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何首烏 wrote:
連大您好:
拜讀討論串許久,小弟斗膽請教理財規劃~~~
小弟1975年次,目前已婚雙薪無子女(無生育打算)。
年薪: 弟稅後約80W(醫學中心助理、非正式編制,大學兼任講師),弟媳稅後約45W(軍方雇員、正式編制)。
負債: 零(老公寓一戶、國民車兩部)。
弟可動支資金: 約400W,目前分拆成10W定存單40張增加資金提取彈性。
股市資金: 約60W,目前帳面損失約10%,並不會造成資金壓力。
家庭支出: 弟全額負擔(估計月支出約3W以內),弟媳收入自理(兩人保險及投資均自理)。
雙方家庭長輩預期支出: 無法估計,雙方原生家庭均有問題,所以約定均不對原生家庭進行金援,僅三節例行禮金。等待長輩日後年老體衰再各自與雙方兄弟姊妹討論如何善後@@
在未來數年生活穩定(弟最少五年,弟媳自可保障到退休)
均無重大支出計畫(兩人醫療險均已購置許久,保險支出不構成家計負擔)
單就弟之情況想請連大惠賜理財標的供弟詳參(能穩定抵銷通膨以上即可)。
弟與連大相差甚遠,僅能遠目欣賞。懇請連大賜教扶持。
弟 何首烏 頓首
你好 給你倆最中肯的建議
去生個孩子吧
以前有說過 生孩子的念頭
是想既然來這世上走一遭
那就看看自己的孩子 到底長甚麼樣子
透過 生養 教育
等於讓彼此 再得到一次重生
尤其你夫妻倆年紀 財務 都已日趨成熟 穩定
生養孩子
會比那些年輕 身心 財務 都尚待基礎的
更加輕鬆而有餘裕
生活有個重心 討論也有重點
財務也有個傳承
年老也有個陪伴
先父因為連年打仗
等到41歲才能結婚
生到我這個老么 已經47歲了
當初生養三個孩子 而經過50幾年
事實也證明當初是好的抉擇
老公寓可能停車不方便
出入上下也不方便
若有換屋需求
財務規劃就會面臨改變
改為套利模式
若沒有換屋需求
那就給安穩標的 研究進場時機就可
勇敢的去生養孩子吧
時光飛逝
孩子在長 快得很
沒有想像的困難
不要被心魔打敗了
以上說明~








高雄終於要變天了
民國37年 家父在東北打完林彪後
在長春脫離戰場
來到台灣後 就在如今的衛武營
開始訓練新兵
再度投入古寧頭戰役
七十幾年後 父親不在了
我帶著妻小 過來看這片營地
七十幾年前
年輕的軍官小伙子
哪知道 往後的命運?
自己的婚姻
自己的事業
自己的人生
也因為實踐
而有了傳承
人生打過多少勝仗 數次大捷
平凡人 結婚生子
身教 養好
也是一種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