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2018 ( 電子 ) 投資有風險,個人研究記錄篇

太瘋狂了大家猜看看成交價是多少




godlywei wrote:
真的好笑!!今天先不...(恕刪)

devine wrote:
太瘋狂了大家猜看看...(恕刪)


90上下
90.4



devine wrote:
太瘋狂了大家猜看看...(恕刪)

devine wrote:
太瘋狂了大家猜看看...(恕刪)


開盤價90.4
今天收盤價

也算不錯89

看看近期能不能上95



hhit383 wrote:
今天收盤價也算不錯89...(恕刪)


一早開太高,一下就軟了,還好後面還有舉起來~~~
減資要發酵,應該也要等股東會後,第一天就衝這麼快,不知道後面怎麼走。。。
如果減資前能夠站穩95以上,應該就算

hmchang0904 wrote:
一早開太高,一下就軟...(恕刪)



看看這星期..第一季財報如何!!
godlywei wrote:




看看這星期....(恕刪)



YoY衰退⋯⋯看來今天90買進,也許會短套⋯⋯
鴻海減資 外資提4大疑慮

2018年5月15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簡威瑟╱台北報導】

鴻海股價昨(14)日受減資決議激勵,大漲4.71%,國際資金雖買超,但外資研究機構不領情,提出4大疑慮:基本面挑戰未除、去年度股利實際上只有2元、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未必攀升、FII將赴A股掛牌稀釋鴻海獲利。

鴻海昨成交量達12.7萬張,是前一天的2.7倍,價量齊揚激情演出,外資圈基本面看法卻保持冷靜。德意志、瑞銀、花旗環球、摩根大通、大和資本等,均不否認鴻海短線股價受減資氣氛帶動,然更強調鴻海前景疑慮未除,全數維持「中立」投資評等。

鴻海在美國投資、發展面板廠、工業自動化、切入物聯網、車電領域等,均需要持續性資本支出。因此,大和資本科技產業分析師黃奎毓,一方面肯定鴻海健全財務結構的努力,然對減資時間點是否恰當,持保留態度。

市場熱議焦點,同步鎖定鴻海股利政策是否令股東滿意?德意志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呂家霖指出,鴻海2017年股利政策為現金每股2元,加上減資每股退還2元,共計4元,低於前年度的純現金股利4.5元。

去年股利實際僅2元

元大投顧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陳豊丰認為,鴻海表示此次減資與現金股利為分開考量,每股配發股利2元,隱含現金殖利率約2%,部分投資人應不會滿意。

鴻海欲透過減資提升ROE效果,除德意志證券不置可否外,摩根大通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更以台股過往經驗,剖析減資短期有激勵效果,但非萬靈丹。

根據摩根大通所做回溯研究,台股過去4年減資的企業中,僅有29%企業宣布減資後,股價在隨後3個月表現超越大盤5%,顯示並非減資就必然能凌駕大盤。更不可忽略的是,企業減資過後,通常ROE沒有長足進步,導致股價淨值比幾無改善。

最後,鴻海旗下FII即將於A股掛牌。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楊維倫指出,由於FII毛利較高且去年占鴻海不小的營業利益,切割出去上市後,對鴻海原股東產生獲利稀釋作用,此外,因陸港股本益比較高,預期鴻海也會投入大量資源在即將掛牌的FII上。

今年首季EPS創5年新低

鴻海昨同步公告今年第1季合併財務報告,單季歸屬母公司淨利約240.81億元,較去年同期281.68億元衰退,年減約14.7%,每股稅後純益約1.39元,低於去年同期1.63元,創近5年同期新低。

《業績-其他電子》鴻海Q1營運冷,三率三降

2018/05/15 07:44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 (2317) 董事會通過2018年首季合併財報,雖然營收以1.02兆元改寫同期次高,但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三率三降」至近4年同期新低,導致稅後淨利降至240.8億元,季減66.4%、年減14.51%,每股盈餘1.39元,亦為近4年同期低點。

鴻海2018年首季合併營收1.02兆元,雖季減40.56%、仍年增5.49%。不過,毛利率6.19%、營益率2.4%,雖較去年第四季6.1%、1.87%略微回升,仍低於去年同期7.36%、3.74%,雙創2014年以來近4年同期低點。

鴻海2018年首季歸屬業主稅後淨利240.8億元,季減66.4%、年減14.51%。淨利率2.34%,低於去年第四季4.14%及同期2.89%。每股盈餘1.39元,低於去年第四季4.14元及去年同期1.63元,三者均創2014年以來近4年同期低點。

鴻海2018年首季合併營收雖登同期新高,但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較去年同期「三率三降」,與稅後淨利、每股盈餘同創近4年同期低點,表現低於市場預期。不過,毛利率、營益率較去年第四季略微回升,在平淡財報中增添亮點。

法人認為,與去年同期相比,鴻海首季毛利率受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升影響而下滑,今年首季約29.4元,去年同期則約31.5元。首季業外收益約52億元,但因導入手機、電視、網通等新客戶及新產品,帶動研發費用提升,致使首季營益率下滑,並使淨利率同步下跌。

若與去年第四季相比,法人指出,蘋果iPhone X於11月啟動拉貨,鴻海因此認列較多前置費用,首季營益率在一次性費用減少下有所回升。不過,因去年第四季業外認列處分夏普C類特別股,一次性認列收益660億元墊高比較基期,致使淨利率仍出現下滑。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