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

{{{實踐財富價值}}} 年近半百 何得何能~


fullhouse21 wrote:
有興趣看。在那邊?...(恕刪)


張靈甫也是被老蔣派去送死。

請問李大哥您建議年化4%的商品,是為了降低風險?
因為以前您的建議是環高收的債基大概都6%以上的年報酬
全球債基和美債機<績效都不如高收債
請大哥明示
謝謝大哥寶貴時間
感謝樓主與眾多前輩的分享!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時光飛逝 歲月無情...(恕刪)

oldfashionedman wrote:
感謝樓主與眾多前輩...(恕刪)

非常感謝+1

fullhouse21 wrote:
有興趣看。在那邊?...(恕刪)


點選個人資訊

就可看到過往文章~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fullhouse21 wrote:
張靈甫也是被老蔣派...(恕刪)



時光回到七十年前

張靈甫與蔡仁傑在巡視陣地。濃霧之中,隱約可見有一支部隊在山下活動

蔡仁傑感歎道:想不到黃百韜行動如此迅速,這麼快就趕上了我軍

不錯,有長進!張靈甫把他慣用的手杖往腿上一橫,不以為然地說:他黃百韜再長進也長不到哪裡去

蔡仁傑接著罵道:“媽的,黃百韜這傢伙怎麼也不打聲招呼

就這麼偷偷摸摸地在我們眼皮子底下調兵遣將?

張靈甫卻大度地擺擺手,說:算了,跟上來就好,咱們別同他計較這些小事了,由他去吧!

開始張靈甫還認為華野於13日夜間的進攻是局部反擊,仍然準備進攻坦埠

但當他得知馬牧池被華野奪回時,開始猶豫了

14日上午10時,張靈甫又得知天馬山被華野佔領

垛莊附近也有華野部隊在活動,才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開始後撤

七十四師在後撤中雖然遭到華野各路圍攻縱隊的全速追擊、側擊、截擊

但若全力回撤也不是沒有可能與最近的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會合

但張靈甫既不願意投靠他的死對頭李天霞

也不想向黃百韜靠近,以貽笑柄

最後聽從了副參謀長李運良的建議,堅守孟良崮,等待外援,企圖中心開花,裏應外合,乘機殲滅華野主力

15日拂曉,中共六縱隊比規定時間提前8小時攻佔了界牌和垛莊,縫合了口袋的唯一缺口

徹底斷絕了七十四師的退路

至此,華野5路縱隊完全形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

面對這一局勢,老蔣既憂且喜,憂的是他的王牌師處於絕地

喜的是可以以此為良機,一舉聚殲雲集在七十四師周圍的華野部隊

所以,他一面命令張靈甫固守

一面急令附近的第十一、六十五、二十五、八十三、四十八師和第七軍等10個師的兵力火速赴援

對雙方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華野因此加強了內攻外阻。經過14日晚的徹夜猛攻後

粟裕於15日下午13時命令各路圍攻部隊從四面八方發起總攻

七十四師漸感不支,先後向南、西、東3個方向突圍,但均告失敗

當晚被壓制在五二〇高地至蘆山之間東西3公里、南北2公里的狹窄山區

此處草木少,水源缺,而國民黨飛機空投的水囊、食物和彈藥又大多落入華野陣地

七十四師陷入絕境

華野15日晚的快節奏持續進攻使七十四師處於崩潰的邊緣

我軍完全退守山地以後,飲料斷絕,渴不可支,體力漸弱

各種火炮以俯角全失,效力降低,且陣地毫無遮蔽,全受共方火制

而山地概系岩石,匪方射擊威力倍增,人馬損害更大,尤以我軍騾馬及雜役兵夫,受敵炮火驚擾奔竄

引起部隊混論,致使掌握困難,匪軍因得自各方滲入

16日晨,湯恩伯以近乎哀求的口氣向各路部隊乞援

我張靈甫師連日固守孟良崮孤軍苦戰,處境艱危

我奉令應援各部隊,務須以果敢之行動,不顧一切,星夜進擊

破匪軍之包圍,救袍澤于危困,以發揚我革命軍親愛精誠之無上武德與光榮

豈有徘徊不前、見危不救者,絕非我同胞所忍, 亦恩伯所不忍言也

上午8時,老蔣也向各路增援部隊發出手令:

山東共匪主力,今晚向我軍傾巢出犯,此為我軍殲滅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機……如有萎靡猶豫

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定以畏匪避戰、縱匪害國、貽誤戰局,嚴究論罪不貸!

但讓七十四師望穿秋水的援軍表現又怎麼樣呢?

