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kiki5768 wrote:
友達4月營收,YoY,MoM 都減少,以財報研究來看,真的不是好現象,
若有投資眼光來看,持有者,就要減碼看待
..(恕刪)
pf#04


群創2014/4月營收: 382億

群創2015/3月營收: 369億

群創2015/4月營收: 324億, 果然是比豬頭友達優秀,不過 YOY = -15.2% ,MoM=- 12.2%

不知上面的投資準則,適不適用於群創, 投資持有者,星期一該不該立即減碼呢?

(樓下有問題者,開放發問,由於K大時間寶貴,每人限提三個問題..請在聽到B聲後,開始流涎,如超出提問名額者,可轉至群創$16樓,繼續發炎,尋求進一步詳解.)



群創光電(股票代碼:3481)今天公佈2015年4月營收。2015年4月合併營收為新台
幣324億元,較2015年3月合併營收減少12.2%,比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2%。出貨
量方面,2015年4月份群創光電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006萬片,與2015年3月
相比減少11.3%;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1,828萬片,相較2015年3月份減少19.3%。
===================

morphine0821 wrote:
群創四月營收出來了, 星期一又要好看了(恕刪)


友達都已經輸的,脫到剩下一條內褲了,星期一大家還要看,好看的,真慘...
P大,若二虎的五月營收還是沒起色,您怎麼看後市?
就說一個市況,各自表述...
還好有群創在,證明營收不能代表一切...
價雖小跌獲利也能提昇...

一虎想丟下友虎自個往前衝...衝沒兩步踩到香蕉皮...

cheung79 wrote:
唉 EPS 可以灌水 純益可以做帳
營收做不了帳
ilovechupei wrote:
P大,若二虎的五月...(恕刪)

先提醒,我個人的持股成本低,且是價值型投資者,不懂技術線型操作,我個人的看法不適合當一般人的投資參考.

綜合 LG ,友達,群創 法說會的說法都很一致, Q2仍屬保守中帶點樂觀. 都對下半年覬覦厚望.
三家公司的高層在法說會時,照理已經確認了 5,6月生產線排線和備料情況,才敢說公司的Q2產能利用率繼續維持在95%高檔.

Q1中國的年節市場,也許是大陸股市飆漲獲利,電視需求,超乎外界的預期,出貨量成長超過10%,平均尺寸年成長超過2",達44.2". 超越北美市場的42.8"和 4%年成長率.大幅消耗全球新增產能.

過度成長和促銷戰,或許因此造成電視市場在51後,需求會短暫稍稍休息調整一個月,5.6月營收或許又將恢復動能.就像燦坤每季會員招待日促銷後,門市就會冷清一段時日.

逛逛costco時,電視機種展示排場依舊,代表市場需求不減,否則costco老早就縮編了.costco現在就不怎賣 NB,PC了.

手機和IT 比外界所預期悲觀許多,量縮價跌. 新興國家只買得起23.6"取代CRT ,開發國家要買40"以上,大陸8.5代主力的32"需求青黃不接,這也剛好給大陸業者一個警告,不要再瘋狂建廠買設備,跳下來搶食這塊大餅了.

另外我個人的私見, LG IPS面板高畫質的神話,黑的像死灰,暗部對比極差,漸漸會被市場消費者所看透...LG急於靠AMOLED來取代IPS,維持霸主地位,畫質表現比較好的VA陣營可趁機搶食LG IPS面板這塊大餅.
===

在外界散戶和投信普遍看衰友達時,外資今日仍小額買超4千多張,了表心意.
美國前三大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小摩)今天給予愛的抱抱,買進6千張,以示力挺.pf#05


雙虎趁著四月營收公布時機,
股價隨著大盤順勢往下找支撐,
但有小道消息傳說 白為民5/27率團來台 買面板
不知能否同往年一般給面板股股價帶來一些支撐??

pqaf wrote:
群創2014/4月...(恕刪)


好吧,下星期我來減碼賣出群創 一張,
滿足P總小小心靈,免的P總買不到,
小小心靈無法滿足。




kiki5768 wrote:
好吧,下星期我來減...(恕刪)
盤後是隨機撮合,先排隊不一定買的到. 可能天意吧,讓我當時用$16.8買一張都沒買到,現在也許有機會用$16.4買到一張,真是 省下$400可以去夜市吃牛排..
pqaf wrote:
盤後是隨機撮合,先...(恕刪)


P總,下星期群創16.4,在讓你買不到,
我賣一張給你,要那一張,隨你挑。


友達還有14天季線扣低,季線有機會翻揚

就是六月初了,看有沒有機會雙虎一起動吧

到時候是10%了,心臟要大顆一點啊!
pqaf wrote:
先提醒,我個人的持...(恕刪)


P大,又針對你的市場看法唱唱反調了,還懇請多多海涵~

1. 面板廠維持高稼動率不代表市場一定好,可以去看一下過去面板產業的發展軌跡,「從來沒有」一次市場反轉是由面板廠先發動的,面板廠不主動調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減產立即衝擊營收、影響單位成本折舊、流失市佔率、降低生產效率導致成本升高等。也因為面板廠持續生產,客戶吃不下去引發供過於求的問題,也成了最常看到供需反轉的主因,你不覺得這裡描述的狀況跟現在的市況越來越像了嗎?

2. 中國平均尺寸根本面板廠在唬外行人的,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提到的都是「年成長」,說實在的,去年全球電視因為大尺寸平價化以及4K電視的導入,下半年就已經引發一波小換大的需求了,尺寸的成長是發生在3Q14與4Q14,不是發生在1Q15,這裡是有陷阱的。換句話說,第一季的尺寸成長其實都已經是過去式,問題是今年是不是還有這麼樂觀的尺寸增長榮景?這又可以有好多正反的論述可以打嘴炮了!

3. 中國國內電視市場基本上今年不太會有什麼增長動能了!你覺得中國除了元春、五一、國慶外,現在還多了一堆618、818、1111、1212的網購,是因為「市場變好所以活動變多」呢?還是因為「市場不好所以只好增加促銷頻率」?個人傾向後者~

4. Costco陳列的電視機種多代表需求好?恐怕未必吧,應該只是代表存活的電視品牌相對比較多。以美國為例,Samsung、LG、Sony這些國際大廠不說,還有本土的Vizio跟一堆二、三線品牌,每個品牌扛一個通路的角落,店頭的電視就滿坑滿谷了。反觀NB,品牌還剩下幾個?HP、Dell、Lenovo、Acer、Asus、Apple,還有呢?Toshiba嗎?Sony呢?這些要嘛式微,要嘛已經淡出NB市場了,幾個品牌能塞買多少通路上架空間呢?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