件成熟時,以成本加利息回購政府方持股。





中電熊貓花了幾百億蓋廠,現在快破產了,去年年底趁早一口氣認列 57億資產減損,免得破產清算時,資產負債帳目對不起來.

大陸某知名上市大公司,資產財報上,現金有 100億,但到期的 20億公司債,卻拿不出現金償付,變成違約. 百億現金不知藏在哪裡?
提列折舊費用的方式是合法的嗎?如果是,提少一點久一點有何不可?
支撐公司的應該是龐大的營收、龐大的現金流吧,P大於等於AVC就可以繼續經營下去,沒有倒閉風險⋯
至於小營收小現金流的有獲利的
ex彩X公司,應該比較危險吧!
難怪友達還要繼續借錢花?
rrosarian wrote:
支撐公司的應該是龐大的營收、龐大的現金流吧
BOE新廠一直擴建,出貨量高速成長,營收自然就會成長, BOE 去年營運現金流 就有260億(人民幣).

但 大陸投資人只強調 營運現金流增長, 卻忘了, 投資現金流,籌資現金流出的問題.

大舉擴產,去年必須支付 490億現金向日韓採購設備,

積欠銀行上千億債款,逐年到期,也得大筆提列現金.去年償還 370億債務.

營運賺 260億好像賺很多的假象 ,但投資和還款花費就超過 860億, 現金根本不夠用,

BOE只好繼續發債,繼續向銀行借錢,籌資借款 757億(人民幣)來花用

好像敗家子,拼命刷卡預借現金,開party,叫了一堆公關小姐充場面,打腫臉充胖子,賠錢賺吆喝.

上千億的借款,每年銀行利息幾十億, BOE和友達 一年的淨利,都沒有 銀行利息費用高.銀行團和台日韓設備業者,才是最大贏家.
BOE TCL 的這次季報, 比友達群創還早公告.

===============
TCL( 包含面板 和其他投資業務) 公佈

2020一季報,營收 137億元,淨利潤4.1億,扣非虧損 1.1 億(人民幣)

其中的 華星光電面板業務
營業收入91.4億(19Q4,94.6億),淨虧損1.74億 扣非後虧損約 7億(TCL科技,其它收益6.2億)

【京東方面板業務:淨虧損1.17億,政府非經常性補貼 26億,其他業務收益11.4億】

華星光電
大尺寸產品(t1、t2、t6)收入61.9億(19Q4,53.8億),出貨688萬平方米(19Q4 653萬平方米)

中小尺寸產品(t3、t4)收入29.5億(19Q4,40.6億),出貨22萬平方米(19Q4,35.7萬平方米),出貨量1658萬片(19Q4 ,2619.1萬片)

武漢 t3 LTPS廠 受疫情影響,出貨量大減.

華星光電的 面板出貨面積已經 比友達 多 15% , 但 營收比友達少 20%.ASP 差距 40%.
華星光電的 ASP 每平方米只有 193美金, 友達約是 300美金.
華星光電的 TV 面板ASP 只有 135美金.
各家國際大品牌的旗艦機種, 採用友達 8K 頂級面板, 售價幾十萬,嚇死人貴, 銷量肯定很慘.

但 大陸家電業者, 把 8K 電視直接下殺到 1萬多塊, 大約是3年前 4K電視的價位. 這下全球 8K 時代將快速輪替.今年 8K 電視雖少了奧運行銷, 但 8K 這種價位,對歐美消費者即具 吸引力 .

面板廠提供 市場更高規格的 8K面板,價格卻沒法大幅拉抬,真慘.

====================

《韓媒:長虹8K電視採取侵略性定價,或對未來全球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據韓媒etnews報導,全球8K電視市場之所以增長緩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認為8K電視非常昂貴。不過近期中國家電廠商長虹推出的8K 液晶電視系列,價格甚至不到三星電子和LG電子的一半,這似乎意味著8K電視將很快普及

4月22日晚間,長虹電視舉行5G+8K全球發布會,推出了8KD系列8K電視,55英寸售價4399元,首發價3999元(人民幣) 約台幣 1.8萬

據了解,長虹近期在線上發布會上推出了歸屬於長虹8K 5G電視品牌的Flash系列、Explorer系列、Artist系列以及D8K系列。

而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即長虹對於8K電視的價格策略。據悉,長虹剛剛推出的8KD系列中, 55英寸到75英寸的售價在572美元到1225美元之間,這一價格區間甚至還不到三星電子和LG電子8K液晶電視價格的一半。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在規格和面板上可能存在差異,但很難看出韓國8K電視和中國8K電視之間的價格差距將持續擴大。但是,如果中國企業繼續降價,那麼其它企業也將不可避免地開始降價。

值得一提的是,TCL、海信等中國其他主要電視廠商也很有可能將以低價推出8K電視

韓媒指出,全球8K電視市場之所以增長緩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認為8K電視非常昂貴。不過隨著中國企業紛紛加入到8K電視的陣列,成本大大降低,那麼從今年開始,全球8K電視市場的推廣將開始獲得動力
刪文
TCL 李東生透露,疫情導致公司損失了15%的產能,“一個是供應鏈,有一些物料確實沒有保證供應,會影響產量。另外一個,我們的人員也是太疲憊了,按照要求只要身體不適的就把他單獨的隔離開來,所以到中後期上班的人員也是不足,這些都影響到產能。

===========

之前不斷重申,產能不受疫情影響,來拉抬股價到 $7 多....

現在財報虧損後,才說 武漢損失 15%產能...... 台廠和陸廠, 這些經營高層,講話都不可靠.

新加坡疫情失控,全國封城 2個月, 友達在新加坡的 4.5代廠原本就已經在虧損,現在可能虧損更大了.
大尺寸出貨面積是小尺寸的30倍,收入卻只有多不到50%
數據正確嗎

pqaf wrote:

華星光電
大尺寸產品(t1、t2、t6)收入61.9億(19Q4,53.8億),出貨688萬平方米(19Q4 653萬平方米)

中小尺寸產品(t3、t4)收入29.5億(19Q4,40.6億),出貨22萬平方米
(恕刪)
陀螺不打轉 wrote:
大尺寸出貨面積是小尺(恕刪)
數據正確, 因為 TV ASP 只有$130 , IT ASP 約$400 ,手機ASP有$2000以上.

面板產品 ,越小片,製程越複雜, 每平米單價越貴....所以,三星和日本JDI 這些技術領先者,選擇做單價高的 手機面板. 且手機業務,常常連 背光模組生意一條龍服務,更好賺...

專做背光模組的瑞儀,EPS $12.6.中強光電,EPS也很高.


CSOT 是因為武漢 LTPS產能嚴重受損, 否則 正常情況下,CSOT 一座 6代LTPS廠的產值,約當於 3座超級 TV面板廠的產值.

一座 8.6代廠12萬片/月 (66萬平方米), 造價 1200億台幣

一座 6代LTPS廠, 5萬片/月(14萬平方米) ,造價也是 1200億台幣. 產值卻是 3倍.
  • 38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