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醫師薪水越來越低呢

那投保的人增加
餅會變大嗎?

另外
人越多
自費的部分應該也會變多吧

所以人越來越多的情形下
健保給付的部分越來越少
自費的部分越來越多
這樣對嗎?
??
zaza213 wrote:
那投保的人增加餅會變...(恕刪)


餅還是一樣大, 自費項目也不會增加,

在總額下, 醫師要增加收入
1. 把餅變大, 民眾保費要增加不會同意
2. 醫師人數要減少....各公會把關
3. 醫師平均看診病人數要一起減少....這是健保局的原意, 健保局認為醫師能控制病人就醫需求
了解

每個人保費一樣
投保的人變多
餅就變大了對吧
但是醫生也是會增加來分散收入

自費項目不變
但是自費的人會增加吧
??
ruby6436 wrote:
你弄錯了, 醫師薪水...(恕刪)


謹奉教,生育率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大幅增加﹍
結果總人口還是增加,這意思是說大家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高嘍。
看來我們的醫療環境還真不錯呢!只是國家的錢似乎太少了。

那麼可不可以這樣講,只要有一天醫療體系敗壞到一個程度,平均壽命
下降導致人口大幅減少。那麼每個醫生可以分的總額又提高了?或者說
以後回歸市場機制,讓沒足夠錢看病的都自然消失,這種問題也可以
「迎刃而解」?想到這裡,我開始有點頭痛了。
Aquila wrote:
謹奉教,生育率大幅度...(恕刪)


平均餘命只會愈來愈大, 因為癌症, 腦中風,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這些主要死因診斷和治療藥物和技術及觀念都會愈來愈好, 但這些新的東西都有專利, 要花相對較高的金錢,這才是醫療支出一直增加的原因

台灣健保能做的檢查及治療已經非常好了, 一般中老年人不太會去做自費項目,
反而像美容這些自費項目賺年輕人容易多了, 只是餅太小,
大部分醫師都是要靠健保項目的收入
dearjohn wrote:
呵呵... 也難怪醫師要死要錢囉....
....
聽說會唸醫學系的女孩子, 每個家裡都很有錢....
....
當醫師雖然賺得似乎比別人高, 但是花費似乎也比別人高.


請問是打哪聽說的? 有根據嗎? 但聞其詳.

10+年前上醫學院長教的第一堂課, 說的內容就是"醫學是夕陽工業", 當時健保還沒開辦, 前輩即早以告知之後每況愈下的景況. 想要賺錢, 當醫師的投資報酬率不高; 但這一行到今天還是可以達到低失業率&所得比平均高的要求. 所以不要再抱怨收入減少. 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價值, 要讓醫院管理階層or病患認為您值這樣的收入, 而不能用進口多數廉價中國醫師來取代(註).

註: 以下節錄自 http://www.hao86.com/pay/8408.htm
...記者對北京三所三級甲等醫院從剛剛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住院醫師到教授、主任醫師各級別的10位醫生做了一項隨机調查:一個醫學院七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做住院醫師期間的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間;主治醫師(相當于中級職稱)平均收入在1500-2000元之間;副主任醫師的收入為2000-3000元之間;教授、主任醫師的收入平均在3000-3500元之間。如果再加上會診費、獎金、講課費等,那麼好一點的醫院、科室的副主任醫師的收入大致在3500-4000元間,教授、主任醫師的收入則在5000-6000元間。
每個台灣的勞工都很努力啊, 但是就有一堆台灣商人拼命引進外勞,
難道這些台灣勞工都不值得老闆給那些薪水嗎?

說穿了, 台灣的老闆是希望你多做一些事, 少拿一些錢, 不管哪個行業都一樣.

至於中國的醫療人員薪水, 基本上中國的醫療人員社會地位很低, 中國的物價水準也低, 不能以此類推.

這就好比中國的勞工一個月可能只要兩千人民幣, 難道台灣的勞工也只能拿一萬新台幣左右的薪水嗎?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每個台灣的勞工都很努...(恕刪)


所以啦! 若永遠只想當勞工就好, 雇主才大量引進外勞or根本關廠西進. 反正都做一樣的事, 為何不選便宜一點的?

所以啦! 廈門長庚今年就要開幕了. 中國政府之前釋出"善意", 承認台灣醫師執照. 若台灣也比照辦理, 您想台灣的長庚不會以"院區調任"的名義引進中國醫師??

那為何台商在中國還是寧可花大錢給台灣醫師看診, 除了某些可刷健保卡的之外, 那就是台灣醫師優於當地醫師的價值了.

我的想法: 只有當價值遠超過市場其他類似產品or服務時, 價格才可能由賣方來開. 不然就只有被削價競爭的份.

麻婆 wrote:

為何台商在中國還是寧可花大錢給台灣醫師看診, 除了某些可刷健保卡的之外, 那就是台灣醫師優於當地醫師的價值了.


沒錯!我們居住在上海,就連上海的醫療水準都很差,台灣的醫生素質真的是好多了,我們小孩生病都是到台商醫院去看的,當地的醫院我們根本不敢看,沒醫德又沒醫術...
從醫學院畢業到現在也已經一年半了
在某醫學中心急診室裡工作
每個月平均值班20~22班,一個月31天,
可休8~9天,其中還不包括下夜班,用來睡覺的,
不過比起本院的內科住院醫師,我已經很感恩了
(一週上班七天,每天早上6:30到醫院,晚上留下來和實習醫師搶電腦打病例到七八點
,六日沒值班都要上到中午)

上班壓力真的很大,老年化的台灣,
每天來急診室的老先生,老太太,連小感冒都讓我不敢掉以輕心,只要抱怨胸口有一點悶,都會讓我
神經緊張起來,深怕miss掉一個AMI!

或許是一開始就在健保的體制下工作,所以沒辦法比較沒有健保時,醫師
高薪的生活,現在的我只希望可以趕快把專科拿到,完成父母的期待,存了一點錢
,可以發展第二專長,可以不用當醫師!

很多人都羨慕當醫師的人,薪水高,的確不過在現行健保制度及醫病關係下
其實身邊很多同學,學長都往第二專長發展,搞投資玩股票,現在已經很少人
把高風險的醫生工作當作一生的職業了!

現在醫師地位真的很低,很多病人一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要做電腦斷層,要做核磁共振,要住院休養
最討厭的就是有些人仗的自己是記者,在那邊大呼小叫,一不滿意就恐嚇明天報上見,尤其是某水果日報
,更是令人討厭......

看完這個討論串,有些文章深有同感,不管是住院醫師還是主治醫師,開業醫師還是醫學中心的教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惱,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快樂的醫生!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