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跟去年同期比,衰退不少。去年上半年稅後賺了84億,今年才67億,獲利衰退21%。
玉山金去年賺76.5,今年賺72.9億,獲利衰退4.7%。狀況倒是比台新金穩定很多。
玉山金,2015年上半年,稅後是66...億元哦!想說2884是今年仍能少數正成長的,怎麼變衰退了!嚇了一跳
不好意思,看到稅前盈餘去了,玉山金稅後的確是66.77億才對

台新金上半年的問題來自四月份的的營業額大減4億多:

台新金控4月自結稅後盈餘7.5億元,前4月累計稅後獲利45.9億元,累計EPS0.49元。台新金表示,4月獲利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提列1億元的彰銀股權案訴訟費用,還有自4月開始,金管會針對TRF提存參數修正,台新金增提2億多元,影響獲利表現。

正常來講,如這個月,金控的收入,含各事業單位,會比銀行多一點:
盈餘 -----稅前 -- 稅後
台新金控 -12.3 --10.3
台新銀行 -11.5 --9.80

4月卻是金控營收比銀行少:
盈餘 -----稅前 -- 稅後
台新金控 -8.40 -- 7.50
台新銀行 -12.1 -- 10.4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參考參考吧.... ...(恕刪)


謝謝你的表格囉,
感覺台新金比兆豐金來的划算……
不知真的假的,通膨這種東西,信心佔了一半以上
如果愈來愈多來相信通膨,就真的會通膨
如果愈來愈多來相信通縮,就真的會通縮
MoneyDJ新聞 2016-07-12 12:28:26 記者 陳苓 報導
全球陷入低利率年代,一般多認為美國物價難有起色,今年升息無望。不過曾三度獲頒MarketWatch最佳預言者的經濟學家卻認為,美國通膨壓力漸起,聯準會(FED)需要升息應對。

MarketWatch、路透社11日報導,FED多數成員預估,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通膨不會超過2%。不過Capital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大膽預測,明後兩年,美國通膨將往3%邁進,FED會被迫行動,2017年底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大舉升至1.75~2%,2018年底續升至2.50~2.75%。當前持聯邦基金利率僅在0.25%~0.5%之間。

Ashworth的理由是,受暫時性因素影響下,美國通膨長期低迷,如今這些因素逐漸消散,如原物料價格崩盤、美元強勢等。報告稱,FED預估通膨每年僅會增加0.1%,與核心服務業通膨加速的跡象不符,此外強勢美元轉弱、不再壓抑物價後,更會加快通膨。他強調,美國接近完全就業,薪資成長日益顯著,消費者有錢可用,將提高花費,帶動通膨。

克里夫蘭聯準銀行總裁Loretta Mester一直警告,過慢升息會造成金融穩定風險。如今她在雪梨演說講稿中更說,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不該是FED的明定目標之一,只有在其他更明確、更適合的工具失敗後,才能用利率避免危機,暗示FED不應用低利政策維護市場穩定。

明星操盤手哈森泰伯(Michael Hasenstab)也有類似看法,他警告,通膨已在蠢蠢欲動,Fed如果今(2016)年都不升息,那麼貨幣政策恐怕趕不上經濟基本面、甚至公信力還可能遭質疑。

晨星6月13日報導,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宏觀團隊投資長、「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基金」(Templeton Global Bond Fund)操盤人哈森泰博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美國已經充分就業,就業市況也逐漸吃緊、這終究會帶動薪資上揚,另外房市、服務業也相當繁榮,價格蠢蠢欲動,然而市場卻對通膨壓力視而不見、甚至還在擔憂通縮問題。不只如此,過去油價崩跌雖引發通縮壓力,但油價如今已逐漸止穩,通縮疑慮也會逐漸紓解。

哈森泰博認為,到了今(2016)年底或明年初,美國的通膨率就算沒突破3%、至少也會攀升至2%以上。目前大家這麼愛買美國公債,就是相信市場仍在通縮,但他認為情況可能會反轉。
Mark, 已經超過前些日子官司公布時的高點.除權息日現在還沒公布。

cliff2010 wrote:
除權息日現在還沒公布



去年7/31就發股利了

今年這麼慢是否跟股價太低有關

若以現在的市價除權息只有11.6左右,

想再加點碼,不知各位先進想法如何?

除權後應該算是夠便宜了。
英英間LKK wrote:
去年7/31就發股...(恕刪)


去年只有配0.1元,所以何時發放應該都沒問題,今年配了1.2元,就等公告了。

而中信金已經公告7/29除權(0.8+0.81)。

台新金如果除權後才買,也要等低於除權價以下買,如高於除權價,也算是買在高點。
昨天我無聊計算永豐金的歷年12月月線高低點,取最高價與最低價平均當買進一張的模擬買賣,從2009/12到2015/12,共買進七張,大約花7.5萬,然後直接配息配股,到2016,已經持股約7.5張,配息也大約一萬元(足夠再買一張),所以大致算來,就算金融股都不漲,穩定購買之下,一樣會創造優於定存超過10倍的利潤。

也就是說,如果幫小孩每年買一張金融股(用紅包錢,一年花1~2萬),可能連續操作10年後,總值會讓人不可置信。現在就是要找出歷年來金融股的高低起伏規律,通常除權息的七、八月不要看,11~12月就能看出這檔在今年1~10月績效,所以11~12月是買進的時機,再來就是隔年的5~6月,因為是報稅季節,大家都要花錢,所以股價會低一些(用月線來當事後諸葛,好像很多都吻合,但還是要臨機應變,太制式化就失去樂趣了)。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除權後應該算是夠便宜...(恕刪)


對!11.6元買個未來


luzibin wrote:
台新金如果除權後才買,也要等低於除權價以下買,如高於除權價,也算是買在高點。


觀察最近走勢震弧都非常小

已連續上升6個月

就怕拉高除權息啊

終於逮到小進10 x 12.85

我看此檔應已有有心人介入的跡象,繼續觀察中。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