戰役開始前,張靈甫曾在給蔣介石的電文中稱:

以國軍表現於戰場者,勇者任其自進,怯者聽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

機巧者自為得志,賞難盡明,罰每欠當,彼此多存觀望,難得合作

各自為謀,同床異夢,匪能進退飄忽,來去自如

我則一進一退,俱多牽制,匪誠無可畏

可畏者我將領意志之不能統一耳

不料,此話果然在張自己身上再次得到驗證,多路援軍不是 馳援,而是遲援



李天霞爭當整編第五軍軍長既未成功

對張靈甫更加嫉妒 而且他個性狡猾 打仗時慣於保存實力(自詡為打巧仗,不打硬仗)

因此,他不照老蔣命令派出部隊

只令整編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派團附1員,率兵1連

攜帶報話機1部,冒充旅部番號,進出沂水西岸遊擊

戰至上午,華野攻佔雕窩、五二〇和五四〇高地;午後又占蘆山

將七十四師殘餘壓縮至孟良崮六〇〇高地中間谷地;16時又占六〇〇高地

18時克孟良崮山頂,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被打死

五十一旅旅長陳傳均、五十七旅旅長陳噓雲和五十八旅副旅長賀翔章等被俘

為擺脫危險,儘快撤離,粟裕命令迅速清理戰場,卻發現該地區仍有電臺活動

而上報的戰俘數字又與七十四師的建制出入甚大,於是命令搜山

結果發現七十四師一個旅的殘敵正在孟良崮和雕窩之間的一個山谷集結準備突圍

華野第四、八、九3個縱隊克服疲勞,再次兜剿,肅清了這7000餘人

最終實現了全殲

華野各縱隊 剛撤離 國軍增援部隊的炮彈就炸響在孟良崮山岡

戰役結束後 老蔣哀歎:

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眾所陷害真是空前的大損失能不令人哀痛?

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也表示對七十四師之失有如喪父之痛




若對戰史 歷史有興趣 建議去看所有當事人回憶錄與日記 去交叉比對 互向印證

就不會狹隘或窄化成刻版印象的觀點

老蔣派張去送死對其有何好處

一場戰役 勢已成 就很難扭轉

諸多場景 跟 三國 似曾相似 近乎雷同

我的父親當初若還傻傻待在東北長春待援

沒有自身組隊 突圍脫離

也就早已 坐以待斃

沒有往後的人生

還有我的人生

了解歷史有太多的好處

可以借鏡

可以示警

可以省思

以上分享~






外面一片漆黑 寒風蕭瑟

車內科技進步 保持恆溫

隨著播報下一站的站名

整個人卻激動了起來

趕快下車憑弔感念一下

七十幾年前

家父在此激戰的地方

攝於大陸高鐵 東北 公主嶺~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chopin3062 wrote:


請問李大哥您建議年化4%的商品,是為了降低風險?
因為以前您的建議是環高收的債基大概都6%以上的年報酬
全球債基和美債機<績效都不如高收債
請大哥明示
謝謝大哥寶貴時間



你好

每個人需求不同 只是同樣的外幣定存

有人只存到二點幾%

我只是分享有四%的資訊

部位大的一來一往就差很多了

跟我之前所說高收不同

只要不是新興市場 弱勢貨幣

都是持續持有無礙

投資跟作戰一樣

有時要衝鋒

有時要沉潛

既使是沉潛

也在養精蓄銳

而不是虛擲光陰

高低風險的回報

就是最好的對照
~










東北 常因寒天冰雪 就使交通中斷

以前家父打仗 不會因此就能休息

常因大雪紛飛 才能趁機長奔夜襲

而我本來要從吉林北上

卻因大雪全部中斷

當機立斷 決定南下

而讓行程 不致中斷

見機行事 循序發展

如同投資一樣

常會面臨 進攻 防守 轉折

攝於 東北 瀋陽~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oldfashionedman wrote:
感謝樓主...(恕刪)



把握人生 wrote:
非常感謝+1...(恕刪)


大家好 首先謝謝肯定

懂得感謝的人是有福的

表示願意去看文章

從其脈絡

去看

做人的道理

處世的哲學

財富的實踐

生活的實現

從而去理解

人間

世人夢想太多

窮其一生

都是夢想

我去實踐了

也去實現了

世上原本存在的美好

了解彼此的差距

修正自己的行為

一念之得

得成於行~






行有目標 就有姿態

攝於 澳洲 遊艇俱樂部~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連人帶車100KG還騎超快 wrote:
老蔣派張去送死對其有何好處
.(恕刪)


孟良崗是孤山,四面無山連接。 一但被包圍,馬上陷入絕境。

軍無資則亡。 此外,張將軍的裝備是美式重砲裝備,怎會叫他去紮營在山頭上?

這不是叫他白白去送死??

和三國時,馬謖一樣,不當道紮營,卻紮在孤山上,馬上被司馬懿包圍。

等到街亭失守,孔明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fullhouse21 wrote:


孟良崗是孤山,四面無山連接。 一但被包圍,馬上陷入絕境。

軍無資則亡。 此外,張將軍的裝備是美式重砲裝備,怎會叫他去紮營在山頭上?

這不是叫他白白去送死??

和三國時,馬謖一樣,不當道紮營,卻紮在孤山上,馬上被司馬懿包圍。

等到街亭失守,孔明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為什麼要揮淚呢

為什麼要斬呢

為何不能高高興興來慶功呢

不就是 屢勸不聽 自以為是 啊

終究導致這樣的下場!

