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準退休者的資產配置

獨孤求敗5805 wrote:
年底了,粗算今年(2015) 績效.
A: 定存,保險,等: 50萬
B: 長期持有股利: 83萬
C:短期股票價差: 約40萬 (今年還沒過完)
總共約: 170萬...(恕刪)



很快的到年底了. 還是結算2016績效

損益收入表:
A: 45萬
B: 長期持有股利: 115萬. (還是一樣. 長期持有股票價差不管漲跌.不計入收入. 但會反映在資產表.今年資產增加很多)
C: 短期股票價差: 約60萬. (和兩年前1百多價差收入. 相差頗大. 因為9000點後都是小筆進出)
A+B+C 總共約: 220萬.
總資產平均損益收入: 5.5%
2016淨資產增加: 15%
總資產平均可能暴露風險 (84% 信心水準): 3%, 沒錯只有 3%. 這是我一直維持的低風險配置.




傳聞...
玩股票的人不太玩房地產,而...
玩房地產的人不太玩股票

就不知獨孤大這7,8年有房產的配置嗎?
有的話,翻二,三倍應該沒問題,資產膨脹的速度應不亞於股票,應該早就達到您預設退休的金額了

多年前我低價入手的店面,因為想要退休了,今年處理掉,保守粗估年化報酬不亞於15%

話說回來,獲利這麼好,獨孤大怎麼還不想退呢?總要有放手的時候啊!
我看您還很有POWER阿!10年內都還很難退吧?

我今年資產做個小收割,現金做個簡單又保守的配置,就是要退了!
生活簡單些,穿戴不用名牌,不出入高級場所,不換豪宅不開進口車.....
花不完了


不穿戴名牌 不出入高級場所 不開高級車

想必也沒小孩吧......


smallsong wrote:
傳聞...玩股票的...(恕刪)


1. 我不投資房地產.只有買一間自住. 自住的房子我甚至不把它當資產. 而是當必需品. 像車子一樣.
2. 至於為何不投資房地產? 因為它不是一個長久穩定的獲利工具. 過去十年也許不錯. 那未來十年呢? 關於股票我還蠻有自信未來30-40年我都還可以穩定獲利.
3. 房市和趨勢高度相關. 一旦上漲. 雞犬升天. 股市和技術高度相關. 就算到萬點還是有人虧了一褲子.
4. 為何還沒退?? 唉. 因為老婆突然插隊. 今年初就比我先退了. 我又不想一下改變太大. 給小孩太大衝擊. 只好先緩一緩.等小孩明年完成學測.
5. 老婆退下來快一年. 日子過得多采多姿.學東學西的.很讓人羨慕.
6. 說老實話. 我並不是非常討厭上班. 或是應該說我很會上班. 要不然沒辦法混到現在的位子. 但是. 但是. 我不想只有單一上班的能力直到老年. 如你所言.我還很有POWER. 退休對我來說其實有更積極的一面是我要證明退休除了日子過得爽以外.也要學得更多. 錢也要賺的更多. 目標58歲資產破億.
想要從被眷養的寵物 (取悅主人老闆).變成森林裡的狼. --很奇怪的想法吧.
smallsong wrote:
傳聞...玩股票的...(恕刪)


房地產和股票投資人的屬性確實不同
房地產看得到。摸的到, 不易被一拳打趴
股票者不然。常常會 無聲無息死翹翹
房地產 和 股票 穩拿的共通點。個人認為跟技術分析沒什麼特別的,
而是長期持有不小心買在相對的更低點。 運氣較好吧
真實故事,不畫虎蘭....

民國70幾年股市瘋狂時,我老爸不懂股票,也沒錢買股票....沒致富!

民國89年房市最高時,他纂了一些頭期款,買了一間房......背了好久的高利率房貸.....又變窮了!

同一時間89年,聽聞某親戚買了一棟近800萬的房子,8年前賣了299萬....

十二年前我買下現在自住的透天新屋,我的同學也想買房,但嫌房價太貴,到現在還沒買,他告訴我摸不到了
迫於無奈,只好花300萬整修他那近40年的老屋,繼續再住20年...

5,6年前,幫我做帳的會計師,想買房,很挑,無奈越看房越貴,到現在更摸不到了.....
(他現在的收入也是銳減)



幾年以前,美元正弱,周邊朋友都嬤看好人民幣,瘋狂搶進,而我只買美元...
(真有朋友在人幣TRF受重傷)

幾年前,我的理專買了一堆南非幣,也叫我買一些,結果是...我沒買,他慘套!

