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元大 ETF持有 139xx張, 今天 就出清了. 剛好今天元大投信就賣出 1萬張,整體投信賣出 13988張.
這三天 幾家不同劵商投信 共賣出 14015 + 13951 + 13998 = 41964張, 和元大高股息5/31 持有友達 41,178張.數字差不多.
看來元大高股息的成分持股,並非單由 元大證劵所持有,而是和多家 投信劵商合作,共同持有.
這波出清後,投信現在只剩持有友達 3.5萬張.
許文龍奇美實業每天繼續透過 兆豐台南和玉山台南 ,以萬張的速度出清 剩餘的40萬張群創持股.
且今天外資也 賣超2萬多張群創, 外資和大股東 聯合賣出 3萬多張群創,群創卻是非常抗跌. 應該是有個超強的主力在接手群創吧?
奇美許文龍每天慢慢賣, 幹嘛不直接和 那位主力約定價格,直接盤後鉅額配對交易,一次出清 57萬張群創呢?

pqaf wrote:
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 ...(恕刪)
我個人猜測,應該是故意賣的,以大股東的角度來看,錢不是重點,該賺的都賺到了,股價的利差,對本身來說,根本不痛不癢,由這次股東會看出,舊奇美的弱勢,與這位新董事長的做法上的強勢,可以對照出,公司內部調整的進度,群創內部真的很不和啊,我是很樂觀啦,整體來說進度不錯。
IHS Markit 顯示部門研究總經理謝勤益表示,三星若關閉 LCD 廠,台灣面板雙虎友達 (2409-TW)、群創 (3481-TW) 將可受惠轉單。
三星顯示器曾在今年 4 月,宣布電視 QD-OLED 的投資規劃,不過後來該計劃遭延後,知情人士指出,近期三星顯示器已決定將 LCD 電視面板生產轉向為生產 QD-OLED,預計 7 月開始採購設備,並在 8 月停止韓國天安市的 LCD 面板產線,轉為 QD-OLED 面板產線,預計投資金額為 3 兆韓元 (約 25.8 億美元),以完成 2021 年 QD-OLED 產量目標。
三星決定關閉 LCD 廠,主要因素是市場競爭大,謝勤益就分析,在中國面板廠產能持續開出,導致面板價格持續跌價的情況下,各大面板廠都面臨價格壓力
謝勤益表示,三星目前有 4 個 8.5 代廠,因財務、公司調整布局,7 月底將關掉其中一個,而該廠主要生產 49、55 吋,供給三星本身及中國市場的面板,若關閉後,台灣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將有機會受惠轉單效應。
不過,近期面板價格持續低落,謝勤益表示,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面板廠產能不斷開出、下游整機廠清理庫存、終端需求疲弱等,導致大尺吋面板價格持續下滑,直到 8 月底、9 月初才有機會受到三星調整產線供給減少、部分下游整機廠重新備貨,讓面板價格止跌回升
不論美中貿易是否和平落幕,保守預估到 10 月份,面板價格可望止跌回升。
謝勤益表示,目前看起來友達、群創確實有機會受惠轉單效應,但下半年的表現仍具挑戰。
一直在研究OLED面板技術的三星Display提出了另一種OLED折中解決方案——QD-OLED。QD-OLED是以藍光OLED為底光,然後激發紅色、綠色量子點膜,形成紅光和綠光,最後與藍光OLED一起形成RGB。其中藍光OLED採用蒸鍍工藝,綠色、紅色量子點膜採用印刷工藝。
與RGB OLED相比,QD-OLED方案只有藍光OLED需要蒸鍍,降低了製備的難度。與LG Display WRGB OLED相比,三星Display QD-OLED發光效率更高。WRGB OLED是白光OLED通過彩膜後得到RGB,製備難度低一些,但是彩膜會降低出光效率,所以WRGB OLED亮度會低於RBG OLED面板。
而QD-OLED採用光轉換效率更高的量子點材料,藍光OLED激發量子點膜後仍然保持較高的亮度,而且藍光OLED部分沒有被遮擋,QD-OLED光的利用效率會比WRGB OLED的更高。
此外,理論上QD-OLED成本將更低。WRGB OLED擁有22層膜,QD-OLED只有13層膜,這意味著QD-OLED生產效率將更高,材料成本更低。DSCC估計,1平方米的QD-OLED材料成本約26美元,1平方米WRGB OLED材料成本接近95美元。
=============
研調原本說,三星顯示 四月就要關廠,讓大家窮開心,報價反彈....結果,母公司三星電子 樂得採購廉價的面板,仍想繼續維持 QLED和 uLED雙箭頭的市場策略,無意採用OLED TV.讓三星顯示高層暫緩關廠的計畫.