所以舉此例子 場景相同

但與你原先發言 卻是互相矛盾

回到孟良崮之役張靈甫的74整編師(軍)3.2萬人

是執行機動突襲任務的主力,因爭功或輕敵而冒進,在孟良崮附近被粟裕包圍

只得撤守孟良崮山區,此地易守難攻

現在的局勢是張靈甫在中心點,粟裕把張靈甫包圍了,但其他20多萬的國軍又把粟裕包圍了,

這形成了3個同心圓,粟裕面臨二面作戰,張靈甫當時在給南京的電報就主張以自己為誘餌,吸引共軍,

然後以"內外夾攻"全殲陳毅粟裕主力,當時南京的中央日報已經把押解陳毅粟裕的勝利遊行的路線圖都設計好了,可見國府的自信,這種自信不是沒有原因的,當時國軍各部距離孟良崮大多在40公里之內,而且在人員數量和武器裝備方面都勝共軍

但從13日黃昏到16日下午,華野僅用3天時間就達到了戰役目的,不可謂不快

12日晚到13日,在華野秘密調兵遣將期間,敵七十四師已進佔馬山、邁逼山、大箭,離坦埠僅6裏之遙,準備次日淩晨發動總攻,完全不知自己將遭受滅頂之災。13日黃昏,華野各路縱隊開始行動,到14日上午,初步完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我第四、第九縱隊頂住了七十四師的猛烈攻勢,並發起反攻,佔領黃鹿寨、佛山、馬牧池及隋家店;我第一縱隊第三師攻佔曹莊,阻擊敵六十五師,其主力佔領黃鬥頂山、堯山、天馬山、蛤蟆崮和界牌,切斷了敵七十四師和二十五師的聯繫;我第八縱隊則進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和老貓窩,隔絕了敵七十四師與八十三師的聯繫;我第六縱隊在12日14時接到命令後,即星夜疾進,于14日淩晨抵達觀上、白埠,離垛莊西南僅20餘裏。其他各路阻擊部隊也按計劃到達各自指定位置,解除了主攻部隊的後顧之憂。其中,第一縱隊13日黃昏至14日晨的穿插非常驚險,據時任第一縱隊司令員的葉飛回憶:

由於兩軍過於靠近,我親眼看到山地敵軍的運動。敵人在山岡,我軍在山坡,我知道他們是敵軍,敵軍卻以為我軍是友鄰整二十五師,不吆喝口令,不打槍,坦然前行。當時暮靄濃重,視線不清。這時機是稍縱即逝的,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如果猶豫了,部隊停下來,敵人就會發覺是 “共軍”

火力一壓,處境就十分危險,那就麻煩了。粟裕做出了客觀全面的分析,並於12日果斷改變原計劃,發佈了迎殲七十四師、二十五師的作戰命令,不久又做了修改,明確為“集中力量殲滅整七十四師,寧願放走整二十五師全部,不願放走整七十四師一個連!


粟裕為何突變計畫,捨弱打強?首先,敵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一向認為新四軍不能打硬仗,只要長驅直入就可直搗王巢,因此有冒進之勢,在推進中與左右兩翼又出現縫隙,而且該師平日驕橫跋扈,其他各軍早就對其心懷不滿,不會奮力營救。其次,華野指揮部和華野第四、九兩個縱隊都在坦埠附近,迎擊七十四師不需轉移勞頓,如兵力部署得當,將對第七十四師形成5比1的絕對優勢;第三,蒙(陰)坦(埠)沂(水)一帶多為岩石山區,便於隱蔽穿插,而敵第七十四師為重裝部隊,其機動能力和裝備威力將會受到很大限制(後來七十四師上孟良崮堅守待援時,12門一〇五榴彈炮等重型武器果然被迫丟棄於山下)。第四,若能全殲七十四師,將會沉重打擊國軍士氣,大大改善華東戰場局勢


再PO一些 並以紅字圈起 讓大家了解全貌

1:張將軍輕敵

2:被圍了 又發電報 說自己要成誘餌

3:敵人早看出破綻 自己卻深陷其中

這是誰的錯呢

老蔣飛到徐州 又增派10個師

還發出了十殺令要求各師要配合

如果蔣要殺張 還需大費周章

當將軍要先勘查地形 審時度勢 策畫戰略 再依現有裝備做好調度 因地制宜

就像家父到東北打仗 發現冰天雪地不適合戰車

於是就被派到內蒙買馬訓練

新一軍也是全美式裝備

有誰叫你去那個山頭 帶好全部配備?

只會一個口令 一個動作

那就淪為兵的行為 兵的層級

當將軍的 沒有人會將其綁在山頭

只有自己的判斷而造成

我回這個文

不是要貶抑張將軍

而是回覆你

{張靈甫也是被老蔣派去送死}錯誤的觀點

歷史無法重來

經驗與教訓

卻可記取

以上說明~





人到無求品自高~美好世界任意行 人生得意須~盡歡! 時光一去永~不返! Spread my wings so~hi~
  • 5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