當黃金1600時,我賣掉當年結婚的飾金,還是買美元....

每年固定給小孩存的20萬紅包錢,還是換成美元定存.....

而現在,我倒是想開始買進歐元了...


我想說的是...股市或房地產,運氣固然是有的,但個人擁有的財商還是有決定性的影響...

會計師不可謂不聰明吧?但理財上的判斷就不一定了!

我同學也非低學歷,但每見我一次就一直重複講那12年前的往事.....

倒是我老爸,一輩子都是反指標!真是的!


獨孤求敗5805 wrote:
1. 我不投資房地...(恕刪)


結果你還是沒退休
昨天告訴一些有錢的朋友:不要等到什麼都有了,才發現時間已經剩不多了
smallsong wrote:
同一時間89年,聽聞某親戚買了一棟近800萬的房子,8年前賣了299萬....

粗略看一下,現在105年,8年前大約是97年.
89->97粗略大約7-9年左右

800-300=500 虧損500萬元
(500/800)x100%=62.5%

民國89年買一戶房子,持有7-9年左右,
不但沒有增值,保值,房價還下跌62.5%


我很好奇,台灣的房市有曾經這樣劇烈的暴跌,
台灣哪一區塊的房子能有這樣驚人的表現? 方便透露一下嗎?

smallsong wrote:
我想說的是...股市或房地產,運氣固然是有的,但個人擁有的財商還是有決定性的影響.....(恕刪)


所以接下來十年你還會繼續投資房地產嗎?

smallsong wrote:
就不知獨孤大這7,8年有房產的配置嗎?
有的話,翻二,三倍應該沒問題,資產膨脹的速度應不亞於股票,應該早就達到您預設退休的金額了
這句話把房產兩字換成很多別的都適用,譬如台積電、譬如大立光、譬如...

理財投資無法往回看,一旦心裡出現:早知道xxx,我早就yyy...這樣的想法,很容易就會偏往追逐暴利的方向,心也會不平靜了。

理財這條路,我是認為小富由腦、大富在運,拿房地產來說,我2004年結婚買房子,總價700萬台北市公寓,自備220萬(140萬頭款+80萬其它),2013年換屋賣掉,賣了1850萬,實拿1400萬,你看膨脹了幾倍?早知道我就買他個5間10間,現在還用在這個理財板混?我有個同學,早我一年結婚,一直看房子,但是都沒下手,因為他嫌台北市房子太貴,我更晚結婚又先買,刺激到他太太了,下通牒,再不買就離婚,所以他只好跟在我後面快快買了,所以你看,這就是運哪。

我有個同事資產大多砸在土地上,而我則是大部分在存股,以暴利膨脹數倍的可能性來說,我同事的機率是遠高於我,因為我為了降低風險,資產做了分散的配置,既然風險被分散了,獲利當然也被分散了。另外一點則是,我現在快50歲了,再10年,資產膨脹2倍3倍是要做什麼?我也不想人生的後段就在等待中度過,等時間到了,看著很漂亮的銀行存款數字,然後呢?只有小孩在一旁暗自歡喜吧。

我蠻能理解樓主的想法的,退與不退差別在於有沒有非常想要去做的事,悠閒度日不見得是每個人心中的第一順位,一年、二年是悠閒,再來可不一定了。退休代表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問題是,萬一沒有想做什麼呢?那就會有點空虛。不過可以給樓主一點建議,退休這件事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評估太多太久就會越猶豫。退休生活一定要過的更好?不然好像就虧了的感覺,我是覺得可以想成是過"另一種"生活,不是更好或更不好,就像婚姻一樣,單身生活跟婚姻生活說得上更好或更不好嗎?就是"另一種"生活吧。

中年退休真的是很特別的,其實年齡是很關鍵的,有些事情年紀過了,就可能不會去做了。我30歲那年去歐洲獨自旅行,在那裡碰到的都是20來歲的年輕人,我就有點遺憾,沒有在更早的時候做這件事,差別是什麼?就是年紀、歷練、口袋深度。在西班牙的海邊我碰到一個德國大學生,兩個人因為抽煙而交談,他才20歲,我真的覺得我像大叔一樣,後來他邀請我晚上去海邊,他們有個party,我沒去,我知道我已經過了那個輕狂的年紀了。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