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0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環保貓 wrote:
壽險去年海賺2千億 (恕刪)


不急著下定論,以免自己嚇自己
笑看美果人t吸wu中風折壽
Y's 伊蘇 wrote:
不急著下定論,以免自己嚇自己

伊蘇大,這種垃圾舊聞已吵一陣子,佩服您的耐心答覆,哈哈
長投領股息,每年等股利政策公佈,像在等開獎一樣!對我來說是每年例行的趣味!
KELLY8116 wrote:
長投領股息,每年等股(恕刪)


K大,預估股利應該都八九不離十,我們這些股市新手很幸運可以在01看到前輩精闢的分析
fostery wrote:
伊蘇大,這種垃圾舊聞(恕刪)


F大老神在在~~
這種新聞開地圖炮直接帶風向真的很不可取
中壽財報這麼好,未實現損益還是賺的又不是虧的
怎麼能不發股利呢?除非開發金想要同歸於盡


轉貼:

中壽(2823)獲利可望大幅成長、 IFRS 17 不足為懼,當前股價明顯偏低
IFRS 17 雖增加準備金提存與系統升級壓力,但也使公司資訊更透明
IFRS 17 要求將合約負債的真實狀況即時地反應在財報上,
影響主要分兩點:
首先,收益須逐期認列,畢竟隨著合約即將到期,
保險公司在這張保單上的風險才會越低,
也才越能確認在這張保單上的收益;
第二點則是準備金要能根據當下的利率做調整。
壽險業在賣出一張保單時就會根據當時假設的利率來計算所需提列的準備金,
然而隨著近年來利率大幅下跌,
當初所假設的利率已然與現況不符。
值得慶幸的是,中壽早期規模不大,
投資型保單在以前利率水準較高的時代是各大壽險的主力產品,
但在中壽累積至今所售出的保單中佔比不大,
即便將來折現率以降至 2%計算,
所須增提的準備金也只多出約 16 億元,
相當於當前年度所提列準備金的約 1%。
其實 IFRS 17 對中壽更大的影響是在資訊系統的升級壓力,
由於壽險業商品多、資訊系統複雜,
依中壽的規模來看,建置一套新的系統至少需要 30 億元以上的支出,
且系統建置後的維護成本、顧問費等等推估每年也需要約 2 億元。
若系統升級費用以五年攤提計算,
預期在 2025~2029 年間每年將增加至少 8 億元支出,
約相當於近五年稅後淨利的 7.8%。
整體而言,IFRS 17 會吃掉中壽少部分的獲利,
但能夠讓市場以更精確的資訊計算其當前的價值,
進而降低投資這家公司所需承擔的風險,
對於公司股價應有正面影響。
讓鐵達尼號沉沒的,不是冰山,而是當時人們的過度樂觀。
遠壽。未分配盈餘去年也轉正了。希望配息0.2
「個人式的填息」構思來自 大俠武林 0050

這是去年的股息單,合庫金股息總共領了 200多萬(含配股)補充保費也一共繳了 3.7萬,目前 1,500張的成本約在 15塊錢左右 ,帳上的獲利約 +800萬,而這 800萬給它每年慢慢除息發股利給我,也不知道發不發得完,因為非常有可能還會邊發邊成長。

如此會自動生財的聚寶盆,說真的實在不需要把會賺錢的啞巴兒子給賣掉只為了賺個小價差,

長期投資只要不貪心,這台年年印鈔給你花,
長期投資只要不殺雞取卵,年年增值給你花,

漲個 400 / 500多萬、發200多萬股息,您說這是不是一隻金雞母?像不像一甕甕的聚寶盆呢?只要堅持個幾年並且勇敢地透過恐慌或者是回檔時進場加碼,就可以輕鬆打造出生生不息的被動收入。

除了合庫金印鈔機以外,再加上其他股票的獲利,小c早就懶得算目前帳上到底有多少獲利了,也懶得討論到底有沒有填息或者是貼息議題,因為我們又不是在除息前一天才買進,

您如果在除息前一天 21.85塊才買,那麼以目前來看處於小填息的狀態,但您要是早在 19塊錢就買了呢?16塊錢就買了呢?那麼目前有貼息嗎?我想應該是沒有吧。

低成本的長期投資好手,根本就是每年輕輕鬆鬆躺著喝下午茶等著領股息,而且往往都能在一除息的當下就立馬填息了,所以呀,只要合庫金股價有在個人持有成本之上,那麼對小c而言,早就完成「個人式的填息」囉。

關於眾所紛紜的金控貼息議題,實在不用隨著他人起舞而言論,因為每個人的進場點皆不同,持有成本也截然不同,有人一除息的當天就立馬填息,當然也有人還在等填息,

不過呢,站在長期投資的角度上而論,遇上貼息不僅沒關係,反倒還可以利用貼息的行情,買進更多便宜的股數呢。

最後,也不要太在意參加除息到底要繳多少的補充保費,因為股息領個 200多萬恐怕只要繳個 3萬多塊錢的補充保費而已,

最後想一想,有人會因為要多繳稅而請老闆不要加薪嗎?

環保貓 wrote:
壽險去年海賺2千億 (恕刪)


有此新聞,可能造成雙壽盤前大漲?
我比較好奇的是...中壽2020財報比2019年好,除了股價之外喊的出來的重點項目都創上市最佳或新高
保險局能有什麼理由阻止不給股息呢??



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17日在法說會中宣布五年發展目標,將以數位發展、首選雇主、顧客導向、海外併購、高效執行等五大策略因應。由於目前開發金控持有中國人壽股權已增至56%,今年2月起認列的獲利也跟著增加,加上去年獲利創新高的中壽近期擬向金管會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且舊辦公大樓處分利益可望在第三季入帳,預期今年開發金控股利、獲利均可期待。

龐德明針對未來五年發展目標,提出ABCDE五大策略,包括Accelerate Digital(數位躍升)、Become Employer of Choice(卓越雇主)、Customer Focus(顧客導向)、Drive Growth(驅動成長)、Execution Excellence(高效執行)。

其中「數位躍升」被視為首要之務,集團所有子公司都將加速數位轉型列為今年的優先行動方案,打造以行動裝置體驗為優先的數位平台並與策略夥伴結盟布建生態系,期能成為業內標竿;「卓越雇主」則以人才培育計畫、改革考核及激勵措施等,期能成為員工首選。

另外,藉推動「顧客導向」策略,注重顧客旅程數位化及全方位金融解決方案,期能贏得最佳口碑;同時運用跨售、大數據分析、併購等策略以「驅動成長」;再透過數位基礎建設及拓展銷售通路,以追求「高效執行」的業務發展策略。

開發金對中壽持股比例已提升至56%,未來將持續朝100%目標邁進,但時程上龐德明強調,仍需視市場狀況而定。另外,開發金今年初出售總部大樓處分利益約80億元,可望在第三季入帳,以去年獲利125.5億元來看,這筆收益可望拉升至少六成的獲利成長,加上對獲利持續創高的中壽可認列比例提升,預估今年整體獲利將大幅攀升。

股利方面,開發金控表示將以穩定的股利政策優先考量。中國人壽則已打算近日向金管會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以中壽2019年稅後獲利136億元,去年即發放現金股利0.6元及股票股利0.6元來看,2020年中壽稅後獲利155.5億元,若以維持穩定股利政策來看,應也會爭取發放現金股利0.6元以上,但要看保險局是否同意放行。
讓鐵達尼號沉沒的,不是冰山,而是當時人們的過度樂觀。
今天看到電腦廠商大方地配息 果然一早表現特別亮眼
  • 30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