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ace wrote:個別投資人可以有兩個...(恕刪) 真心感謝大大給了小弟這麼精闢的建議來01發文果然是對的,大大的回文我反覆刷了10多遍,只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時總覺得自己已經相當有規劃跟想法,但看到大大的部份想法,真的覺得自己相當渺小最後的忠告,是不要擁擠交易。認同+1您推薦的好書,我會去書局好好的找一找回來惡補,期許自己的馬步能跟大大一樣紮的又穩又深最後還是真心感謝大大的分享跟指導,讓小弟對慧洋的持股有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港覺
定存股怎麼玩? ....個人方式僅供參考定存是本金放一年.本金不變領到利息故定存股條件.大到不能倒每年必配息自己設定股票買進條件/賣出條件.定存股.不需耗時研究.看盤.追蹤多少企業主醫師律師等高收入群他們投入所有的時間/精力在本業1年進場1次.花千萬買幾支定存股買後持股.不看盤.不管每日的漲跌當持股原因(財報財務面)消失.出場..*********我自己設定的定存股(買進)8條件:(選股3條件)=現在股價(基本面/籌碼面)①.我只買(前百大權值股)的股票②.我只買(股本>150億)的大型股③.我只買(該產業排行)第1大第2大股..熱門飆股/優質小型股/非權值股.不碰..花數百萬買支小型飆股.買不到賣不掉.(買個股3指標)=(現在股價)的(財務面)看甚麼指標作買進股票的參考依據?證券交易所查詢:個股收盤價3指標網址:此網址可查此股.(前15年x月).的3指數或各家證券商:個股收盤價的3指標網址:④.本益比<15=如獲利能力降低.不碰⑤.殖利率>6.6%=如股利配息差.不碰⑥.淨值比<1.5=高淨值比,我絕對不買..3指標.證交所投入所有資源/百億資金..捨棄它.改用市場軟體分析買定存股.蠢.(等2個買進時機)=(現在股價)的(技術面)⑦.個股是連續數月的崩盤下跌⑧.本月的(月K棒)是止跌上漲月..例如大盤加權指數....例如個股...技術面=固定只看三年期的(月K棒)..每隻股在一年有一次崩盤.連跌數月..在此股近一年低點.止跌上漲才買進..等崩盤等國安基金進場.才買定存股..其它時間此股不論漲跌.非買進時機.(買進個股)用2個方式進場⑨.持股最多7支股票,依權值比率分配-加權指數=40%電子+35%傳產+25%金融-持股4支=1電子+1傳產+1金融+0050-持股6支=2電子+2傳產+1金融+0050⑩.買股以總金額算,,別以個股張數買進,,..例如玩股票總資金是1千萬...如果買4支股.則每支股買進250萬..如你用張數買賣股票.永遠患得患失..漲就後悔買太少...跌就後悔買太多.*********當持股原因(財報財務面)消失.出場.出場=(這一季財報)的(財務面3指標)..(買進)定存股用(崩盤止跌股價)3指標..(賣出)定存股用(這一季新財報)3指標..3指標隨股價漲跌天天變.差距小.不看..財報每三個月公告一次..才檢驗3指標..新季報的財務面...好-續抱...很差-出場...不論持股是賺是賠...賣出後是漲是跌.
艾倫陳 wrote:先謝謝大大的回文買房(恕刪) 不敢講是存股高手一直以來得益於01的許多高手分享存股心得與標的也是想分享給其他人工作很難有順心的...(誤)就算順心也只是暫時的...(大誤)所以想退休很正常只是以我過來人的經驗最好是現金流有到一定的程度再退不然就算資金足夠很長的時間內生活無虞看著可運用的資金逐漸變少也會有很大的時間壓力而剛好時間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催化劑跟測試劑...
艾倫陳 wrote:確實是自己辛苦拼的,(恕刪) 套房買300賣800兩房買1200賣1600就算樓主是現金買房這樣算下來也是持平而已更何況樓主還有兩間無貸款的住宅單憑月薪7萬很難達到樓主月開銷6~7萬跟月薪勉強打平投資收益目前看起來也不是正的離退休理論上還有一段距離建議你用 Excel 表算出你現在的收支情況到 100歲如果是正值你就可以退了!!!
小弟不才,想請問大大,如果讓您大學畢業就月入10萬,扣掉支出算3萬,餘7萬,一年算讓你存100萬好了(加年終等獎金),怎樣在41歲有辦法有2套房產不需要貸款,又有超過1000萬的現金,懇請大大分享,謝謝。
退休10多年,今年第一次覺得日子真的不好過,因為疫情的關係,哪都不能去,宅在家裡實在有點無聊。如果健康可以,能夠出國到處趴趴走,財務自由,退休真的是很好的事情,這個世界真的有太多新奇的地方,太多有趣的事情, 不論是自駕旅遊,跟團(特別是到那種一切自己來太刻苦的地方以及很難自己去的地方譬如南極北極)都會留下很美好的回憶,像我是攝影發燒友,去到哪都可以拍的不亦樂乎,如果不是老婆罵,我都可以在國外流浪個半年才回家。錢是賺來花的,錢多少夠,看你打算怎麼花,過怎樣的生活,錢多有錢多的過法,錢不是那麼多也有可以有省一點過的方法,就好像去旅遊,同一個目的地和行程,有5萬的團也有15萬的團,同樣去南極,有70萬的也有160萬的,同樣差不多的台灣旅遊目的地,有戴董的2萬多的,也有互助揪團6000的,覺得錢不是太夠,也許應該再弄個保守一點賺錢補貼的副業,但全職就算了,除非你是那種覺得全職工作很爽很快樂的人。樓主的條件我覺得可以退休了,我哥哥以前退休也差不多這樣的條件(錢比樓主多一些),而且他有三個小孩要養,不過他們家開銷很省倒是真的,台灣便宜旅行經常,國外就比較少,平常做最多的就是跑步運動和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