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存錢買股養金雞

沒想到 才說沒幾天
指數就真的給他創新高
看來受不了的極低息的定存族
已經開啟了加速模式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這是中國基金投資市場(恕刪)

排除避險基金等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不論
惡意併購型暨套利型的價值投資者
仍有機會在任何一個空頭市場裡面達標
君不見早期巴菲特的操作模式
年獲利率動輒在30~50%
當然在空頭市場裡
成功者(專業操盤且有資料可驗證者)可能遠低於千分之一
畢竟併購和套利的難度遠比單存買進持有困難多了
水中火 wrote:
水中火 2020-08-24 11:23 202樓
不看房不要車!大媽招女婿只求「會理財」 僅33人符合條件
如果把條件拉高到15%
那麼符合資格者
恐怕僅剩下0.15%
約略與成語
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所描述的場景相當

如果把非專業的積極投資者一起拉進來
依個人經驗估算
平均三到五年以上年化報酬率的人口分布
應該接近下列所示:
>0% ==> 10%
>5% ==> 5%
>10%==> 1.5%
>15%==> 1/1000
也就是說
任何人投入股市積極的買賣
平均經過三到五年以後
能夠賺到錢而不虧損者
十個人當中不會超過一個
更何況起始資本還要夠大
獲利的金額跟投入的努力相比
才具備一定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從小到大
你很少看到周遭的親朋好友
有純粹靠股票交易維生者
如果進一步把業內的剔除掉
那麼專業投資者
更可謂是鳳毛麟角了
請教水中火前輩

現階段高點您持股佔總資產的比例為何?

有合適的避險標的嗎?

您的文章在01也讓後進小弟受益良多
水中火 wrote:
沒想到 才說沒幾天 (恕刪)


我覺得不是因為這個理由,因為利率低的時期並不是只有現在。
我不認為這次利率降低的程度可以造成這麼大的差異。
至於原因,我一直對利率與股市的關聯性的看法感到疑惑,因為我並未在德國股市看到我想看到的現象。
我同樣懷疑聯準會創造的流動性也不是造成現在看到的狀況的背後最大主因
很可能僅是一個看似合乎邏輯,卻完全不是基於這個原因造成的。

這次美國有ccl這樣的資產出現,十年前的金融風暴也很多
實際上復甦的景象在每一次的經濟衰退中都有一樣的韻腳存在,這看似廢話
但是我自己並沒有在這一次看到復甦的跡象,這次還尚未出現某些韻腳。
我合理懷疑現在仍是處於熊市,說更明白點,我現在還看得到除了ccl外
便宜到景氣正常時不可能出現的資產,以及許多依照稅後淨利成長率而言3月還未跌完的資產。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2003年來,巴菲特(恕刪)


美國有資本利得稅的問題喔!
這會造成某些顯著的差異。
刪...刪...刪...刪...刪...刪...刪...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