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8

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cafm wrote:
除非在3月股災時有勇敢進場。

C大
尤其是那張 爽快支付 37341健保費
福衛部應該寄獎狀 給C大
如果福衛部每張股票健保費超過2萬元以上 寄張獎狀 C大 肯定會收集超多的
財政部如能跟進 綜所稅繳交20萬以上 也給張獎狀
C大 一年就收到 數張福衛部獎狀 與 1張財政部獎狀
fostery wrote:
除非在3月股災時有勇...(恕刪)


F大去年1月左右就有預警大修正將來,真的是股林高手。

😄
纖玉 wrote:
投資原則】為什麼我不(恕刪)


說的對極了

我雖然也有金融股,但只占我資產配置的一小部分,視為1~3年國內短期資金停泊的去處。大宗還是全球股債為主。

畢竟長期而言,國內這種淺碟型市場,金融股的風險溢酬(即使是所謂國內六大系統控管銀行),仍遠不及全球股票。

當然國內很多人終其一生把全部身家壓在台灣官股股票(不只銀行股),作為主要資產累積,也都自己覺得過得很好很安全,這是沒疑問的。

終究回到基本的數學問題:
(1) 投資人每多付出的一分風險,有無相對應的風險溢酬? 還是只要5%就夠了?
(2) 有無任何資產組合,可以長期平均報酬率 >5%,所負擔的風險卻小於任何單一股票?
(3) 何謂風險很小? 1/10000 還是 一千萬之一? 作為任何永續資產累積的風險評估,投資人想要哪一個?
請問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對金融股的影響是什麼呢?
如果殖利率上升對金融股究竟是好還是壞?還是二者之間其實沒有任何關系。
有人知道嗎,謝謝。
轉貼
升息有益金融類股

傳統金融機構可拆分為銀行及保險兩大行業,銀行收入多來自短期存款及長期貸款間的利率差距(利用短期存款獲取資金,再透過長期貸款貸放資金),若利率上行,銀行獲利可望增加;而保險機構則多透過購買長期公債並持有到到期,以滿足每年必需的支出,而利率的上行,同樣有助舒緩目前保險業收益下滑的困境。從上圖可看出,當市場預期聯準會升息步伐加快時,金融類股指數自然跟隨走高。目前不論是聯準會正副主席或是川普經濟顧問團隊,均積極釋放美國升息的訊息,加上未來美國公債發行量可能因為擴大財政政策而攀升,美國公債殖利率上行可能才剛開始,金融類股獲利情況可望繼續改善。
.................
專家說現在美10年長債1.3X 回升跌幅 一半 1.75% 壓力區 不易過
但金融 下行週期 似已反轉

這期雜誌 銀行家 盧正0先生 說純網銀都開業了政府把所有銀行當公股銀行管 管得死死的 銀行服務產品沒創新性 應學星港只管負面表列 要做國際級的
就只能這樣囉 補漲 季線有壓 希望 電子股賺飽的來買些金融 除息前後吧 台灣的強項是電子 似還要旺好一陣子
華南金去年初重摔一跤,嚴重影響整體獲利
也因此股價低迷至今

往好的方面想,“只要”未來別再出狀況,慢慢的會恢復正常應有獲利,也就是每季約.25 ~.35 只見間,也不至於太差,算是吃不飽,但卻也餓不死。
要大好則要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績效才有可能

環保貓 wrote:
我的華南金好像配太少了(失望中)......
MBUSA wrote:
華南金去年初重摔一跤(恕刪)


我是今年一月下旬才開始買進華南金,也是賭一把,看今年能不能恢復水準

官股銀行基本上我不會幻想有什麼驚人表現,持平即可
華南金我本來 有100張 也存了3年 看在股息各半 老字號

華南金旗下華銀香港海外放款踩雷 2020 11月獲利下滑

華南金10月的稅後純益10.83億元,較10月的12.87億元又再度下滑,主要是主要子公司華南銀行呆帳提存費用3.58億元,再比10月份增加,主要是針對香港一家飛機租賃公司發生逾放情形所增提的費用,再度踩到地雷。整體而言華南金累計前11月稅後純益合併稅後淨利為72.9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149.55億元仍差距甚遠,EPS為0.55元。

就四大公股金控的淨利收已經未再惡化,但是海外放款部分仍有地雷,以華銀所踩到的香港飛機租賃公司是屬於海外聯貸案,主要飛機租賃公司主要業務是租飛機給菲律賓航空,根據了解該聯貸案已經發生逾放,國內銀行除了華銀之外、遠銀、國泰世華銀也同樣踩到雷,曝險金額各皆約2000萬美元。



原文網址: 四大公股金11月獲利月增14% 惟海外放款又爆踩雷 | ETtoday財經雲
........................
就只剩2張 紀念機種 觀望 以前它的股價是約超過合庫一元 去年真的屋漏又逢連夜雨
去年 3月 權證指數型商品 被雙八 照說一定要多買些深度價外PUT來避險重大事件 因為下跌3000點易 上漲1000點難
賠了46億 匪夷所思 應該會被列入教材 不會再發生了
vul34622 wrote:
華南金我本來 有100(恕刪)


V大,你華南金持有3年,含配息不知年化報酬率為何??
希望沒賠錢才好
vul34622 wrote:
華南金我本來 有10.賠了46億 匪夷所思 應該會被列入教材 不會再發生了..(恕刪)
個人之前也存約100多一點(2018~2020),去年4-5月清空。
觀察半年獲利穩定又陸續買回來了。
但若以價差還是電子股較佳
  • 300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0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