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362995 wrote:
現在大家都有健保了吧...(恕刪)
小弟講的就是現在有健保的事呀
雖然很多人都說健保包山包海甚麼都保
但其實很多東西都不保唷 至少有保的項目絕對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多
以癌症標靶藥來說吧 健保是有給付 但你知道要由醫師提出專案申請嗎?
申請可不是百分百一定過唷 如果一定過就不用申請啦 直接開藥就好 但健保就是規定要申請
所以不要把健保想的那麼完美 官員在各種媒體都說有給付 可是給付條件是不會跟民眾說的
小弟因為在醫院工作 所以才比較清楚一些
更不要說甚麼心導管支架 人工水晶體 人工網膜之類的 健保是有給付 但他給付的東西就一種 沒得選
不一定不好 但如果你想選別的 那麼那部份請自費 而且大多是破萬的費用
小弟(年紀大才保的 加上保到最高單位 所以比較貴)醫療險每年十一萬 去年底保了實支實付+長照險也差不多十一萬
目前有申請給付的有:拔智齒一顆 給付兩萬 前陣子結石 給付二十二萬八千
以投資角度而言 當然是虧本 但這種險本來就不是以投資為目的 要說是保心安的也好 或是保未來醫療支出的也行
這種類型的保險 本來就不會以"回本"、"有賺"的心態去看待吧?
當然像儲蓄險這種 小弟是不碰的 我靠自己賺錢 投資理財 就可以獲得比儲蓄險更好的收入 那我當然不碰
可是人有旦夕禍福 小弟只是希望一旦失去工作能力時 能夠不影響家人的經濟 所以才去保相關的險
但無論如何 保險本來就不是必要(對某些人來講) 所以請視自己的經濟狀況 量力而為
而且也要清楚了解自己需要的是甚麼 不是亂保一通 然後再來說保險公司怎麼不賠 這是自己不做功課造成的 怪自己就好
在醫療方面 保險的好處在於:1.對治療的選擇可以較為多樣化(因為保險可以減輕經濟壓力) 2.失能時對家庭經濟負擔較小
但請不要用投資的眼光去看待醫療相關的保險 當你賺了理賠金 代表你賠了健康 這沒甚麼意義呀
如果你覺得自己健健康康不需要醫療相關的險 而且可以賺到未來足夠的醫藥費 那就不要保
但說真的 如果這麼有把握 就連健保費都不要去繳 試試看純自費 你就會知道醫療是多昂貴的一件事了
(不過即使是純自費 台灣的醫療費用在全球來看仍然是便宜的 所以政府才會推觀光醫療吸引外國人)
當然你賺得多 就可以說你不需要保險 但因為保險而得到好處 免於經濟壓力的人 也不在少數
所以也不用說保險完全沒用或用不到 評估自己的需求 量力而為 挑選適合的險種 通常是利大於弊
而且哪怕是在網路上發言 也是要負責任的 今天如果斬釘截鐵告訴大家說除了健保不需要保其它醫療相關的私人保險
那有人聽了網友的話而不去額外加保私人保險的人 一旦生病繳不出錢來時 網友會願意幫他出錢嗎?
(即使有健保 有的病出院時仍然要繳十幾萬到幾十萬唷 或是家裡就靠這個人賺錢 生病沒工作家裡就沒收入了)
小弟有同事的先生是精算師 他算過覺得不需要保私人醫療險 但他一樣會去保團保唷 代表他覺得只靠健保還是不大夠的
所以要不要保險當然是見仁見智 而且要看每個人的需求來決定保甚麼 保多少 保多久
但請不要那麼肯定的告訴大家說保險無用或用不到 因為沒有人付得起說這句話的責任
保險費實在沒有必要超過稅後薪資所得的5%。
應該1%~3%左右比較合理。
有房貸的人都應該保定期壽險,千萬別保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的差額,你自己拿去定期定額投0050,絕對樂勝。
沒錢的人健保房也沒什麼不能住的,真的有這麼嬌貴嗎?
收入低還硬要享受五星級的服務,是在自找苦吃。
強調有額外保險才能"活得好",問題是有多好? 要多好?
一個月繳得起一萬元的保費的人,生病時多領十幾二十萬,
也說不上有什麼風險轉嫁的功能。十幾二十萬根本不算什麼大錢。
定期定額存一萬元0050,不用五年應該就有一百萬了。
保險應該只是理財的一環,是消極的保護網概念。
如果理財只注重這一點,或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這裡,那是本末倒置。
理財目標應該至少是存到10年年薪,提早退休。
即使只存到3年年薪的人,也不會因為一場病就有財務危機吧?
陳立宏的案子,說難聽點,這種必死的腦癌還硬要花大錢去治是自找苦痛。
不只自己身體受苦,家人受苦,還把經濟搞垮,有必要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