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winyi wrote:
怎麼我覺得是郭董下...(恕刪)
現在要大選,各方勢力會拿放大鏡 檢驗郭董和鴻海的誠信問題,群創的確比較不會像過去一樣被人吃豆腐,上下其手.

群創人馬過去跑去大陸,傳承經驗,幫對手建立好幾條 8.6代線,這對群創的打擊太大了,已經鑄下難以收拾的大禍.群創面板營收大減,試圖轉往 整機組裝.

在產業淘汰賽下,只靠群創單打獨鬥,很難擠身到最後四強的排名賽.

群創的資產 遠大於市值好幾倍, 照理說,大股東 和其他有意收購群創者, 應該要加碼大撿便宜, 現在卻發生3大股東,認賠出脫持股的 反聖嬰現象?

反而是散戶搶買群創,真的怪怪的.

是否是 收購方,開出的收購條件是,群創原始股東必須限期降低持股,逼群創大股東不計成本出脫持股給收購方 ??



郭董個人投資的 SDP 日本10代廠 和 廣州 10.5代廠,已成燙手山竽,難以收拾,一年會虧損幾百億台幣.

群創,夏普,SDP....應該要立即考慮與 其他具有產業優勢的業者合併.
許文龍奇美實業手上57萬張群創的成本約$24.

現在竟用$7.3出脫持股,如果全部出清,認列虧損將高達95億。

奇美這兩週密集出脫 13萬張,群創卻能守住$7不破。

奇美手上還有40幾萬張,排隊持續出清,應該有特定人在接手吧,

友達的前大股東,國泰人壽,兩年前出清友達30萬張持股,也是虧損上百億。
中小尺寸面板廠瀚宇彩晶 (6116-TW) 今 (21) 日發佈重訊表示,為規避美中貿易戰衝擊,擬向經濟部申請台商回流計畫,預估投資金額達新台幣 79.1 億元。

彩晶表示,回流的投資重點,主要集中在技術更新、建置模組生產線、整建廠房等,資金將向金融機構申請優惠貸款,預計投資日期為今年至 2021 年底。

=========================

面板產業正在上演淘汰賽,大部分的面板廠都會被淘汰出局, 迷你貓 彩晶 竟想向 銀行借錢來 擴大投資, 銀行不知願不願意放貸 ?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南韓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傳出,正就蘋果違反供貨協議而向該公司求償數億美元,據兩公司協議,三星將供應iPhone X等新款iPhone一定數量的新柔性OLED面板,但蘋果出貨量卻不如預期,造成三星財務損失,三星因而據合約,向蘋果要求罰款。

韓媒《ETNews》今(21)報導,三星顯示器正因蘋果違反供貨協議而向該公司求償,三星據蘋果的供應要求,已投資專為蘋果設計、每月可生產10.5萬個第6代柔性OLED面板的工廠超過2年,但蘋果首款使用OLED的型號iPhone X等銷售未達預期,導致蘋果的OLED面板訂單量下降速度超出預測,造成三星工廠運營率降至10%,且最近的運營率也未超過50%

報導稱,三星顯示器因此遭受巨大打擊,正據合約向蘋果求償數億美元。

===============================

OLED龍頭廠 三星的產線稼動率不到 5成.

大陸人就是豪氣,可以向銀行搬出 幾千億人民幣, 蓋出 10幾座,專養蚊子的 6代 OLED/LTPS 新廠...更厲害的是,就算養蚊子,大陸業者的財報還能做出獲利數字,股價大漲特漲.
moneygod wrote:
果真是有關係,就容...
呵呵!現賺幾十億!
恕刪)

先別高興太早,
群創只公告5/9買進大陸特定理財商品,可沒公告,有處份大陸理財商品喔!

世事難料,
也有可能,其他鴻海家族成員都賺大錢,獲利下車,群創被抓交替,留下來當爐主掃地,

奇美是原始創辦大股東,最近兩週,寧可認列70%,幾十億巨額虧損,粉身碎骨,都急著要跳車,這病情可能不簡單。

陳董去年一直吹噓被動元件錢景時,1千塊的國巨可不可以追? 事後證明,沒人比前妻更清楚產業前景,也最老實。
奇美出了什麼問題?
通常急需用錢的人會賠錢賣!
關心一下奇美的財務狀況!

pqaf wrote:
先別高興太早,群創...(恕刪)


呵呵!玩股票就是利空與低價進場撿便宜,

利多高價出場獲利入袋,預計三個月9.5元左右,

當然不能忘掉停利!5/9到現在,大陸股市已經漲不少,所以相同理財商品,群創也是獲利不少的。

加上鴻海走上分封制,各為自己山頭努力,對群創是大好事,以自己利益為第一優先,

所以群創的創新加值以及向上向下供應鏈絕對可以脫穎而出,

當然大陸也是在大玩供應鏈的策略模式,不過,競爭者眾,加上弊端太多,

最後就會自相殘殺,只會剩下幾家下來,群創還是很有看頭的。

rrosarian wrote:
奇美出了什麼問題?...(恕刪)

舊奇美應該是對姓郭的恨之入骨
被騙婚之後又被亂搞退出董事會
看到股價一直破底只好看破殺出

至於面板會不會只剩四家
短期內應該不至於
應該是只要少了四家供需就會巧妙的改變了
大陸一堆新廠,都還沒完成7年折舊攤提,幾千億甚至上兆 的設備新穎,公司就算財務無法周轉而倒閉,這些最新設備和廠房也會被債權人拍賣,整併到其他業者手上,繼續運轉生產.

就算未來全球只剩3~4家面板廠,整體產能,不會立即大幅減少,供給過剩的情況,還需多等幾年,靠市場成長來消耗過剩產能.

群創高層可能預期,產業要先花18個月(2020年)整併成3~4家,只是從18層地獄回到谷底,到時供需仍會失衡,得花3年(2021年)才能供需平衡,重返農藥.

pqaf wrote:
許文龍奇美實業手上57...(恕刪)


P大,
你有賣嗎?
你是auo鐵粉
  • 38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