但看到TV面板報價持續崩盤,已從谷底殺到地獄, 人事成本高昂的 三星顯示虧損擴大,又打算奮力一搏,投資 OLED TV了.
希望,這次說要 8月關廠,不會又是狼來了...外資最近回頭買進面板股,可能是為了三星關廠此事而來.
謠傳,此次關閉的將是L8-1-1以及L8-2-1,其中L8-1-1產能90k,L8-2 -1產能30k,合計120k,占全球TV產能面積約3%,8月底關完
三星這座 8.5代廠的產能規模,好像比友達最大的后里 8.5代廠還大. 三星關廠對市場供需衝擊頗大.久旱逢甘霖.
群創技術副總丁景隆說,OLED電視最大優勢在於高對比,然而,OLED是一個有瑕疵的技術,在AM Mini LED及Mini LED技術快速發展下,他認為大尺寸OLED命運將步上PDP(等離子電視)後塵,最快2023年、2024年退出大尺寸電視市場。
大尺寸OLED將步上PDP後塵
群創敢發此一豪語,憑藉的是兩大技術,一個是Dual Cell(群創稱之為MEGAzone)技術,另外就是AM Mini LED技術。
群創在上週股東會後以65吋4K進行 暗室實測 MEGAzone vs. OLED及AM Mini LED vs. OLED,對比(contrast)方面與OLED相近,但在顏色、亮度、壽命表現更優於OLED,無烙印風險,價格比OLED更親民,再次確認上述兩項技術在性價比均完胜OLED。
丁景隆指出,台灣地區有先天Mini LED產業鏈優勢,包括從上游LED晶粒,到面板驅動IC、組裝、封裝,以及OEM、ODM廠商,已經累積多年紮實的面板產業基礎。
群創MEGAzoneTV 下半年搶市
群創佈局MEGAzone技術已有兩年時間,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在相同背光功率下,MEGAzone高亮度是OLED的200%,無烙印風險,達到業界最高動態範圍(0.0005nits-1000nits),成本相較OLED更具競爭力。他指出,群創下半年將以MEGAzone電視逆襲OLED,推出65吋以上大尺寸電視,搶攻全球市佔率。
丁景隆說,2004年等離子電視崛起,當時市場一片看好PDP前景,投入者眾,認為LCD在40吋以上有天險,超過40吋以上的大尺寸電視將是PDP天下,不過就在LCD的7代線量產之後,LCD的尺寸限制順利突破,PDP陣營最後黯然退場,全球最後一條PDP生產線在日本松下於2015年關閉後,正式退出市場。
現在的OLED與LCD對決也有點當年PDP與LCD交鋒的味道,丁景隆指出,LG在2013年推出55吋OLED電視,儼然成為高階TV代名詞,不過,OLED卻存在先天有機材料無法持久及烙印致命的缺陷,加上OLED在65吋以上解析度會是最大罩門,丁景隆又指出,他認為不出10年,OLED在電視領域也將重演PDP命運。
=====================
三星顯示要關廠,轉投 OLED TV,但群創 卻說 Dual TV量產後, OLED TV將在5年後,被市場淘汰.... 該相信誰呢?
下半年Dual Cell TV 貨出得去,錢進得來, 群創發大財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