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人生

行善 買書唸書 唸佛教經典修身養性
行善 買書唸書 唸佛教經典修身養性
知足常樂,清心寡欲,錢夠用就好,貪婪是禍害之源。

edwinalin wrote:
個人以為,是因為少了對事物探索的心,
就像世界對於小孩來說是很新奇的,所以每天都能拿出熱情去探究未知的事物,
隨著年紀越長、閱歷越多,新奇的事物自然越來越少,這本來就是自然會發生的事,就像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一次這邊哇!那邊哇;第二次,這邊喔,那邊喔;多幾次之後,就是嗯...

有多少人是真的能夠燃燒熱情去做某些事?我覺得真的是很少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平淡過日子而已,對某些事情有興趣,但就是止於興趣罷了,有時候天賦是很關鍵的,天賦+興趣+成就才能最終燃起熱情,有時候還得加上一些夢想與使命感來驅動,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就像歌唱選秀節目裡面的選手,哪一個不是說從小就對唱歌充滿興趣,但最終還能持續熱情投入的有幾人?

想追求能夠燃起熱情的事物,那是一開始就把目標設定得太遙遠了,一定要非常感興趣才行嗎?不能有點感興趣就好?一定要弄到很深入研究嗎?不能就是隨意自我滿足就好?我好幾年前在相機板發表過一篇文章,標題是:<給"半"業餘者的DSLR入門xxxxxx>,獲得了非常多的迴響,內容不是重點,重點是那個"半"業餘者,連業餘愛好者都算不上的"半"業餘者的定位觸動了許多的人的內心,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人,連成為業餘者的熱情都不具備,但是無礙於我們發揮自己的一點微微熱情來當一個"半"業餘者,累積諸多領域的"半"業餘者,日子一樣過的不無聊。

我在很多領域都是先行者,但最終都只是成為一個"半"業餘者,20幾年前我就組團去日本滑雪,幾年下來,也沒有變得很厲害;當年我騎單車上陽明山時,沿路上能碰到一個車友就很了不起了,那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就是在騎車而已,哪個車架好、哪個變速棒,我仍是一知半解;相機領域也是如此,到現在閃燈怎麼打、後製曲線怎麼拉,我也是搞不清楚。最近幾年我在理財投資上花了比較多時間,但也只是稍多一點,比起01上面的許多人的投入程度,我是真的覺得汗顏,也許連"半"業餘者都算不上,有些人研究技術線型,有些人自己做表格,有些人會去參加股東會,有些人會打電話去問發言人等等,這些我卻是通通都沒有做過。

有句話說,哀莫大於"心"死,就像edwinalin大說的,少了對事物探索的心的話,那生活真的會無趣,我們雖然已經歷練很多,但是這世上仍然是有許多有趣的事物,多一些探索的心,不追求一定要達到怎樣,有時候深入一點點就很好玩了,累積諸多小確幸就夠了,人生也不必過得太有意義。
請問你這樣多久了? 行業是哪方面的?
我想你缺少挑戰吧! 你目前沒有碰到甚麼要很專注去突破的事.
在找到之前,去找心靈上的朋友喝喝咖啡或茶吧!
ejan1969 wrote:
隨著年紀越長、閱歷...(恕刪)


還記得民國76年我一人由台北騎到中壢只是為了好玩,以現在觀點當然沒什麼,但當時朋友都認為我瘋了。退伍後有半年的時間都是騎腳踏車上班。後來開始流行騎車,我還是依我的習慣騎車。並沒有特別瘋,騎車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就算再過20年我還是會繼續騎。
類似這種會讓你快樂的習慣越多約好。
我目前約有6,7個這樣的持久快樂習慣。其他還在探索中。最好能有15項以上。但這其中是沒有賺超過需求的大錢這一條習慣或目標。雖然我可以。

發文的此時我人在歐洲旅遊。以我的方式享受生活。其他如騎車,登山,旅遊,健身練肌肉,閱讀,古典音樂,經濟學,東西方哲學,開創性投資學...都是。



vu84vu wrote:
清楚自己的不清楚?...(恕刪)


清楚自己的不清楚?
抑或是
不清楚自己的不清楚?

-------------------------------
照大哥說的
我應該是不清楚自己的不清楚
望大哥指點一下迷津



空虛感vs.金錢追求
何者是因?何者是果?
等資產再多一個0,可以自問自己一下。
--------------------------------
因果,由因而果、倒果為因
空虛感vs.金錢追求,當金錢追求到邊際後
會造成邊際效用遞減而造成的空虛感
應該是之前網友說的
當你資產到了一個臨界點(因),已經失去在追求資產倍增的動力(果)
在失去追求資產倍增的動力(果),需要靠轉嫁目標,尋找人生另一個目標前進(因)

話說我在數年前資產少一個0,那時候的我,還很努力的工作
努力的尋找投資的機會,就如同我之前說的
早期是思考創造人生物質上的價值目標,
當這些目標達成後,又思考創造人生精神上的價值目標
人生精神上的價值目標真的很難量化?

巷哥 wrote:
知足常樂,清心寡欲...(恕刪)


知足常樂,清心寡欲,錢夠用就好,貪婪是禍害之源。
-------------------------------

知足常樂
我很知福惜緣感恩,但心中總是缺乏前進的動力與目標

清心寡欲
老實說:我物質享受算還好,還比時下許多年輕人或50歲以內的人還淡薄
我不開好車(只開CAMRY)、上下班都騎摩托車偶而騎自行車環保一下
我偶爾吃吃美食(一個月餐費約1~5萬不等)
衣櫃裡面的衣服多的是穿了十幾年了

ejan1969 wrote:
隨著年紀越長、閱歷...(恕刪)




ejan1969大哥說的話,小弟句句都有聽進去
也認同你說的【"半"業餘者】看法

公路車自2008年騎到現在也八年多了
早期會去了解自行車的相關知識,但了解到一定的程度
我想也夠了,在專研下去,恐怕會花太多的時間
畢竟我不是立志要在自行車領域發展
我只是單純的【喜歡騎車放空思考】

最後你的這句話,也深入我心
但是這世上仍然是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多一些探索的心,不追求一定要達到怎樣
有時候深入一點點就很好玩了
累積諸多小確幸就夠了,人生也不必過得太有意義。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動】
隨著年紀漸長,許多早期追求的、認真的
現在看起來也還好,但因為有那些過往認真追求過程累積的知識與經歷
造就現在的我。

現在的我,重心就是放在家庭,
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後,手機、電腦全部收掉
與小朋友一起閱讀、玩樂,所以大多回覆時間多在早上或下午的時間
emerson76 wrote:
請問你這樣多久了?...(恕刪)


請問你這樣多久了? 行業是哪方面的?
我想你缺少挑戰吧! 你目前沒有碰到甚麼要很專注去突破的事.
在找到之前,去找心靈上的朋友喝喝咖啡或茶吧!

----------------

約1~2年
從事金融業

早期人生充滿挑戰,現在人生盡量實實在在過日子就好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